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知未来世诸弟子钝根故,分别者诸法,错说四无量相,是四无量心众生缘故,但是有漏;但缘欲界故,无色界中无。何以故?无色界不缘欲界故。为断如是人妄见故。说四无量心无色界中,佛以四无量心普缘十方众生故,亦应缘无色界中。13
总结其意,认为慈、悲、喜、舍四心是世间定法或是胜解作意,皆是钝根之故。真正“无量”是普缘三界一切有情的,是超越一切的,此四心虽缘众生相,但若能与般若空慧相应,不取众生相,而契入诸法实相,这才是佛陀之用意所在,也是大乘佛教慈悲的真实内涵。
二、四无量心与慈悲心的关系
由上可知,四无量心所显示的思想即是大乘慈悲心的内容,但无量心与慈悲心二者究竟是怎样的关系呢?《大智度论》云:“将慈悲赅摄于四无量心中而分别称为慈无量和悲无量。”《阿毗达摩俱舍论》云:
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言无量者,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此何缘故唯有四种?对治四种多行障故。何谓四障?谓诸?害、不欣、慰欲、贪嗔,治此如次建立慈等。……此四无量,行相别者:云何当令诸有情类得如是乐?如是思维,入慈等至。云何当令诸有情类离如是苦?如是思维,入悲等至。诸有情类得乐离苦,岂不快哉!如是思维,入喜等至。诸有情类平等平等,无有亲怨。如是思维,入舍等至。14
换句话说,佛教作为慈悲的宗教,其具体的实践即是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来论述。四无量心不只是修行者的修习证悟,同时是一切有情本具的清净佛性。
《大智度论》卷二十云:“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15又云:“慈以功德难有故,悲以能成大业故。”16卷二七也云:“四无量心中,大悲是大乘之本。”17同时卷二七曾论及诸佛菩萨不舍世间众生的慈悲心之所以为“大”时这样说:
问曰:若尔者,何以但说慈悲为大?答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所以者何?菩萨见众生老、病、死苦、身苦、心苦,今世后世苦等诸所苦恼,生大慈悲救如是苦,然后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亦以大慈悲力故,于无量阿僧癨世生死中,心不厌没。以大慈悲力故,久应得涅?而不取证。以是故,一切诸佛法中慈悲为大,若无大慈大悲便早入涅?。18
由此知,大乘经论虽言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然经常只简称慈悲或大慈大悲,如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即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代表,以救度一切众生之苦难为己任。也正因此而有了地藏王菩萨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
因此,大乘菩萨以慈悲心故不舍一切众生,而诸大乘经论更以慈、悲、喜、舍作为菩萨度化众生之无量心行的代表。故太虚大师在说明四无量心与慈悲心关系时这样说:“以广显略,以略摄广,见慈为根本自心,能明慈即明于悲、喜、舍矣”。19印顺法师也说:“菩萨的慈悲心,分别为慈、悲、喜、舍四心。”20这也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最好总结。
三、四无量心的作用与功德
从上所述了知四无量心与慈悲心关系后,现在阐明四无量之功用与功德。
(一)四无量心的作用
四无量心可缘无量众生,又可对治无量戏论、烦恼,那么究竟四无量心是怎样对治戏论与烦恼呢?《增一阿含经》云:
罗云:当修行慈心;已行慈心,所有嗔恚皆当除尽……当修行悲心;已行悲心,所有害心,悉当除尽……当修行喜心;已行喜心,所有嫉妒皆当除尽……当修行舍心;已行舍心,所有骄慢悉当除尽。21
而《大智度论》云:“修慈心为除众生中?觉故;修悲心为除众生中恼觉故;修喜心为除不悦乐故;修舍心为除众生中爱憎故。”22由此知,修慈心可息嗔恚;修悲心可除恼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舍心可对治贪爱、骄慢。
一般来说,修禅定可降伏烦恼。为什么在此却要强调修四无量心来对治诸烦恼呢?《大智度论》云:“若欲得大福德者,为说四无量心。”换言之,修四无量心除对治烦恼外,因缘广大有情,所以可获无量福德。但是,既然是缘无量有情,又为何要修“舍”心?《大智度论》云:“行者修慈、喜心,或时贪著心生,或时忧愁心生。以是贪忧故心乱,入是舍心除此贪忧,贪忧除故名为舍心。”23
即修慈心时,与乐众生,见其得乐,易生染著心;修悲心时,见众生苦,易生忧愁心。如此,贪染心、忧心生,不但障碍修行,且所获功德亦少。所以,应观修慈心、悲心、喜心所生之过患,而令生舍心,断除一切贪染爱著,修舍心,才可成就四无量心,才可成就大慈大悲。
总之,修慈心可息嗔恚,修悲心可除恼害,修喜心可除嫉妒,修舍心可对治贪爱、骄慢,此为佛法修道的对治性,修四心缘十方众生可对治无量戏论、烦恼,更可带来无量福德。因此可以总结四无量心之功用为对治烦恼、诸善根本、无漏解脱及圆成菩萨道。
(二)四无量心的功德
既明作用,亦应明其有何具体功德,才能使众生体会现实利益积极修行。《增一阿含经》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柱、若身坏命终生梵天。24
即修慈心解脱者,可获十一种功德果报,且命坏终时可生至色界凡天。而《大智度论》云:
慈心好修,善修福极遍净天;悲心好修,善修福极虚空处;喜心好修,善修福极识处;舍心好修,善修福极无所有处。……如是世无量,但圣人所得非凡夫。25
也就是说,修四心分别可获至色界、无色界的功德。修慈无量可获遍净天果报,修悲无量得虚空处,修喜无量感识无遍处,修舍无量感无所有处。但是这里所说无色界是圣人所为,非凡夫能得。对于此种说法,我们尤应注意从缘起角度、众生根基来理解。
四、四无量心的修习方法
如前所述,基本上对于四无量心有了大概的了解。提到四无量心之修习,在诸经论中则有不同说法。
(一)引经论明
1、《阿含经》
前面说四无量心既通有漏,亦通无漏,说到修习方法,《中阿含经》云: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