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闻圣弟子,舍身不善业,修身善业;舍口意不善业,修口意善业……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彼作是念:我本此心少不善修,我今此心无量善修……若有如是,行慈爱心解脱无量善与者,必得阿那含或复上得。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26
即舍身、口、意不善业,修善业;心分别与慈心、悲心、喜心、舍心相应,无任何烦恼、嗔恚,与空相应;圆满善修,由缘一方众生,再逐渐扩展至十方无量众生……如是,行慈心解脱,修无量善,可达三果或三果以上的果位,悲、喜、舍心亦然。
2、《大毗婆沙论》
对于四无量心的修行方法《大毗婆沙论》则将所缘对象分为亲、中、怨三种,亲与怨又分为上、中、下三等,中品则无分。其所缘顺次分别为慈、悲、喜无量的所缘次第为亲(上、中、下)→中(下、中、上)→怨(上、中、下),舍无量的所缘次第为中(上、中、下)→怨(下、中、上)→亲(下、中、上)。27
也就是说,四无量心之间的修习方法是不同的,随心所的作用而改变所缘对象的次第,具体修法依上而知。
这也是为什么部派论师认为四无量心为什么只是胜解作意,而不能达到真正解脱。因为他们认为胜解作意于所缘事相上只是增上作用,没有与空慧相应,不做自相、共相的正确思维,因而说明四无量只是有漏的世间法。
3、《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提到四无量心修法时云:“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卷二十中加以详述:
众生正等无异,十方五道众生中,以一慈心视之……如是心遍满十方众生中,如是慈心名众生缘,多在凡头人行处,或有学人未漏尽者行,法缘者诸漏尽阿罗汉、辟支弗,诸佛是诸圣人破除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以慈念众生不知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愍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为法缘。无缘者是慈但诸佛有……佛以众生不知是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著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之,是名无缘。28
行者心虽与慈相应,遍满十方众生,不生亲怨,皆以慈心平等对待;但仍必须缘众生相,如此只可说是众生缘慈,多在凡夫或是未得漏尽的有学人。而法缘慈为漏尽圣人,即二乘、辟支佛、菩萨、佛。因为诸圣人初缘众生,后缘法缘,破无我相,观一切乃是因缘相续而生,无众生相,为慈念众生而知无我,慈念众生而随顺与乐,称为法缘慈。然而,唯有佛能如实了知诸法实相,观缘起无自性,当下显了缘起的假名众生,知毕竟空不可得,心无所著,佛慈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以种种方便令其了解诸法实相,使众生真正得度,这是智慧即慈悲、智慧与慈悲的调合,此为无缘大慈,是与般若相应的无量慈。
慈是如此修习,悲、喜、舍心亦是如此修习。因此真正的慈悲心必缘众生相,初是执著众生有实性;次是不执实有众生,观缘起慈愍众生;唯有无缘慈,是通达我法毕竟空,而仅有如幻假名我法,才能真正与乐拔苦,怨亲平等,解脱生死,成就慈悲心。所以佛法的修行,必须与般若智慧相应,由此也明了菩萨、二乘、凡夫在修习四无量心时的差别与不同。
(二)慈悲心之长养
从大乘角度谈到菩萨发菩提心欲度众生,本着利他精神,这是菩萨慈悲本愿故。但是初发心菩萨烦恼没有完全根除,意志力薄弱,遇逆缘易退心,不再精进勤修大乘佛法,去利益众生。这是由于慈悲心不坚固,所以要时常勤修慈悲心,使令慈悲心增长及稳固。这里根据前人总结增长慈悲心的方法介绍如下:
1、自他互易观:简单地说,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假如自己是对方,或是对方是自己时,那应该怎样做?凡夫众生所作所为皆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是考虑自己的利益,往往会忽略别人的感受、立场和看法,无形中伤害到别人而不自知。一切世间都是因缘和合,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即依存关系。这样以自己的自爱而推至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他人看作是自己,慈悲之心自然会油然而生。
2、怨亲平等观:除自爱外,最亲爱、最关切的没有比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亲的了。最难生起慈悲心的对象莫过于自己的怨亲及仇人,因此慈悲心的修习先从自己的亲友入手,再到不相关的人,最后到自己怨恨的人,次第而修。详细讲,首先对自己所亲爱的家人、朋友进行观察,观察他们的苦痛而想要解除他们的苦恼,见他们没有福乐而想给予他们福乐,这样修习到亲人的苦乐如自己的苦乐一样,深刻地印入自心,而时刻想使他们离苦得乐,再推广到不相关的人,仔细观察,这实在是对我有恩之人无始劫以来,谁不是我的父母、师长!对于不相关人的苦乐,关切地生起慈悲之心,乃至喜、舍之心,再修习到如对自己亲人、朋友一样,这样就能不断扩展到对怨敌。做如是想,无始劫以来皆是自己的师长、朋友,同时以缘起法指导自己的思维,坏人不是永远都是坏人,只要因缘条件成熟也会变成善人。如此这般地细心观察,就会对怨敌的愚昧、无知,生起怜悯心、宽恕心、慈悲心,这样怨亲平等成就,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遍满一切。
还要说明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习次第在经论中并无一定说法。《增一阿含经》中主张其修行次第为慈、悲、喜、舍之顺序,瑜伽师亦认同,毗婆沙师则主张四无量心并无一定次第。因此站在缘起法角度讲,本文也认为四心修习之间并无一定次第,但却是相互滋益,是为佛法修道上的相须性,因此所修各依根基而有修行方法的差异。
五、四无量心的现实意义
(一)伦理意义
如果前面所述完全是纯理论的话,那么现在谈些感性的话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