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中分别有两个层次:第一、受了五戒,能不能守得住五戒?受了五戒,却不能守五戒,何不甘脆不要受戒?这里并非鼓励人破戒或不要受戒、守戒,而是今天受戒的目的,主要在于约束我们的身心道德,是一种自约;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抵抗欲求,只是多了一层破戒罪而已。第二、很多年轻人授戒的目的,是为了要增强自己的道心,增长对法的追求,他们的本性都非常纯善具有善根,甚至想在将来能够出家,但却因为破戒而造成将来出家的障碍,将来出家无法得到比丘、比丘尼的戒体;纵使将来糊里胡涂地出家,也会面临无法修成证果;甚至将来知道了,而在内心懊悔,痛苦一辈子。这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一件事情,可是相信是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当他们高高兴兴授五戒,却不知道已经掉入了一个将来无法出家受具的障碍里。 所以个人认为,台湾及大陆很多道场,在轰轰烈烈地办了传戒法以后,法会的风光、服务台供养金打斋收入的背后,是否负责任的教导了这些戒子戒律的观念;尤其是对一些年轻想要出家的男女戒子,是否告诫他们在授戒之后,可能会面临那些戒律严峻的挑战?是否负起了教授师的这份责任?今天所要告诉戒子的,不仅是戒条本身,更是面临持戒环境的严峻,而且是面临将来要出家障碍的问题,甚至帮助他们反省在内心深处对于授戒的这一份认知,它不是一时兴起或是冲冲动动的,或是赶热闹跟随着大家盲目地一起授戒的。
本文目的不是阻止居士授戒,而是要提醒教内的出家众,或是一些想要真心修行的善男信女,要认清人类走在这个时代,人性所面临环境的严峻,我们大家一起来正视授持五戒所面临的问题之严重性,并清楚的认识它。今日所探讨的不是要不要授戒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去正视对于人性深处能够严禁到何种程度?所以我们有这个责任把它提出来,让将来可能想要出家的男女居士能够认识其发展及其存在的严重性,这是我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心意。
三、短期出家之「沙弥尼戒」
五、六年前起,短期出家在台湾非常风行,成为弘法共修的一种特殊方式。一般短期出家都是授沙弥戒、沙弥尼戒,当戒子高高兴兴地剃了头、授了戒之后,事实上也已经掉入了一个修学困难里。对男众而言,比较没有这样的问题,但是女众则面临了一个痛苦的问题。
依据佛制,女众只能出家一次,所以,当女众授了沙弥尼戒之后,代表着她这一生出此一次家,不可能再有出家因缘。当她短期出家,过了七天或者过了一个月、三个月,因为还有家庭、事业,她必然要舍戒,舍戒回家之后,她也就没有资格再出家了。因此,我们会说「短期出家」实际上就是让女众不能再出家的一个「陷阱」,因为她们一生只能出家一次。可是,很多的道场并没有让戒子认识到这一层面,也可以说,很多的道场事实上已经让很多的女众在将来无法再出家,纵使她们出家了也无法得戒,甚至造成很大的障碍而无法修行。笔着相信,很多道场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是否具正知地将这一个问题让在家弟子,或者想要授持短期出家的戒子认识到,并且端正他们的心态呢?笔者认为这是我们大家的责任,必须把佛法中真实的问题给予提出来,不要冠上一个「短期出家」的美名,而让很多人阻碍在这个地方。我们宁可让女众过一个在家居士修道的生活,授持八关斋戒,而不要授沙弥尼戒,以受持八关斋戒体验出家修行的生活,来取代短期出家的方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道场或僧众在对于信众修行负责任的一种教育。
所以我们要举办的是「短期修道会」,而不能冠上「短期出家」这样的名誉,而且必须要告诉所有来道场的女众,为什么她们不能授沙弥尼戒,而只能授八关斋戒的理由,因为这是佛陀的戒律;同时也告诉她们出家只被允许一次,让大家能够以无比珍惜的心情来看待这样的机缘。这是笔者以恳切严肃的心情认为,必须让教内的僧众,乃至于在家信众能够很真实的认识到这一个现象。
以上所提出来有关「不食肉戒」、五戒之「不杀戒、不邪淫戒」及短期出家之「沙弥尼戒」几个戒律的问题,在台湾佛教界,可能有人认为是小事情,但是这在笔者认为却是大事,因为这悠关到许多人之法身慧命、能否修行证果的问题,甚至将来是否往人间善道或往下堕落的重要关键。就是因为它非常平淡、普遍性、生活性,可是却关系到法身慧命修行严峻的问题,才觉得它更加地重要。笔者在此特别提出,希望有心的出家众及在家弟子能够重视这几条戒在佛门弘化过程中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笔者对于在家信众表达戒律的一些观察,不合律义处尚祈教界长老先进指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