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金刚四大天王-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6 18:1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到了寺院,通常最先看到的塑像是两尊金刚力士,或在山门口两旁,或供奉于弥勒殿内两边,或在进山门的第一重金刚殿内两侧。两大金刚,这是手持金刚杵警卫佛的夜叉神,夜叉亦译为密迹,为毗沙门天属下,又名“执金刚” 明代佛寺在山门之内有金刚殿,塑二密迹金刚力士像,称为二王,后来即塑于山门内,不另设殿。此二力士执金刚杵分立左右,守护佛刹。《大宝积经》卷八《密迹金刚力士会》,经谓勇郡王二太子各言所志,法意太子要誓,诸人成得佛时,当作金刚力士,常亲近佛,普闻一切诸佛秘要密迹之事。法念太子誓言,诸仁成佛道,身常劝助,使转******。法意太子,即今金刚力士名密迹者是。法念太子者,即今为梵天者是。《金光明经文句》知礼记谓,据经金刚力士唯一人,今状于伽蓝之门而为二像者,乃应变无方,多亦无咎。或说此为一体二形,实一人也。又《国清寺志》中称二像为密迹金刚像(红脸)和威迹金刚像(黑脸)。而俗称的哼哈二将,这是封神演义小说中的戏言,不足为据。 现汉地寺院建筑三门内的第一重殿一般都是三殿合一。殿中间迎面供奉弥勒菩萨像,故此殿称弥勒殿。弥勒菩萨像背后供韦驮菩萨像,称韦驮殿。殿内两侧供四大天王像,所以此殿又叫天王殿。此四天王实居须弥山腰四方,为欲界六天之第一重天,所以此天得名四天王天。 四天王的形像古今略有不同,唐译《陀罗尼集经》卷一说:四天王均着种种天衣,严饰精妙,东方天王提头赖吒,左手把刀,右手执矟拄地。西方天王毗噜博叉,左手执矟,右手把赤索。北方天王毗沙门,左手矟拄地,右手擎塔。又依《长阿含经》第十二《大会经》及《法华文句》等说:四大天王各领二鬼神,持国天王领乾达婆与富单那,增长天王领鸠槃荼与薛荔多,广目天王领龙与毗舍阇,多闻天王领夜叉与罗刹,故四天王像的脚下各踏二鬼神以示威武。到了元代塑像,东方天王持物换成了琵琶;明代北方天王持物换成了雨伞;清代西方天王持物换成了蛇类,遂成今日一般常见的四大天王的形相。因此,现在四大天王的通常说法:东方天王名“多罗叱”,此云持国,能护持国土,所领乾达婆是帝释天的主乐神,所以天王手中持琵琶以作标帜,护东方弗提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此云增长,能令他人善根长,所以手中持剑,护南阎浮提洲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云广目,能以净眼观察护持人民,领诸龙等神所以手中缠绕一龙,护西瞿耶尼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门”,此云多闻,有大福德,护持人民财富,右手持伞表福德之义,左手持银鼠,表财宝之义,护北郁单越洲人。世俗称为四大金刚,这也是封神演义中的戏言,金刚与天王不可混淆。 《国清寺志》中说:东侧南座增长天王,头戴青盔,身穿青甲,手持青锋宝剑,但宝剑无鞘,意为永不入鞘,时时警惕。“增长”意思是传令众生积善,维护佛法。东侧北座持国天王,头戴白盔,身穿白甲,手挥无弦琵琶。手挥琵琶意思是用音乐感悟众生,信仰佛教。琵琶无弦是因为天乐太动听,如果加上弦就更加美妙,易使众生沉湎音色而忘记佛法。“持国”意思是慈悲为怀,保护国土和众生。西侧南座广目天王,头戴红盔,身穿红甲,手捏一条“蜃”。“蜃”是无鳞之龙,据说若生了鳞,就要腾飞上天,无鳞之“蜃”尚在修炼之中,像征尚在修炼的众生,都在广目天王掌握之中。“广目”意思是睁大眼睛,洞察天宇,引渡众生。西侧北座多闻天王,头戴绿盔,身穿绿甲,手持闭着的宝幢,宝幢一旦张开,可将一切佛教叛逆和妖魔鬼怪摄入,保障佛界的清静太平。“多闻”意思是无所不知,誉满四方。四大天王民间又称“风调雨顺”之神,宝剑的“锋”和“风”谐音,琵琶弹拔为“调”音,宝幢俗称为雨伞,意为“雨”,“蜃”的谐音为“顺”。 现代更有法师将四天王解释得颇有新意,东方持国天王代表负责尽职,治国要持中道,弦松无声,弦紧则崩。南方增长天王,代表日新又新,天天求进步。宝剑表智慧。西方广目天王与北方多闻天王分别表示多看多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多闻。龙则代表变化中的不变真理,伞是防护污染用的。我们在社会中不仅要负责尽职,而且天天求进步,怎样做到负责尽职与日新又新,就必须要求修学,也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博学多闻,达到真正圆满。这对现在学佛人很有启发意义。 原文摘自:《曹溪水》2006年第4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一切随缘--《禅露》文刊-云端佛学
- 下一篇:菩提本无树-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