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自佛教传入东土以来,人们对于佛法的认识,除了受僧侣的弘扬与其自身行为影响之外,具体接触并了知佛法的思想乃是来自于佛典。公元一世纪初,佛法传入中国,约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时(147),开始陆续有佛经翻译出来,而有关放生救护之法的佛典,如《六度集经》、《梵网经》、《杂宝藏经》、《金光明经》等,也在译经初期逐渐传译出来。如《六度集经》卷三亦记载,往昔佛为大理家时,见观市睹人卖鳖,以百万价赎之放生之事。[9]又,《杂宝藏经·沙弥救蚁子水灾得长命报缘》卷四记载,一沙弥见众蚁子,随水漂流,命将欲绝,遂心生慈悲,自脱袈裟,盛土堰水,而取蚁子,置高燥处,遂悉得活。沙弥以此因缘,得延命之果报。[10]此外,《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品》卷四记载,流水长者子不忍鱼为日所曝,乃求其国王,与以二十大象,暂往负水,济彼鱼命,王允其请。长者子乃及请二子,至象厩中,随意取二十大象,又从酒家多借皮囊,往决水处,以囊盛水,象负至池,泻至池中,水即弥满,还复如故。流水长者子救起濒死之鱼,予之水、食,为其解说大乘经典,诸鱼闻经后,皆生忉利天。[11]
其中《梵网经》和《金光明经》影响最具,随着此二部经的译出与流行,放生活动渐作为奉佛修行的一部分,时有举行。如:梁武帝,勅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宗庙用蔬果。[12]梁武帝曾先后颁布“断酒肉文”、“论酒肉敕”、“喝断肉律”、“禁牺牲文”等诏令。既用佛教戒律,又用强制的行政命令,禁止食用酒肉,甚至不许用畜禽作为祭祀用品,这对护生有极大的帮助。又,北魏献文,勅祭天地宗社勿用牲,岁活七万五千牲命;[13]北齐文宣帝高洋皈依佛门,从僧稠禅师(480—560)受菩萨戒,并“永不食肉,尽停鹰犬伤生之具及境内屠杀”。[14]可见,自东晋末年至南北朝,在佛教的影响下,戒杀护生放生的观念逐渐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佛教的“放生”已开始出现,并渐渐流行开来,上自皇帝,下至百姓,佛教徒中皆不乏好之者。
不过,中国初期的佛教“放生”更多是是建立在“戒杀护生”的思想上,只能说是个人慈心善举的一种表达,基本上属于个人行为,并末能形成有一定规模和组织性的。直至天台智者大师,中国方始有大规模并且有组织和系统性的放生。如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三十三中云:“《(金)光明经》述流水长者救鱼十千天子报德,此(放生)缘起也;智者买断簄梁,悉罢江上采捕,此(放生)立法也;赴计诩狱中之难,报修禅堂上之恩,此(放生)显验也。”[15]智者居天台山时,为令临海居民莫以捕鱼杀生为业,曾自舍身衣,并劝募众人购置放生池,此为设放生池放生之始;复传授池中族类“三皈戒”,为彼等说《金光明经》、《法华经》等,以结法缘,从而开天台放生会之滥觞。此后即盛行不衰,在今日之佛教界,仍然风行。
由上可知,中国早期佛教放生思想的形成,既有佛教戒杀护生的思想根源,同时亦受到儒家好生思想的推动。但是,佛教放生之精神内涵重在“法食两施”,此也是有别于儒家的“好生之德,放生之举”的地方。
三、智者大师放生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体现
智者大师(538—597),生于烽火动荡的南北朝时期,父兄皆任梁朝命官。虽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时局动乱及父母亡故,因深体无常而于十八岁,礼长沙果愿寺法绪大师出家。 二十三岁时,往大苏山,求受慧思禅师教导,劝修法华三昧,之后于金陵瓦官寺讲学。三十八岁时,栖隐天台山,于华顶峰降魔,证悟法华圆顿中道实相,由此奠定天台教学之基础。尔后,再至金陵讲说天台三大部,六十岁(陈开皇十七年),于天台山石城寺入灭。综观大师一生,可分为生长、师承学习、著述讲学等时期。而其放生思想,乃栖隐于天台期间形成。
(一)、智者大师放生思想形成的背景
大师于金陵弘法的后期,遂有隐居修禅的念头。忆昔日之梦境[16],问门人,门人都说:“此乃会稽之天台山也。圣贤之所托矣。昔僧光、道猷、法兰、昙密、晋宋英达,无不栖焉。”[17]智者大师为了“啄峰饮涧,展平生之愿”,故于陈太建七年(575)九月初,为避金陵的喧嚣,率徒入天台山,“历游山水,吊道林之拱木,庆昙光之后龛,访高察之山路,漱僧顺之云潭,数度石梁,屡降南门,荏苒淹流。”[18]并在高僧定光所住之北峰,建修禅寺。大师住天台期间,聚众讲学,昼谈义理,夜习止观,有时还至华顶峰修头陀行。直至陈至德三年(585),陈后主三次传诏,迎请大师来金陵讲经说法,至此大师方离开天台。
据《别传》记载,太建七年(575)智者大师入天台山后,当时的天台属于临海郡辖内,大师见天台山麓临海之民日以渔捕为业,罾网相连四百余里,江溪簄梁六十余所,
天台基压巨海,黎民渔捕为业,为梁者断溪,为簄者藩海,秋水一涨,巨细填梁,昼夜二潮,嗷岌满簄,髗骨成岳,蝇蛆若雷,非水陆可悲,亦痛舟滥殒。[19]
又,《智者遗书与临海镇将解拔国述放生池》的信中:
此山溪接江源,连亘海际。渔捕簄业,交横塞水。杀戳既多,煮炙无算。夭伤物命,有足悲者。亦是公私去来,频遭没溺,以此死亡,不可称数。[20]
天台因山溪连接江源,故当地黎民都以渔捕为业,或有“为梁断溪”,在溪流的上游筑梁使水决流他方,从而断了下游的水,使下游断水,以方便捕鱼。或有“为簄者藩海”,或有在海湾处用簄(竹篱笆或竹网)围起来,涨潮的时候,鱼虾之类海物便随潮进入海湾,退潮时鱼虾之类却因簄拦住而逃脱不了。因此,此种方法当地居民竞相为之。从而“渔捕簄业,交横塞水”,鱼类纷纷被困而捕,故“杀戳既多,煮炙无算”。另外,有甚至由于数量实在太多而来不及收拾,结果鱼虾之类“髗骨成岳,蝇蛆若雷”,从而使得臭气熏天,髗骨遍地,惨不忍睹。这不但“水陆可悲”,亦造成“公私去来(船只)频遭没溺,以此死亡不可称数”。见此情景,智者以大慈大悲的心怀,发动僧众“货(卖)衣资什物”,从渔主孔玄达等人处赎买鱼簄(编竹为栅,置溪中以截鱼之去路而捕取的渔具),同时宣扬放生的功德,使始丰溪“永作放生之池,变此鱼梁,翻成法流之水”。他还对放生的善信授三皈依,说大法以结法缘。[2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