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清气爽”是工夫响应的符号-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6 21: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在坐禅的过程中,“神清气爽”是功夫相应的标志。神就是精神,气就是呼吸。精神状态要清静安宁,不受五欲的牵制。“气爽”就是呼吸没有障碍,气息顺畅,这就需要调四大。四大调和了,呼吸自然流畅清爽。“神清气爽”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这要花几十年的功夫才能做得到。神清气爽是我们生命在转换的一种象征和标志,生命精神方面转变的象征就是智慧清明,生命物质方面转变的象征就是呼吸顺畅,四大调和。 从肉体的物质方面来讲,人的生命是否还存在,就要看是否还有呼吸,有呼吸,气就没有断,生命就还存在;没有呼吸了,这口气也就断了,生命也就结束了。从物质部分来讲,要想让身体健康长寿,就要参禅打坐,做到神清气爽,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光吃得好,身体不会好;光睡得好,身体也不会好。身体的健康与内外四大的调和分不开,内四大就是我们身体的骨骼、血液、呼吸和温度,外四大就是地、水、火、风。“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地水火风外四大在起变化,内四大的坚湿冷暖也要随之变化。内四大如果停滞不变,就不能与外四大相适应,不适应就会生病,就会像我这样坐在这里就咳嗽。我的病主要是因为早年内外四大受到了损伤,至少有四十二年了,一直都恢复不过来,咳嗽一直难以根治,好在自己总在调治,如果不调治的话,这个生命老早就结束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一样,在生命的流程中,不能有大起大落,不能有大喜大悲。此悲是忧伤,非慈悲的悲,大悲心越强烈,身体会越好,忧伤和悲哀却会损害身体健康。 要做到神清,就要修戒定慧,要做到气爽,就要学会调身、调息、调心。身体调好了,调呼吸就容易上路,心也容易安定下来,气息自然流通顺畅。身体是修行的物质保障,是修戒定慧的物质保障。身体由四大组成,五蕴和合。一大不调就百病丛生,四大不调就有四百四病产生。这两天下雪了,要注意防寒,室外气温很低,外面的寒气逼进来,体内的温度无法适应体外的温度,就可能产生寒热不调的现象,就会感冒,有很多病都是因为感冒而引起。我们在禅堂打坐,进进出出都要注意严防感冒,防止冷气的袭入,寒气的侵入。我们打坐的时候,全身的毛孔都会张开,体内的温度会通过毛孔散发出来。不仅仅靠鼻孔呼吸,而是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在呼吸。禅堂打坐时所有的毛孔都舒张开来,所以下座以后千万不要急于离开禅堂,一定要行走几圈,等身体的温度慢慢降下来,毛孔收缩以后再出去,或出去时要适当地加衣服,这样就可以避免寒气通过毛孔侵入。 要做到气爽很不容易,道家讲“气”,佛家讲“息”。佛教的修行很重视呼吸,把一呼一吸叫做一“息”,打坐的关键就是要把呼吸调顺畅。呼吸顺畅了,心就能安定,妄想就会少,就能坐得住。调呼吸的方法是佛教最古老的禅修方法,它是印度人自古以来修身养性的一种方法,比佛教的产生还要早,释迦牟尼佛出家后也是用调息的方法在山中修道。从欲界定到色界定、无色界定,乃至到灭尽定,有漏定和无漏定,都是用调呼吸的方法。调呼吸是一切禅定的基础,通有漏定和无漏定。以取舍心、分别心、欣厌心来修数息,所得的禅定就是有漏定,就在三界之内;如果不以取舍心、分别心、欣厌心来修数息法,所成就的就是无漏定。我们不要小看这一呼一吸。世出世法一切大学问和大法门都在这三寸之间,生命在这里,世间禅定由此成就,出世间禅定也由此成就。 息有风、喘、气、息四种相状。我们的心要安住在息上,不要安住在风上,不要安住在喘上,也不要安住在气上,要安住在息上,所谓“心息相依”。心依于息,息依于心,就是修禅定的诀窍。“息”就是呼吸,“心”有时叫念。有时心是体,念是用;有时念是体,心是用,这就取决于用心的深浅。功夫深,心是体;功夫浅,念是体。四祖告诉我们要“守一不移”,就是要守住“心息相依”。因为心息相依是我们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象征和标志,肉体的生命就是呼吸,精神的生命就是心念。初入门者用数数字的方法来数呼吸,数不好,心就会乱,数得好,心就安,从一到十,周而复始。年老的人数“吸”比较好,年青人数“呼”比较好,“呼”和“吸”也就是入息和出息。“息”的状态是没有声音,呼吸顺畅,出入绵绵,若有若无,能把息调到这个程度,妄想就很少了。 有的人能看话头,但不一定能调呼吸。看话头是一种很猛烈的功夫,很容易上火,看话头到了起疑情的阶段,它就可以与呼吸结合起来。在寻找答案的时候,妄想可能会少,但气息很难顺畅。如果只是起疑情,疑情是一种内在的疑问,只有疑没有答案,疑到不疑之地,答案自然出来了。所以,疑情也要绵绵密密,它就能与调呼吸结合起来。 调呼吸的方法有数呼吸,还有随呼吸。在昏沉少的时候,妄念少的时候,用随呼吸的方法就很容易进入状态。呼吸有入息、短暂的住息和出息的三个阶段,随呼吸就是让心念随着呼吸的入、住、出而紧密相依,不相舍离,就能够把心念摄住,也能使呼吸顺畅。随息也要死死地盯住,不盯住,息是息,心念是心念,心与息脱离了,脱节了。心与息脱节了,不是妄想,就是昏沉。我们修行打坐没有第三个毛病,只有一昏二散两个毛病。坐不安,不是打妄想,就是昏沉睡觉。 我们一定要特别地留心学习训练调息的方法,这是禅定的根本,修行的根本,身体健康的根本。呼吸调好了,身体就健康,感到神清气爽,禅定就会现前。希望大家注意练习,不管是行香还是坐香,都要默默地观照自己的心念,调整自己的呼吸,不要闲谈杂话,不要交头接耳,不要放逸。放逸就会干扰我们的禅定功夫。不但干扰了自己,也会影响他人。上下禅堂,行香坐香,喝茶散步,大小便利,用斋过堂,处处都要保持安静。在饮食起居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要与打禅七克期取证的要求相适应。一年到头也就只有这三十五天是专修时间,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因缘,天天都要精神抖擞,都要精进不懈怠。班首师父要多照顾大家,多提醒大家,这样,年轻人就可能会少一些放逸。 【不停咳嗽】好汉只怕病来磨。“公道世间为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生老病死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有钱买不到健康,有钱买不到长生不老,只有修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在死亡面前不颤抖,欣然面对死亡,欣然面对生老病死苦。我们出家是要了生脱死,我们学佛就是要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我们的愿望是这样,那就要在平常修持中贯彻自己的初衷,不要放逸。(录音文字整理:崇戒法师)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煽风止沸是修行的误区-云端佛学
- 下一篇:生命就是一个产品-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