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面所述知道,四无量心是三乘人所共有的,只是浅深、圆满与不圆满、自利或是利他问题。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所强调的四无量心,必是以一切众生皆本具清净佛性为前提。换言之,佛教的慈悲喜舍之心即是依本具的觉心而发用,方能如实照见诸法实相之理,厌生死、欣涅?而依理修证。因此近代佛教的改革家太虚大师提倡把大乘佛教发展为“人间佛教”,并将大乘佛法的慈悲心所实践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解释为“爱他、悯他、赞他、助他”,一言以蔽之即为“利他”!这样,大乘佛教的慈悲心既是以自觉觉人、自利利他为特质,并由之发出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信仰与教化活动。如积极关怀现世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同心慈善会;台湾国际佛光会、慈济功德会等,这些皆是本着大乘佛教利生、济世的精神积极参与现世社会的慈善福利与教化活动,这就是以“做人之道”为伦理的共同理念与共同规范的实践,对社会伦理与教化人心起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由此可以说明慈悲喜舍心不仅是一种自律的宗教修证,同时也为现世社会提供一套普遍的伦理规范。因此大乘佛教的慈、悲、喜、舍心必能使十法界众生形成一种福祸与共的生命共同体,创造新人类人我互助的社会伦理规范,这才是大乘菩萨四无量心的究极表现。
(二)结缘之道
应知慈、悲、喜、舍是一切有情共有的财富,不是佛教徒的专利。现实生活中,因为有了慈悲心,生命才因此充满了生机与憧憬,成为生命生生不息的源泉,但是具备慈、悲、喜、舍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当公理正义遭受无情的打击排挤,当正人君子受到无端诽谤抨击之时,能够挺身而出,这就是一种勇敢、积极的慈悲。因此慈悲要有智慧,慈悲不是一时的恻隐之心,而是透过公理的感动助人,是心存正念的服务济人;不是热闹地随众起舞,更不是私心地利益亲友。因此慈悲喜舍是最高境界的怨亲平等、无我无私。
同时必须知道慈悲不是一个定点,而是情感的不断升华。也就是说,慈悲是做人应该具备的条件。一个人可以什么也没有,但不可以没有慈悲。在基督教中认为慈悲就是爱,但爱有两种:染污的爱与清净的爱。染污的爱处理不当时就会变成痛苦的渊源、烦恼的陷井;清净的爱、升华的爱才是慈悲,是一种无私而充满智慧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集合了爱心、智慧、愿力、布施等种种功德。
因此谈及慈悲之结缘之道,还应该明白慈悲是自己身体力行的道德,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尺度。真正的慈悲不一定都是和颜悦色的赞美鼓励,有的时候不免要用金刚之力来降魔伏恶,是难行能行的大慈大悲;同时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行的具体体现是“四弘誓愿”,即以大悲心兴发“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的广大誓愿,以拔除众生之苦恼;同时以大慈心兴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弘愿,以种种善巧方便度化众生,令其离一切苦而得究竟乐。儒家也有这样一句话:“仁者无敌”。用佛教的话来讲,慈悲是所向披靡。因此,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只有时时保持慈悲之誓愿,以四弘誓愿指导我们,以四摄六度来行慈悲,实践慈悲,运用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声,来实践四无量心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换句话说,作为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僧人,若能以慈予乐,强调平等心,以同体大悲精神,将平等施予真正的所需要者,以喜强调快乐求知的重要,以舍强调自他平等精神。这样,不仅使社会道德实现,同时也能使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综上所述,通过对四无量心之内涵、作用、功德、修法、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初步分析,对佛法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随地缘、文化等条件随缘随分地适应众生根基进行教化,使我们明白在以后的修学过程应时刻以缘起法指导人生,以活泼而洋溢着澎湃的欢喜心来领受受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爱的能力——即具备慈悲喜舍人格的人,在生活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自利利他,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世界,让正法法流久住世间,这也是对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理解与修学实践上的最好总结。
参考书目:
1、《中阿含经》,《大正藏》第1册。
2、《增一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3、《杂阿含经》,《大正藏》第2册。
4、《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27册。
5、《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
6、《阿毗达摩俱舍论》,《大正藏》第29册。
7、印顺导师著:《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8、印顺导师著:《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9、太虚大师著:《维摩诘经释会记闻》。
10、赖永海著:《佛学与儒学》,台北扬智文化出版社出版。
11、苟嘉陵著:《念处今论》,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
12、周柔含著:《四无量心初探》,印顺文教基金会1999年版。
13、刘淑芬著:《慈悲喜舍——中古时期佛教徒的社会福利事业》,刊于台北《北县文化》1994年第40卷。
14、杨郁文著:《阿含要略》,台北东初出版社1994年版。
15、圣严法师著:《维摩诘经与慈悲喜舍》,刊于台北《人生》杂志1995年,第141~144期。
16、王秀蕊著:《四梵住之探讨》,圆光佛学院1989年毕业论文集。
17、《普门学报》2001年第2期、第5期。
18、王惠著:《觉之教育的实践理念与方法》,台湾华梵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印行
〔1〕《普门学报》2001年第5期,第4页。
〔2〕《中阿含》卷二十,《大正藏》第1册,第563页中。
〔3〕《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8页下。
〔4〕《大毗婆沙论》卷八一,《大正藏》第27册,第421页上。
〔5〕《中阿含》卷二一,《大正藏》第1册,第563页中。
〔6〕《大毗婆沙论》卷八一,《大正藏》第27册,第420页下。
〔7〕《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9页上。
〔8〕同上,第210页下。
〔9〕《杂阿含经》卷二一,《大正藏》第2册,第150页上。
〔10〕《杂阿含经》卷十,《大正藏》第2册,第67页下。
〔11〕《大毗婆沙论》卷八一,《大正藏》第27册,第420页下。
〔12〕《阿含经》卷二七,《大正藏》第2册,第197页下。
〔13〕《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11页下。
〔14〕《阿毗达摩俱舍论》卷二九,《大正藏》第29册,第150页中下。
〔15〕《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11页中。
〔16〕同上。
〔17〕《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正藏》第25册,第601页上。
〔18〕同上,第256页下。
〔19〕太虚大师:《维摩诘经释会纪闻》,第163页。
〔20〕印顺导师:《学佛三要》,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版。
〔21〕《增一阿含》卷七,《大正藏》第2册,第581页下。
〔22〕《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8页下。
〔23〕同上,第210页上。
〔24〕《增一阿含经》卷四七,《大正藏》第20册,第806页上。
〔25〕《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11页下。
〔26〕《中阿含经》卷三,《大正藏》第1册,第438页上。
〔27〕《大毗婆沙论》卷八二,《大正藏》第27册,第421页上。
〔28〕《大智度论》卷二十,《大正藏》第25册,第209页中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