世界宗教与国际政治之佛教概况-云端佛学
时间:2016-09-14 08:2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世界宗教与国际政治之佛教概况-中国佛教文化网 世界宗教与国际政治之佛教概况 作者:钱雪梅 一、 佛教的起源 思想渊源:严格种姓制度导致的尖锐矛盾、沙门思潮、
世界宗教与国际政治之佛教概况 作者:钱雪梅
一、 佛教的起源 思想渊源:严格种姓制度导致的尖锐矛盾、沙门思潮、对婆罗门教思想的扬弃 释迦牟尼: Sakyamuni意为“释迦族的圣人或贤人”,还有“释尊,世尊,如来,法王,无上师”等众多尊称。本名叫乔达摩·悉达多(Guatama Siddhartha),乔达摩是姓,但对此存有争议。约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前485年,比孔子年龄稍长。 二、主要教义 1、三(四)法印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一切皆苦”) 这被认为是遍通一切,乃人生与世间真理,整个佛教教义乃围绕三(四)法印而展开。 诸行无常:在佛教看来,宇宙人生都不过是刹那生灭的现象,绝无常住,是谓“无常”;人们对于事物的这种生、住、异、灭(“无常”的四种表现,叫‘四相”)的种种现象常常熟视无睹,执著于追求常住的满足,于是造成世间之苦。换句话说,人的生老病死乃至自然界的森罗万象,一切构成我们所生活的现实,都应视为暂存(无常住),从而才能摆脱人生的苦痛。 诸法无我:“法”可以理解为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事物,即一切存在,‘我”指固有的本性。换句话说,就是一切存在没有固有的本性的意思。一般人因受“无明”影响,而产生爱欲,遂执著于有“我”,把原无本性的诸行的连续,误认为有实体的存在。这种仿佛有常住的实体的观念叫作“我见”或“常见”。必须破除这种“我见”或“常见”,才能认识到绝对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我”的存在,它不过是心理过程上的一个幻影。一切万象不过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和合的“假相”,都系因缘而成。所以,一切万象都没有固定的本性,即没有常一主宰的实体。脱离爱欲,心中无爱欲,便无所贪求,无痛苦,无变易。从而进入一种不生不死不变不易大休大息的永恒境界,是谓之解脱。 涅槃寂静:“涅槃”是梵语音泽,原为“吹熄”或“消灭”,含有“宁静”、“快乐”的意味,意译为“灭”、、“寂灭”、“圆寂”、“无为”、“不生”等。如果说佛陀思想的出发点是“苦”,那最高理想或最终目的就是“涅槃”。佛教没给它下什么定义,却常认为是真正达到了清凉、寂静、完全自由自在的“彼岸世界”,这是一种高度的内在的和谐。 一切皆苦: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所作出的总的价值判断,也是他进行说法的起点。有所谓“八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总之,人生纯是一个大苦聚集,全无欢乐可言。 2,五蕴:色,受,想,行,识 “蕴”表示积聚、类别。包括属于精神方面的“受”、“想”、“行”、“识”和属于物质方面的“色”:佛教分别把这两个方面称为“名”与‘色’。 色:色彩,形状。可以理解为物的要素或相当于物质现象。它包括地、水、风、火四种元素和由它们所组成的“五根”(五种感觉器官),即眼、耳、鼻、舌、身和与其相对应的“五境”,即色、声、香、味、触。 受:含有感受、领纳之义。对外界感受所引起的感觉内容。感受痛苦叫苦受,感受快乐叫“乐受”,还有不苦不乐的感受叫“舍受”。“乐受”增长贪心,苦受增长瞋心,不苦不乐受增长痴心。贪、瞋、痴被称作“三毒”,是毒害众生的三种根本烦恼。 想:相当于知觉或意象,也属于精神(心)方面的作用。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接触,心中积聚许多感受,进而加以抽象的思考,得知黑白方圆短长和善恶是非,即是想蕴。离开这种想蕴,客观世界便无从成立。世界是“想”的种种“相”,即所谓“心相”。 行:意志与行动,泛指一切身心活动。在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所感受,得到或形成意象之后,便产生一种意向或动机而见诸行动。此为“造作”或“业”,表现在身、语、意三个方面,其中意业起着决定的作用.“业”不仅决定着现在,也影响着未来,是支配有情生命生死轮回的动力因。 识:意识或认识,“了别”之义,即对事物或现象的干差万别能加以区分或识别。万象之差别来自人的认识。“识”有六,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3,缘起法 又叫“因缘论”,佛教教义的精髓或核心,是佛陀观察宇宙人生的独特方法,也可以说是佛教的世界观。“五蕴”是缘起说的具体表现之一。 所谓缘起,就是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看作是一种相依、相缘、相资的关系,即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关系或过程。一切事物不过是随缘而动,绝对的事物是没有的。 十二缘起 把缘起法分成12个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关系的环节,是佛教的人生观。 这十二环节是:老死、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无明。 这12个环节构成了生命的不断循环序列。又叫“流转门”。 4,四谛:苦,集,灭,道 四谛,又称四圣谛,四真谛等。是全部佛教教义的总纲,可说是根据“四法印”、“十二因缘论”的基本思想概括而成。 谛,有真实不虚之义,用以表明所说乃真正的道理,绝无虚谬。 苦谛:世间是苦。社会人生的真相是充满了苦恼和不安。 集谛:现在的苦果是过去的惑业所生,来来的苦果是现在的惑业所生;苦果生处惑业相随,惑业与苦果循环相续,聚合为不已的生生死死,苦无尽头。 灭谛:“涅槃”或“解脱”之义。是佛教所要追求达到的目标或境界。 道谛:破除惑业,使不生果报,达到完全的精神解脱,需要有正确的理解与实践的方法,那就是所谓的“八正道”。 “四谛”的宗旨就是要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成为佛教的信徒。 5,八正道 达到涅槃解脱的修道方法和途径: 正见(正确的认识);正确认识和把握“四谛”等佛教教义。 正思(正确的思维):远离邪妄贪欲,保持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正语(正确的语言);不虚言,不恶口,不两舌(不搬弄是非)、不绮语(不说废话)等。 正业(正确的行为):不偷盗、不奸淫等,保持身心高尚而善良 正命(正确的生活):过符合佛教戒律规定的正当合法的生活. 正勤(正确的努力);按正确的修道方法,努力精进。 正念(正确的信念):远离颠倒妄想,不失对佛教真理的信仰. 正定(正确的禅思):身心专于一境,消除一切杂念,以修习“四谛”之理。 “八正道”又可以归纳提挈为纲领,即“三学”:戒,定,慧。 三、佛教主要宗派 佛陀在世时,僧团组织虽然日益扩大,佛弟子各有所长,但因无分地位轩轾之别,保持了组织上的统一。 在佛死后百年左右,佛教日益扩展,地方化倾向也随之加强。原始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这根本二部。 一般认为,上座部比较保守,主张维持现状;大众部比较开明,主张改革,二者因对教义、戒律的理解产生分歧,导致公开破裂。 1,大乘小乘佛教的形成 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分裂为“希那衍那”和“摩柯衍那”,即小乘和大乘。小乘佛教力主恪守严守原始佛教的教义。大乘则相反。 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后,保守的部派佛教才被贬称为小乘。 “乘”原有运载、运渡或车辆之意,谓能乘载众生到达解脱的彼岸,实指佛教的修行方法、途径或教说。 依大乘菩萨精神,主张渡尽一切众生,乃至在自己未达被岸之前,先要救渡他人,故自称大乘。同时对那些凭借财势而瞑思坐禅、独善其身的作法不满,攻击它们是利已主义,是小乘。 2,大乘小乘佛教的区别 从理论方面看:小乘一般主张“我空法有”。大乘提出“我法皆空”。 从修道方面看:小乘主张自度,以解脱自己为中心,重视自觉。大乘主张兼度,以解脱他人为中心,重视他觉。 从修行果位方面看:小乘认为佛陀是累世修行的结果,一般人现世修行无法达到,因而把达到涅槃境地的阿罗汉当作为追求的目标,且以出家为必须条件。大乘坚持应修佛果,认为人人皆有佛性,皆可成佛,且不以出家为得悟的必须条件。 从经典方面看:小乘一般比较忠于佛说,大多为短篇,且不承认大乘经典,以为非佛说。大乘则承认小乘经典,又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佛陀思想,且大多是长篇,写作上多用通俗的演绎、故事、譬喻、偈颂等。 3,密教的兴起和大乘佛教的衰落 8世纪,大乘佛教走上密化的道路。它的性质愈益同印度教相接近。13世纪初,印度佛教在其本土已荡然无存了。 四,佛教主要节日 佛诞节: 4月初8,又称浴佛节,云端佛学,泼水节等,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 佛成道节:腊八节 纪念释迦牟尼成佛的节日,主要流行于大乘佛教地区。 印度的佛经记载是2月8日,而中国汉族地区是阴历12月8日。即腊八。 来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