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教基础 >

能破地狱的《觉林菩萨偈》-云端佛学

观世音安宁祥和

  宋朝僧人释僧俊,俗姓王,京师人。他出家后不守戒律,也未曾修善,结果因为患了一点小病就死了,他死后三日又奇迹般的醒来,啼哭忏悔!自己说他将要死的时侯,有冥官二人,追他索命来到一个大城门前,他正在焦急间忽然碰到有一个僧人,对他说:‘我是地藏菩萨,你在京城曾经模写过我的一个身像,虽然不曾礼供,你投舍大寺后,我却要报达你模写的功德。’就教给他一行文句:“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此经晋译)你如果诵得此偈,就能闭地狱门,开净土道,能通报命!说完这句话就不见了。
  
  释僧俊就进入了城中,面见阎魔法王,阎王问他:‘你生时值法,有何功德?’答:‘惟受持一行四句偈。’阎王说:‘你今诵否?’曰:‘忆持!’就完整的背了上面那个偈字,这是凡是他声音所及的地方,受苦之人皆得解脱。阎王赶忙说:‘止止!不要说了’,于是放还人间,因此得以苏醒。之后他参验偈文,才知到这是华严经夜摩天宫无量菩萨云集所说的文句,即觉林菩萨偈。自此以后僧人释僧俊向一切僧人都说这件事,凡是听闻者都发心信受华严。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以下我找了两位大德的开示。分别是宣化上人和妙境长老的开示。但大家必须清楚佛法不可云的道理。一切都是需要自己亲身去证悟的。这些浅析只是帮助大家理解。
  
 

  觉林菩萨偈浅释------宣化上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夜摩天宫偈赞品——觉林菩萨偈浅释
  
  摘自 宣化上人 《华严经浅释》
  
  在夜摩天宫宝庄严殿中,有十位大菩萨,用偈颂来称扬赞叹释迦牟尼佛的功德。 下面是觉林菩萨赞佛偈颂的浅释。
  
  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在这个时候,这位觉林大菩萨,仰承着释牟尼佛的大威神力,普遍观察十方一切众生的因缘,用偈颂来说明佛的境界。
  
  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
  
  人的心好象画师一样,想画画的时候,在心中先思量一番,在纸上画些什么?如何来配合青黄赤白黑诸彩色? [分布诸彩色],这是依他起性。依一张白纸和种种彩色,绘出依他起性的画。[虚妄取异相],这是遍计执性。怎样画?画些什么?其实画什么都是虚妄不实的。[大种无差别],这是圆成实性,根本没有什么分别。
  
  这位画师,想画山水,或画人物,或画花卉,或画飞禽走兽、昆虫鱼虾等的异相,可是这张白纸没有什么分别,而是所有的彩色不同,所取的相不同,所以画出来的画也不一样。
  
  这个大种,叫譬如真如,众生的形形色色,颠颠倒倒,没有离开常住真心。也就是没有离开如来藏性,也即是大光明藏。在这里有真空妙有。众生就是颠倒相,不应做而做,应做而不做;不应取而取,应取而不取;不应说而说,应说而不说。好象天降冰雹,粒粒是明体。愚痴人认为是珍珠,见它玲珑可爱,乃捡起很多粒,放在箱中,不久冰雹便化成水。这是不应取而取的过失。后来,这个愚痴人遇到真的珍珠,他又想:[这是冰雹,会溶化成水,不可取之。] 这是应取而不取的道理。众生就是这样的颠倒,是非不分,黑白不分。起惑、造业、受报、轮转不已。
  
  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
  
  在纸的里边本来是没有彩色。或者用多一种彩色,或者用少一种彩色,所画出来的画,就有彩色了。这就是依真起妄的道理。在真如自性中,本来什么也没有,是空白的。可是依真生出妄来。本来在真里没有妄,所谓[真不起妄],所以才说[色中无大种。这个妄不能生真。越画这个彩色越不同,把本来的白纸盖住了。好象从真如中生时无明。无明生出烦恼,贪瞋痴都现出来了。画这画,虽然说[大种中无,色中无大种,可是这个色也没有离开这个大种,也就是说离开真也没有妄。若是离开大种,离开真如自性,一切的一切烦恼无明都没有了。这是我们真心现出的一种妄想,可是妄想中不会现出真心。妄想也没有离开真心。这好象烦恼即是菩提,生死即涅槃一样的道理。兹举出譬如来说明真如的道理,所以才说[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不是离开真如自性而有烦恼及妄想。妄想是依真起妄。可是妄不现真,因为有了妄,真也不现。
  
  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
  
  在心中本来没有什么彩画,了不可得。虽然在心中找不出彩画,可是在彩画中也找不出心来。心画还不能离开,如果离开心,就画不出画;离开画,也就没有画画的心。所以不能离开心,另外有个彩画。画彩画是用心来画的,虽然用心画的,但是在画上并没有心。
  
  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画画的心,常无所住,画了无量无边那样多的画,想不起来究竟画了多少画?在大种中示现一切彩色,每张画与每张画,互不相知、互不相识。
  
  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
  
  好象善于画画的画师,当他在画画的时候,只知道一个轮廓,究竟画什么?也不详知,不过随缘应画而已。由心想画而画。一切诸法性,也象画画的心一样。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人的心,好象工画师,能画出一切世间的境界—山河大地、森罗万象,都能画出来。色受想行识五蕴,也都从心所生,如同画画。先生出五蕴的色法,以后种种法都生出,所以说无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
  
  所谓[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首偈颂是说众生的心是重重无尽,佛才说重重无尽的法。好象心和佛是这样,好象佛和众生也是这样。应该知道佛和自己的生灭心,体性都是无穷无尽的。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假设有人知道心和思想是这样,能普遍造出一切世间的境界。若能在俗谛中找到真谛,在妄上找到真,返本还原,这个人就能见到佛,而明了佛的真实体性。
  
  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所谓[常住真心,性净明体。]也就是真如,也就是如来藏性。这个心,不在身内,不在身外,也不在中间,所以才说[心不住于身]。身是有形相,心是无形相,遍一切处。也就是[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道理。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也可以说[心中无彩画]。冰不是水,水不是冰。可是由水能变成冰,由冰能变成水。所以说[真中有妄,妄不现真。]在真心中有妄心,在妄心中不会现出真心。所以才说[身亦不住心。]可是身和心互相依持,而能做出种种佛事。这是事理无碍,圆融周遍的法,自在未曾有的境界。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假设有人想要明了知道十方三世一切佛,应该观察法界性,法界就是真如实观。一切的一切的境界,都是唯心所造出来的。
  
  现在讲个公案,在唐朝睿宗文明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有位出家人,名叫王明干,是洛阳人。虽然出家修行,但无戒行,又不修善。有一天,因病尴死,被无常二鬼,引到地狱门前。他遇到一位和尚(地藏王菩萨)教他一首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当如是观,心造诸如来。]令他念诵,可以解除地狱之苦。于是他专心念诵,来到阎王殿时,阎王见他头上放光,乃问他:[你在生前作些什么功德?] 答:[我只念四句偈颂。]阎王又问:[是哪四句?念给我听听!] 他念着这四句偈颂的声音,听到之处,凡是受苦的人,皆得解脱。阎王因他有此功德,令他还阳,宣说此偈颂。王明干死后三日又复活,忆记此颂,乃向空观寺僧定法师询问,此偈出自哪部经?遂在华严经此品查出。诸位试想想:单念华严经的一首偈颂,就有这样大的力量;如果能念会此经里全部的偈颂,当然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觉林菩萨偈、持戒与念佛法门的殊胜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