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教基础 >

丛林出坡的意义-云端佛学

  “马祖建森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情景,使禅宗法脉传承至今仍长期弥新而不衰,能适应期间及处所的差异随宜施设,成绩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履。个中,“出坡”不只是维系僧团运作的重要制度,云端佛学,更是成绩公共道业的胜妙福田。

 

  森林,又称禅林,凡是指禅宗寺院,取其草木不乱发展之义,表个中有端正法度。如《大智度论》卷三载:僧众和合栖身于一处,如同大树聚积之森林;又以芬芳之栴檀木比喻空门龙象所住之清净森林,故亦称栴檀林;另据《大乘义章》记实,森林能成绩伶俐、禅定等好事,故又称好事森林。

 

  出坡,原称“普请”,指在森林中普请公共令从事作务、劳役。《敕修清规》:“普请之法,盖上下均力也,凡安众处有必合伙众力而办者。”最早始于佛陀期间,于每月初八、十五等日,会鸣犍椎总集众僧共为洒扫,直至唐代森林制度建立,此法遍行各地,当代出坡之范畴愈广,有动态之劳动坡务,也有较静态如文书、美工等事变,凡布施时刻、体力、心力成绩之劳务,皆称“出坡”。

 

  出坡普请,具多重意义。总合有二:一者,从利他中完成自利。藉由各类事宜,处事好处公共,扩大心量,作育慈悲与伶俐,亦能进修各项手艺,所谓“菩萨从五明处学”;亦领会禅放心性之理,于新闻之间锤炼,如六祖人人说:“不离自性,等于福田。”诸多禅宗开悟的祖师,皆是在挑柴运水中保任心性,累积福德资粮,待时节人缘至,出而大化众生。因此,出坡不只是修福,更是成绩道业的契机。二者,维系佛法,普利群生。公共上下协力、分工相助,连合同心用心,配合为弘扬佛法而孝顺心力,因和合而力气大,使来道场的善信一见到肃静清净的情形就心生欢欣。此即度众之法,使众生对佛法起信,更种下清净善种子于八识田,未来必有果熟之时。

 

  唐朝禅宗百丈怀海禅师,创建清规以定森林法纪,设立出坡普请法,并以身作则,日日教育僧众下田耕作、参加农事。学生见他大哥,多次劝他苏息,一日乃至漆黑藏起他的锄具,禅师找不到农具,无法作务,当日便不愿用斋,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传播于世。出坡乃长养福慧,作育精进勤劳、对事以真的精力,岂论对道场抑或小我私人道业,皆是好处无量,吾人当掌握人缘,于森林中随众出坡,当做则做,当行则行,使云云之道风传播不朽。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相识森林出坡的意义,不只是去发心落实,更能乐在个中,不舍一小善,任何出坡作务的人缘都能起劲发心,如得至宝一样平常贵重。已往诸佛、祖师大德皆是由此累积福德,公共之中好修福,更如诸佛发愿:三千大千天下无不是我舍身之处!能以云云宽大心量发心,无一处不是好事森林,无一法而非最上乘法,最后契悟这念无念、无住、无为之心,就能成绩“菩提觉法乐、涅盘沉寂乐”之毕竟大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