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长老开示:六祖坛经坐禅品五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6 00:29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般若文海,佛经、古大德著作、佛教文集、精华集、法师开示、念佛感应、因果报应等,一部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佛教文集。
六祖坛经坐禅品
(一)
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看心,亦不看净,亦不是不动。若言看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
这一段是韦刺史向六祖大师请法。刺史是汉唐时代的官名,是州级的行政首长,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市长。韦刺史就是当时的韶州刺史韦璩,是一位虔诚的佛弟子。
这一品讲“禅”的道理。无论大乘、小乘,都很注重“禅”,尤其是禅宗,更离不开“禅”。
禅,翻译为三昧,又称为正念、正定、功德丛林。有世间禅、凡夫禅;有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这里所说的是如来自性清净禅,是指我们这一念心。所谓“禅者,佛之心”,是指顿悟自心的禅,而不是渐修的禅。因此,打坐是禅,走路也是禅,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是禅。其他的禅,则属于渐修。
所谓“禅者,佛之心”,这个地方所讲的禅,不是渐修的禅,而是讲心性。悟到这一念心,就契入了最高的禅心世界。
这念心有体、有用。用,就是心的作用,有善用、恶用,有染用、净用。起贪、瞋、痴,是心的作用;修一切善,也是心的作用。
这个地方,一方面是讲心之用,一方面是讲心之体。什么是体?心还没有作用的时候,那一念心究竟是在哪里?那一念心究竟是什么境界?明白这个道理,就能够契入禅;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属于修。修什么呢?修定。修定,这个禅只属于一种定,有定而没有慧,这样一来,禅就有了次第,先定而后慧。这个地方所讲的禅,是“禅者,佛之心”,定和慧是一个。
“师示众云”,“示”就是开示。“众”,包括四众弟子,有出家男众、女众,在家男众、女众,还有社会上的贤达之士,都称为“众”。佛经里一开始就提到“众”,一是讲法之人,一是听法之人,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居士,还有天人,还有菩萨、阿修罗、非人等,表示除了说法之主以外,还有能听之众。
这个地方也是一样,六祖大师开示禅的道理,告诉大众:“此门坐禅”,今天讲的这一个法门,就是坐禅。一个是禅,一个是坐。坐在这里就是禅吗?如果坐在这个地方就是禅,身体在坐,身体就是禅;如果心在坐,心没有形相,心要如何坐?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研究这一个道理。
“元不看心,亦不看净”,这个禅不是返照自心。什么道理呢?返照,还有能照、所照,还是一个方便。渐修的禅,开了一个方便,就是“看心”。看心,就是观心。看净,就是守着一个净的境界。保持一个清净的心,这还是方便。真正的禅不看心,为什么?心有菩提心、肉团心、妄想心,这个地方讲“不看心”,是指不看妄想心。
什么是妄想心?举例来说,面前有一个茶杯,眼睛看到外在的境界,知道是一个茶杯,这就是一念心。这一念心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虚妄的!由于眼根对到这一个茶杯,所以产生出这一念心,是原来没有的念头。所谓“心因境有,境由心生”,由于外面有一个茶杯,所以我们才起一个心、动一个念,心当中才有一个茶杯,所以,这个心还是一个妄想,是相对的、缘起的。
既然是妄想,我们就不要理它。“元不看心”,本来就是不要看心的。有些法门强调要看心,要注意这个心起的是善念还是恶念,这就是一个方便。假使起的是善念,就保持下去;假使起了恶念,就要马上把它照破。为什么说它是方便呢?因为我们要转识成智,先把坏的心转成好的心。如何转?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就是想念。为什么要念佛、法、僧?假使不念这些善法,心当中就是妄想、就有无明、就有贪心、就有瞋心,所以,时时刻刻心存善念,养成好习惯了,坏的念头就不起来了,一起心、一动念,都是善念,这是第一步功夫。
第一步功夫做到了,第二步,善念也不执着,归于无念,所有的念头都没有了,也不看心,也不看净。不但不起心、不动念,而且没有昏沉、没有瞌睡,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处处作主。这念心就是禅心,悟了这念心,就悟到佛心。所以,我们不要看心,心是一种生灭。我们看到茶杯,这是有生;既然这个心生起来了,最后一定会灭掉。所以,我们不看心,它来让它来,它去让它去,始终不理它。假使看心,能看这个心又是一个执着,又是一个注意,到最后,能看这个心还要放下,所以,不起心、不动念的这一念心自然就是不生不灭。
“亦不看净”,为什么不要看净呢?下面讲得很清楚,“人性本净”,本来就是清净的,你看它作什么?假使再看一个净,就是头上安头,又起了执着。什么叫作“看净”?就是守着清净的这一念心。只要起了妄想,照住妄想,然后把它照破,这就是一个方便。这一个方便,就是一个觉,觉察、觉照。起了善念就保留,起了恶念就把它照破,这都是一个返照。这个地方所说的是要悟到这念心,就不需要这些方便,因为这里只谈契悟,所以也不看净。
“亦不是不动”,我们告诉大家,打坐的时候不要动,修四禅八定就称为不动行,孟子也说“不动心”。但是,不动也是业,什么原因?因为心性本来就是不动,你再使它不动,云端佛学,这不动又变成动了。所以,这里所说的禅,不看心也不看净,又不是不动。
“若言看心,心原是妄”,假使说禅是观心、看心,那么,看哪一个心呢?哪一个心是自己?所有的念头都是虚妄不实的。佛经记载,人从早到晚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无论看哪一个念头,都是属于生灭。既然是生灭心,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就像水泡一样,管它那么多作什么?所以说“心原是妄”,不需要看它;假使要看,就是以妄制妄,能看的这个心也是妄、起心动念也是妄,都是虚妄不实的。心本来就是幻化不实的,所以也不需要去看心。
“知心如幻,故无所看也”,起心动念的这个心,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念念都作不了主,都是虚幻不实的。既然是虚幻不实的,就不要理它。假使不明白它是虚妄的,就会去看。所以,打坐的时候,无论听到什么、看到什么,看到佛也好、看到菩萨也好、看到光明也好,都要知道是打坐的一种境界,不要理它,也不要看它。
“若言看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再进一步讲,为什么不要看净呢?因为这一念心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但为什么现在不清净了?都是由于过去的妄想,贪财、贪吃、贪名、贪利……使这念心成了一潭浑水,成了虚妄的水泡。我们现在了达一切都是虚妄的,因此,不要执着虚妄的境界,它来让它来,它去让它去,始终任心自在,坚住正念,我们的本心自然就清净了。这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来磨炼自己、来成就自己,第一个,在日常生活当中不打妄想,第二,知道妄想本来就是虚妄的,不理它。
(二)
“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妄。”
“起心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看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这个地方强调,妄也不要看,净也不要看,什么原因?我们起了一个心去看这个心很平静、很宁静、很安定,知道很平静、很宁静、很安定的这个念头又是妄。这是什么妄?是净妄。过去所打的妄想,贪财、贪吃、贪色、贪睡、贪名,是染妄。我们的心贪着这些境界,属于染污的妄想。
“妄无处所,看者是妄”,起心动念的这念心从哪个地方产生出来的?本来是无定所,缘起法门,念念迁流。所以,我们的妄想没有一定的处所。既然没有一定的处所,“看者是妄”,能看的这个心还是属于妄。为什么?因为有能看、有所看,这个心不是绝对的,还是属于相对的境界,有能、有所,所以这个心还是妄。
“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功夫”,本来这个清净的心是没有清净形相的,假使你觉得:“我现在这个心很清净、很安定。”于是,在这个地方产生了一个净相。不但不了解这个道理,还认为这个净相、这个安定的境界,就是功夫。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功夫,而是一个执着,头上安头。禅宗称之为“死水里面不藏龙”,龙代表智慧,表示只有定而没有慧。守着这一个清净的境界,落入静境,有定无慧。
一般人认为静就是功夫,其实不是真功夫,只是一种定境。为什么?定散掉了,又成了薄地凡夫了,因为定当中没有慧。修四禅八定达到最高的境界──非想非非想处定,可以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的时间一过,定散掉了,又是薄地凡夫,又是业障现前。
“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妄”,如果自认为已经得到清净的境界了,认为这个境界就是功夫,就是“障自本性”,障蔽了自己的本心本性。这样一来,心就被这个静的境界所转。
《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也提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告诉我们静也不能执着。一般人六根对六尘是动的境界,众生都喜欢听外面的东西、看外面的东西,什么原因?成了习惯了。众生的眼以色为食,耳以声为食,看到好的,不看的话心当中就很难过;听到好的声音,不听,心也很难过,是什么原因?因为在过去无始以来,都执着动静为实有。
现在明白“动”是尘劳境界,所以,对于外面的境界,不执着、不理它,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一样,反闻闻自性。“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入流”,就是把能闻这个心往里面收。众生的心是出流,把这个心放在色、声、香、味、触上,心从六根门头跑到外面去了,称为“出流”。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六识产生,就产生十八界,这就是众生境界。
要想脱离众生境界,必须“反闻”。“初于闻中”,外面的声音都不听,任何境界都不要看。不看、不听,要怎么用功?两眼内视、两耳内听,往里面收,这样一返照,离开了外在的动相,就听不见外面的声音了,这就是离开了动相。
离开了动的境界,慢慢地,这念心感觉这个清净的境界很不错、很舒服,就安住在这个清净的境界上,有什么坏处呢?大家可以试一试,假使你着了静,只要有声音,心里就觉得很讨厌。听到人家讲话、听到雀子在叫、听到风声、听到车声……都会觉得讨厌。为什么?因为你着静了,总认为静境是好。一段时间之后,忽然听到声音,甚至会吓一跳。这是什么道理?就是着静产生的副作用。
所以,动是尘,静也是尘。第二步功夫,静也不要执着,离开动、静二尘。离开动、静二尘,这个心跑到哪里去了?六根慢慢就变成一根。一般人认为这个境界很不错了,但这还是一个境界,还是不究竟,所以,一步一步地远离,一步一步地功夫愈来愈深,如《心经》所说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所以,禅定有深也有浅。这个地方直接告诉我们,如果执着静境,就被静所障碍。凡夫众生被灯红酒绿、色声香味触法所障碍,现在离开了外面的尘境,执着静境,又被静境所障碍。障碍什么呢?障碍我们的本心本性。
“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看心看净,即障道也。”
“若修不动者”,这个地方提示我们,不但打坐的时候不动,在日常生活上也要不动。要怎么样才能达到真正的不动?“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见到他人的过失,知而不着,这样就是真正见到自性不动。
“但见一切人时”,见到一切众生,不论是善人或恶人,对于他人的是非、过患,始终不执着。不执着,就是不想念这一件事情。有些人可能会怀疑,“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为什么不执着?
一个是“是”、一个是“非”,一个是“善”、一个是“恶”,这都是世间的生灭法。知道什么是“是”,我们就要去做,做了以后,能所俱空,不执着功德相;知道什么是“非”,我们绝对不去做,也不要嫉恶如仇。什么道理呢?嫉恶如仇,又是一重烦恼,将来就堕入神道。所以,知而不着,这样就没有过患。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是佛经所说的“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见到是非善恶,知道是非善恶,这个能知的心还是存在。不执着是非善恶,这个心了了分明、清清楚楚、如如不动,这就是自性不动。
要想明白这一念心性,就必须这样修。自性不动,本心本性自然而然就不随境转了。不随境转,就是禅定。所以,这个地方所说的是如来的境界,要见自己的本心本性。
“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迷惑颠倒的人,打坐的时候好像是不动,但是平时一开口就说张家长、李家短,说这个是、那个非,哪个好、哪个不好,恶口、两舌……,这是不是真正达到不动呢?就不是了,因为“与道违背”。所以,这个地方所说的不动,不但是打坐时六根寂然不动,平时这个心还要保持正念,不说人家的是非、过失,这样才真正是处处作主,才真正是如如不动。
“若看心看净,即障道也”,假使认为看心是禅、看净是禅,反而会障碍最高的菩提道。佛法有深、有浅,这个地方是站在最高的境界来看。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认为佛法前后矛盾,有时说要用方便,要观心、要起善念;有时说要觉察、觉照、觉悟。这个地方什么都不需要,直截了当,契悟这念心。
悟到这念心,心即是禅,具足定慧。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最高的禅,所以说“禅者,佛之心”。这个心,是指菩提心。佛经里,如来呵斥小乘是焦芽败种,什么道理呢?就是没有发菩提心,也就是和这个地方所说的道理有层次上的差别。这个地方所说的心性,不假造作,一切现成。
以渐修法门来说,要修四无量心、修禅观、修四念处观……,这样看起来,是不是和这里所说的道理互相冲突?这个地方专讲最高那一层。要想达到最高层,也有一些方便。上上根机的人,不需要方便;不是上上根机的人,就要方便。这个地方是不假方便,直截了当告诉我们,如来的心就是菩提妙明真心,也不看净、也不看心。心性本净,看它作什么呢?不需要看;一看,就离开这一个道,就障了这一个道了。
(三)
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师示众云”,六祖大师又继续开示大众。“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什么叫坐禅?“此法门中”,指顿悟法门而不是渐修法门。在顿悟法门当中,什么是禅呢?
“无障无碍”,就是指这一念心,没有障碍的这一念心。众生都是有障、有碍,有烦恼障、所知障,障菩提、障涅盘,这些都属于障碍。怎么样才能达到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看到外面的一切善善恶恶、是是非非,都不要管它、不要攀缘,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心”。无住,不要去想它、不要去管这些是与非。
“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念心不攀缘,就是“不起”。看到外面的境界,善善恶恶,是是非非,心都不去攀缘、都不去想念,这个就是“坐”。
“内见自性不动”,这个心性本来就是不动,无始无终、不去不来、不生不灭、性本空寂。虚空没有形相,能听的这念心也是没有形相,没有形相的东西就是不动,这样就是“禅”。
“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恐怕前面所说的道理不容易了解,补充再讲,什么叫作禅定?外离一切相,六根对到外面六尘时,都不要管它。“内不乱为定”,心当中不要打妄想、不要起烦恼、不要生取舍,心自然而然就不乱了。不乱就是定,不是另外再修一个定。假使另外修出来一个定,有得就必定有失,有成就必定有坏。所以,这里所说的定不是修出来的,只要心当中不散乱、不颠倒,本来就有定,不要另外去求。
“外若着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
最后再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什么要修禅定?因为六根对六尘时时刻刻生取舍,心就散乱颠倒、就不定了,所以,外离相,六根远离外面的所有境界。所谓“远离”,就是不攀缘。如果只有身远离,心没有远离,心还是会乱、还是会不定,所以不但在事上远离尘境、远离尘嚣,而且心当中还要看破、放下。能够看破、放下,自然内心不乱。
陶渊明曾作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就是“内不乱”,心要远离。所以,修行第一个步骤,不但身远离,而且心要远离;假使只有身远离,心不远离,心当中打妄想,产生执着、产生无明烦恼,始终都是颠倒,即使坐一万年、三大阿僧只劫,也没有用!所以,内外都要着重。外面不染一切尘劳,其次,内心还要清净。“外禅内定,是谓禅定”,不是专门在形相上来修行,还要在这一念心性上来契悟。
最后引证《菩萨戒经》所云:“我本性元自清净。”有些人认为,既然本性原自清净,应该人人都成佛了,为什么还要修行呢?“本性元自清净”,是让我们产生信心。一般人不相信自己、不了解自己,这念心始终在外面追逐,舍本求末。佛经记载,如“舍父逃逝”,不知道自己有一个宝山,而始终在外面东寻西找,如同乞丐。
我们现在明白心性本来就是清净的,从现在开始,时时刻刻尊重自己的本具心性、尊重自性清净的这一念心。假使这个心不清净,怎么修也修不成功;因为这个心是清净的,只要不打妄想、不染着,清净心自然而然就现前了。所以,清净心不是修出来的。我们的心犹如一潭浑水,然而,浑水当中有本具的清水;假使浑水当中没有清水,无论怎样去沉淀,也沉淀不出清水来。所以,不需要另外去求一个清水,而是把浑水的渣滓沉淀下去,清水就自然现前。
这念心本自清净,不要到外面乞求,不要骑牛找牛,也不要在太阳底下找影子,找不到的!如六祖大师云:“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于念念中”,每个人都有清净心,要见到清净心,必须在烦恼当中来转化,狂心顿歇,歇就是菩提!要“自见本性清净”,必须契悟本具的觉性、本具的佛性是清净的。要有这一种担当,要直下承担,这样自修、自行、自成,一切都是本具的。
“自修”,自己修行,修什么呢?修心、修口、修身。心怎么修?去除贪、瞋、痴;修口,把四种口过修掉,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语;修身,把杀、盗、淫修掉。这一些统统修掉了,就是“自修”,必须要靠自己修,要靠自己行,谁也没有办法代替。古人云:“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不仅坐在这里讲,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谓“行解并重”。一天,释迦牟尼佛问阿难尊者:“你现在出家这么久了,还没有证到三昧,还没有证到果位,是什么原因呢?”阿难尊者说:“世尊,我是您的弟弟,经常以为不需要自己修行,您将惠我三昧。”释迦牟尼佛说:“我没有办法惠你三昧。”所以必须要自修。假使不自修自行,即使见到佛菩萨,也没有办法开悟,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
“自行”,要自己去实践,心行、口行、身行,时时刻刻从这三方面去努力,又能自利、又能利他。行,有消极的行为和积极的行为。消极的行,属于自利;积极的行,就是利他。以不杀生为例,自己不杀生,属于消极;不但不杀生,还要救生、放生,还要弘扬佛法,劝更多的人不杀生,这就属于积极的。所以,一个是自行,一个是他行。由于自己修行、自己用功,所以“自成佛道”,自己圆成佛道。
修行必须要从因上去努力,不是在果上祈求。禅定也是一样,要自修、自行、自成,才能成就三昧、禅定。所以要发长远心、要持之以恒,不断地精进,不断地努力,三昧、禅定一定能够现前。假使这一生不修,想等到来世,也没有结果,因为来世要靠现在去努力;现在不努力,等到来世有什么用?所以,一切都要靠我们现在去努力。
“禅者,佛之心”,如何契悟这念心?就是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个心,直下承担,这念心每个人都有,乃至一切蜎飞蠕动都有。为什么一切众生都有,却不能成道?就是没有自修、自行,不但不自修、不自行,还造恶业,南辕北辙,迷失了方向。
这念心在哪里?在烦恼心当中。就如同打铁一样,打铁是在炼钢,钢在哪里?钢就在锈铁当中。假使没有经过一番锻炼,只是一块废铁、锈铁;如果把它炼成钢了,就完全不一样了。凡夫心,就如同生锈的铁,虽然是锈铁,不要看不起它,只要经过千锤百炼,把渣滓炼掉,里面就有精钢。凡夫心念念生灭,患得患失,人我是非,起贪瞋痴,造杀盗淫,但是,不要小看这个心,这个心里面还有佛性,所以要自修、自行,才能自成佛道。
(四)
《楞严经》记载,有一天,波斯匿王请问释迦牟尼佛:“世尊!您经常说众生有生灭心,还有一个不生灭性,如果悟到不生灭性,生命就是无穷尽的,就见到了佛。我知道生灭心,却不知道不生灭性在哪里?”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见到这个不生灭性,契悟了不生灭性,就是我们所说的禅。所谓“禅者,佛之心”,就是指这一念心。
这一念心在佛经里有种种的名相,如:菩提、涅盘、清净法身、佛性、大光明藏、如来藏、大圆镜智,禅宗称为无弦琴,净土宗称作常寂光净土,密宗称为大日如来……,都是指这念心。这念心在哪里?就是诸位听法的这个。每个人都会听法,但是迷失了自己、对不起自己。要对得起自己,就是要在生灭心当中契悟到不生灭性。
什么是生灭心?什么是不生灭性?早上听到板声后起床,起床这个心,就是生;起床以后,穿衣服,起床这个心没有了,就是灭;穿衣服这个心又生出来了,这又是生;穿袜子、鞋子的心又生出来了,穿衣服这个心又灭掉了……依此类推。从早上忙到晚上,都是属于生灭心。好的念头,是善的生灭,是作好梦;起贪瞋痴、造杀盗淫,是坏的生灭心,是作恶梦。不论是好的或是坏的,都属于生灭,就像一场梦。
因此,我们要找到究竟,不要作梦。如来就是不作梦的人,修行就是要学不作梦。没有办法不作梦,至少要学会作好梦。作好梦,就能减少很多痛苦。上上根机的人,不但不作恶梦,连好梦也不作,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要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了解不生灭性在哪里?不是另外去找,找也找不到的。不生灭性,就在生灭心当中。
佛问波斯匿王:“大王!你现在多大岁数了?”答:“六十二岁。”佛又问:“你从出生到现在,一共看过几次恒河呢?”波斯匿王说:“很多次。最早是三岁的时候,今年也看了一次。”佛接着又问:“你现在看恒河的这个心,和过去三岁时看恒河的这个心,是一个还是两个?”
这样一问,波斯匿王就悟到这个道理了。佛进一步问他:“大王!你现在六十二岁,面孔皱了,头发白了,背也驼了,老态龙钟。你三岁时的身体和现在的身体完全不一样了,虽然不一样,三岁时能看的那个心和现在能看的这个心,仍是一个。” 悟到这个道理,就知道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明白了自己的觉性,就要依心起修、依性起修,时时刻刻觉性要能够作主。只起善念,绝对不起恶念,这就是作主。起了善念,也不执着;起了恶念,马上照住、看破。时时刻刻这样薰修,这一生就没有走远路,就没有走错路。
佛经形容我们这念心就像一条牛,所以,修行没有别的,就是牧牛。牛跑掉了,吃草了,赶快把绳子收紧,把牛拉回来。我们坐在这里听法,忽然想到其他事情去了,发现心跑掉了,赶快把它收回来。修行就是这样子修,打妄想的这个心就属于生灭,能够收回来的这念心就是不生灭,就是这么简单。虽然是简单,没有功夫也用不上。所以,要时时刻刻用这个功,这一生就真正能达到自利。这是属于智慧、是解脱。
佛法要悲智双用,除了修智慧,还要有慈悲心。假使没有慈悲心,众生看到你就害怕、就讨厌,因为有贪心、瞋心、痴心……。现在修行学佛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众生一看到我们,就像看到亲人一样,实在是如此的。所以,除了返照自心,用智慧断除烦恼,明心见性,还要有大慈悲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要经常发这个愿。这也是属于禅,这是禅的作用。
禅,有体、有用。悟到这个道理了,体不碍用,用不离体,体用不二;定慧等持,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就是禅。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