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从今天开始用你的这颗〔心〕来〔归依觉〕?!就是好好地察觉,察觉出来后,不可以只停留在察觉。我事实上也常常遇到这样的人,他常常可以讲出他自己的问题,但是他不愿意去改变、不愿意去解决,他停留在察觉。他察觉到自己是一个卑鄙的小人,然后就不再学了。既然你是小人,何不变成君子呢?既然你是君子,何不变成圣贤呢?你说:「师父,圣贤之后,变成什么人?」圣贤之后,就变成正常人,你们不要紧张,只是恢复到正常。你们不要以为爬得越高,就会越寂寞。很多人都怕成就太高,爬得太高,爬到金字塔的顶端,结果你是法老王,世间上的人都不了解你,你的心最孤独最寂寞。世间很多的理论这样教你,谁愿意这样学?我才不愿意这样学。哪里有学到最后,说:「啊,世间的人纷纷扰扰,只有我这个人最寂寞。」我不想学那个最寂寞。原来爬到最高就要绕回来,就叫做平常,这样不就是「和其光同其尘」吗?这样就是「人在红尘,心不染尘。」这才是个觉者!不是修到最后说:「别人都不了解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自己在研读佛经,原则上不可以只有这样的白话解释,这样不能够谈到你真正想要突破的地方,就像自心归依觉,你不可以解释说是自心要归依觉悟,你这样讲,你也是不会。有的人读佛经,为什么没有感觉?他并没有把他真正的问题跟佛法融合,你不可以这样读佛法。佛经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是针对你自己,从这个角度来探讨,是很容易感触跟感动的。就像如果你没有被佛经感动过,你要了解佛法是很困难的,就像你没有被自己感动过,你想要去了解自己,那就像隔一道墙,是不能够突破的。当你看到的这句话,你是不是能够深入去了解它?为什么说禅那又叫静虑?就是静静地思维。「自心归依觉」,你就应该生起:「我怎么归依觉呢?」的想法。你自己要去探讨,去思维。「对,我也是要觉啊,但是我就是觉不了。」不是你觉不了,你要思维,之后你一定能够找出理论跟方法。
觉的人〔邪迷不生〕,这里面的邪迷不生重点摆在〔迷〕字,迷跟觉刚好是相对的概念。我们不是迷,就是邪,不是邪,就是染。我们先从这三个字来谈,「邪迷染」,又叫「知情欲」,「知」可以作「智」,这三个字是心理学里描述一个基本的人格内在,我们掉入一个陷阱,让我们今天不能够觉悟,才不能够生起正见,不能够清清净净,才会被卡住。我们从归依觉,觉而不迷这个迷字开始来谈,我们说「你迷失了」,这个迷指的就是我们对事情着迷了,所以叫执迷不悟。你明明是不对,但是为什么要执迷不悟呢?比如说你明明知道这个人不能爱,但是你为什么要爱呢?你明明知道这是不好的,你为什么要做呢?这叫迷。内心世界是属于情感层面的,是个人的感情世界,我们会对感情着迷。迷什么?你想想看,有些东西难道你不知道它不好吗?吸毒的人也知道毒品不好,他也知道很多事情不该做,但是为什么还要执迷去做呢?他迷于事相,以外在的角度叫事物,或是对人,对物,内在就是感情的层面。大家今天不会觉,一定有掉入这个层面。都是以你的感情在作祟,所以你不能觉。
听各位同学分享禅修的经验,我也谈一个简单的概念。你们来上课是想透过上课能够领悟到一些东西,但是很少人会因为上课而领悟到东西,因为你上课所得到的都是知识,禅修是透过实践而领悟,这不太一样。你听课变成知识,跟你实际去领悟的落差是很大的,所以你听到很多同学怎么地感动,听是听,但是你不能够领会。一样的道理,说心跟大脑到底有什么差别,讲一年也没有办法懂,除非你现在就去做。什么叫用生命去过人生?你去做一遍不就得了吗?!你马上就懂了,跟一直上课一直讲,讲好几年还是不会懂。就好像刚才同学讲到「用心生活」,这四个字到底谁会懂?谁能够用心生活谁就懂,坦白地讲,只有开悟的人才会用心生活,其他的人都没有能力。不要说有禅修,你才有机会练习,那平常就没有机会练习了吗?原则上,这个机会是要你自己创造的,事实上,生活就是一种练习。很多同学不明白在生活当中怎么练习禅修,或他不明白生活就是修行。离开生活根本没有修行可言,禅修虽然很好,但是你不可以期待禅修。而是说你在禅修的这几天,你终于懂了,懂「我在行住坐卧,动静语默,日常生活当中,我都知道怎么修行了。」但是有时候你又会遗忘,比如说参加过禅修的同学,经过一周两周三周,越来越生疏。什么叫熟练?熟练就是要变成一种生活,而不是说:「我现在修一下什么叫用心生活,我再复习一下,看一下笔记。」呼吸还要看笔记吗?就是要这个样子,你才能够真正地去明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