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底峡尊者
1.种姓圆满善根深挚
按照有关记实,夏历十月十八,是10世纪末至11世纪中叶的一位大德,也就是各人都很认识的阿底峡尊者圆寂的日子。无论在藏地照旧汉地,阿底峡尊者都是各人很是仰慕的人,他对西藏释教的再起起到了很是重要的浸染。阿底峡尊者原是孟加拉国人,他的父亲是一位国王。这个国王一共有三个儿子:宗子叫做莲花藏,第二个儿子叫做月藏,最小的儿子叫做吉藏。其后,这位国王的宗子担任了王位,次子月藏出家了,法名为吉利燃灯智,也就是其后各人所尊称的阿底峡尊者。
阿底峡尊者在年少的时辰就很是智慧、勤学,有大伶俐。10岁早年,他就学会了医方明、工巧明等,对汗青、文学等都很是通达。谁人时辰,他就知道皈依三宝,知道当真地持戒、修行,很是有善根。
2.遍访名师通达五明
到了11岁,阿底峡尊者就对皇宫里的糊口感想很是憎恶了。皇宫里的糊口可以说是一应俱全、富厚多彩,比凡间一样平常布衣老黎民的糊口不知要好几多倍,可是他居然可以或许在那么小的时辰,就对凡间的繁文缛节、不真实的五欲快乐,生起厌离心、出离心,很是地厌患,以是他就到表面、到深山里去参访其时的修行人。
修行人有出家的法师,也有其时的一些婆罗门教徒。在已往的印度,种姓制度很是光鲜,婆罗门种姓登峰造极,婆罗门教徒老是以为本身要比其他的人高贵。阿底峡尊者自己是王子身世,以是见到这位婆罗门教徒在修行的时辰,就示现出一种较量荣华、较量有职位、较量非凡的,也可以说较量高屋建瓴的形象。
这个婆罗门看到阿底峡尊者的时辰,就知道阿底峡尊者的来意了。他对阿底峡尊者说:“我修行的工夫已经超出了一样平常人,以是在我内心已经没有国王、跟班的观念了。也就是说,不管你是王子、国王,照旧布衣黎民,在我内心都是一样的。”反过来说,这个婆罗门自己,他本身已经没有认为比人家高一等。当阿底峡尊者听了这些话往后,就认为这个婆罗门照旧挺了不得的。他就把本身所带来的一些宝剑、用品都扶养给这个婆罗门,祈求这个婆罗门摄受他。
这个婆罗门熟悉了阿底峡尊者往后,就指示他到那烂陀寺去找菩提贤论师。阿底峡尊者就按照这个婆罗门的指引,到了那烂陀寺,见到了菩提贤论师。然后,菩提贤论师汇报他:“你应该去找明白杜梋菩萨。”阿底峡尊者参见明白杜梋菩萨往后,明白杜梋菩萨又指示他到黑山的南部,去参见阿缚都帝尊者。
阿底峡尊者听过阿缚都帝尊者的开示往后,回到本身的国度,哀求怙恃应承他出家。他的怙恃见本身的儿子执意要出家,没有什么步伐,只好忍痛割爱,暂且应承他出家。然后阿底峡尊者又到阿缚都帝尊者哪里去,很是有信念,敬服、顶礼,哀求这位尊者给他开示、传授、教诫。阿缚都帝尊者传给了阿底峡发心法之后,又指点他到黑山寺去亲密其它的一位瑜伽师。这个大瑜伽师的名字叫做罗侯罗笈多,在谁人处所,阿底峡尊者受了欢欣金刚的灌顶。
然后,他回到皇宫见怙恃,离别,再到阿缚都帝尊者哪里去修行,进修了中观,得到了自续派的中观正见。他很是勤奋,对佛法的教理很是通达,在21岁的时辰,无论是佛法、凡间法,内明、外明、因明他都完全通达了,很是了不得。他经常同其他宗教的人举办辩说,都获告捷利。由此可见他对教理通达无碍,也由此可见,其时他在印度的影响力非统一样平常。
3.精进不息教证无双
阿底峡尊者29岁时,在金刚座摩底毗诃罗寺持律上座戒护论师哪里正式出家,然后又进修了两年论藏,在30岁的时辰,对公共部、上座部、正量部、统统有部这四大部派全部的三藏教典都通达了,意会和把握了各个宗派对一些戒律方面的微细不同,以及各个教派的差异行持。他曾经恒久住在止迦摩罗尸罗寺依止那洛巴,又曾经依从航行寺的法护尊者进修《毗婆沙论》12年,对其时外道的一些宗派,好比数论宗派、胜论宗派等的经典也都可以或许通达。这些外道的一些论点,《大藏经》里也有收录。
阿底峡尊者在印度对佛法修行很是深入,很是有工夫,但他并不以此为足。犹如玄奘人人一样,他对表里典也很是能干,很小的时辰已经分明许多对象,但他有着一种永不满意的精力,一种求法不懈的精力,一种想要通达统统圣教的精力,永不止息,以是他曾经三度入海求法。
其时金洲地域,就是此刻印尼苏门答腊谁人处全部位大法师——法称论师,也称法护尊者,也就是我们很是认识的金洲人人。阿底峡尊者对这位人人很是崇敬,就抉择依止金洲人人。其时阿底峡尊者同125位学生坐船用了13个月才达到金洲人人的栖身地——苏门答腊。金洲人人看到阿底峡尊者一行到来很是欢欣。从此12年,金洲人人同阿底峡尊者栖身在一路,毫无保存地把佛法教授给阿底峡尊者。阿底峡尊者也很是当真地精学习学,尤其是《现观肃静论》、《入菩萨行论》等殊胜传授。我们经常谈到“自他相换”的菩提心这一不共传授,都是阿底峡尊者从金洲人人哪里学到的。
阿底峡尊者学成往后回到印度,已经44岁了。当时印度有四座大寺庙——那烂陀寺、航忻?ⅱ金刚座寺、止迦摩罗尸罗寺,阿底峡尊者回到印度后,先住在金刚座寺。然后,由于护法王的迎请,又移到止迦摩罗尸罗寺去常住。因为阿底峡尊者光荣很是高,而且有很是卓越的才气和佛法的成绩,他就成了那座庙里举足轻重的大德。其时那座寺庙前面右边画着龙树菩萨的像,左边画着阿底峡尊者的像,由此可见其时在印度,人们是把阿底峡尊者同龙树菩萨相提并论的。其它,在殿的阁下墙壁上画着通达五明的人,在阁下双方都画有阿底峡尊者的画像,以是在寺庙的前头可能说在寺庙的殿的双方,阿底峡尊者都是被画在墙壁上的,其缘故起因就是印度其时的大寺庙对他的成绩都很是仰慕。这是阿底峡尊者在印度进修、修行、成绩、弘法等方面的好事。
4.尊者入藏好处深远
那尊者又怎样同西藏的释教有关联呢?
其时西藏地域颠末朗达玛灭佛往后,佛法很衰微。西藏阿里有个出家人叫做智光,也是王族的后代。他看到其时西藏释教内部意见分歧,各类释教的理论头绪很是多,莫衷一是,经常产生抵牾,智光尊者认为必要到释教很是旺盛的处所去求法,才气确定到底什么是如理的、正信的佛法,才气够抉择毕竟谁是了义之说。以是,他就派了7位很是有伶俐的法师,到迦湿密罗去参学,还给他们每人调派了两个家丁,一共21人。这些人临行的时侯,智光尊者叮咛他们,除了求法以外,还要迎请其时印度的高僧大德来西藏弘法。
他们要迎请印度的高僧大德到西藏弘法,起主要相识到底哪些大法师可以到藏地来弘法。这些大法师起首在佛法教理方面要确实有成绩,其次要故意愿来藏地弘法,要有这种愿心。其时从西藏去的这21小我私人由于水土不平,陆延续续死了19小我私人,最后只剩下两小我私人,一个叫做宝贤译师,一个叫做善慧译师。这两小我私人回到西藏阿里往后,除了把进修佛法的一些功效向智光尊者陈诉,还汇报智光尊者说阿底峡尊者很是了不得,有成绩,在印度影响很是大、很是好。于是智光尊者又派精进狮子到印度去迎请阿底峡尊者。可是,这次精进狮子无论怎么请,阿底峡尊者都不承诺。精进狮子回到阿里后,向智光尊者陈诉了这个颠末。智光尊者又让他去迎请阿底峡尊者下面的那些大德,既然阿底峡尊者不愿来,阿底峡尊者座下的人,跟他伙伴的人可以或许来西藏弘法也好。
当时,智光尊者为了迎请高僧大德筹集了许多扶养,可是当他到了西藏南部,很是不幸地被一个异教徒抓住,这个异教徒是一个国王。智光的一个侄孙,叫做菩提光,带了许多戎马去救智光,跟谁人国王谈前提。谁人国王说要把智光赎归去,就要用同智光身量相称的金子来互换,他才会把智光放了。菩提光在阿里地域大量筹措金子,功效还差了一小我私人头的重量。可是,菩提光照旧拿了这些金子去跟国王谈前提,要求赎出智光尊者,但谁人国王就是差异意,不外这次菩提光在牢狱里见到了智光尊者。智光尊者汇报菩提光:“这个国王信奉外道,你跟他讲不清晰,你也不必要给他金子了,你要把这些金子作为迎请阿底峡尊者的扶养。”他说他本身情愿为法舍身,死在谁人异教徒的处所。菩提光归去往后再去找金子,但不久智光尊者就圆寂了。菩提光继承去推行迎请阿底峡尊者这件神圣的大事,他很是精进,想尽各类步伐,最后终于把阿底峡尊者请到了藏地。
这就是阿底峡尊者故事里的一段,我信托各人也很是认识,尤其是我们进修道次第的同窗。个中我们要进修的、方式会的、要掌握的和我们有相关、必要小心的处所许多。
起首这种精力——为法忘躯的一种精力,就是把佛法看得比本身的生命还重要,把佛法当成比本身的头颅还重要。谈到21小我私人到印度去请高僧大德,19小我私人都死了,已往我们汉地也有许多法师到印度去求法,也是云云——“去者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也可以说是一种前赴后继、奋掉臂身的精力。由此也知道,我们要听闻到佛法是何等地不轻易。
阿底峡尊者那么小就云云地有善根。他学了那么多,懂了那么多,依然照旧孜孜以求!不会像我们学了一点就够了,就不想学了;学了一点就以为本身比别人要好,学了一点就以为不必要再去学此外对象了。
二、佛法是自觉觉他
1.作育心田的一种力气
我们在凡夫位的时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在圣所得位的时辰,也许一就不是一了,一也许就是统统,统统也也许就是一,也就是,理可以或许贯串万事万物,理可以或许贯串万法。可是,假如理我们悟不透、悟不通,反过来就更成为一种执著了。
无论我们闻思也好,听闻也好,我们听的佛法到心田里,目标是,要破烦恼,要破无明,让心田越来越清净,让心田越来越光亮,越来越有伶俐,对外在人事物、情形的调查力越来越强,越来越敏锐,越来越敏感,心田的力气也越来越强。心田的力气强不强,在那边浮现呢?就是看人有没有海涵心,也就是说,我们心田内里到底可以或许装几多人,我们心田里到底有几多人。
菩萨道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这个佛法从那边来呢?从三宝、佛菩萨、全部的善常识的身上来。佛法到我们身上往后,我们要把它用出去,用到那边呢?要用到有情的身上去。用到有情的身上去,虽然也包罗用到本身身上,同时也用到别人的身上,这样佛法才是有效的。而不是说,佛法到我身上,我们对佛法有必然领会往后,会怕人家知道:“这个佛法被你知道了,仿佛我就少了什么对象,以是不能让你知道。”这是差池的!六度里财施、法施、无畏施,佛法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就是要主动让人家知道。反过来说,众生必要什么佛法,我们都可以或许很善巧地汇报他;他必要听什么原理,我们都可以或许契理契机,可以或许做最响应的一种引导。
以是我们学佛法时刻久了往后,为什么会认为仿佛越来越茫然,越来越没有头绪,越来越没有获得佛法一样?这些就是我们学的要领有题目,可能说我们发心有题目。佛法就如实力一样,你本日有实力,你不能储存到来日诰日。你本日用了它,来日诰日一样有实力,并且你来日诰日的实力更大。不是说,你本日不消,来日诰日不消,你这个月不消,你到下一个月实力就会更大,这不行能。你把实力藏着不消,到下个月你实力反而会越变越小,最后你就没有实力了。学佛法也是一样的,它是作育心田的一种力气,并让这种力气越来越强盛。
2.纳法成业
我们只有不绝去用法,不绝去造作,才气“纳法成业”。“纳法成业”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法纳到内心,心又通过身、语的造作,它才会酿成业。假如没有通过身、语的造作,我们把法领纳到心田,它仅仅是一个思业,通过身、语的造作才气够酿成身、语的业,然后才气够感果。
若是我们听了一句佛法就坐在哪里想,能不能想得清晰呢?每天坐在哪里想,是不是越想越清晰呢?佛法要去实践。所谓“实践”,就是要去面临地步。有些人说:“我去面临地步的时辰心田就会乱,干事的时辰心田就会乱,面临地步的时辰佛法会提不起来。”现实上是不是那么一回事呢?我们必要很当真地去思量。你本身一小我私人在房间的时辰,有没有面临地步呢?你一样照旧面临地步。面临什么地步呢?房间里照旧有对象,好比说电视机、册本、椅子、柜子、桌子……这些也是我们看到的地步。纵然房间内里空无一物,但依然尚有墙壁,你依然还可以或许看到墙壁,耳朵依然还可以或许听到声音,当时也许一只蚊子的声音都可以或许听获得,一只苍蝇的声音都可以或许听获得。不行能说没有地步的,有没有地步都在于我们的心田。
3.沉寂觉照自律
反过来说,我们在静的时辰,能不能真正静下来?静的时辰,我们心田是一个什么状态、什么地步,我们有没有那样的体验呢?
什么叫做静呢?不是说我们真正不去面临地步、真正去阔别地步叫做静,叫做定。“静”跟“定”的工夫,是指当我们缘到某种地步时,心田不会乱,心田不会昏沉,不会狼藉,不会掉举,不会起各类百般的烦恼。由于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思索了许很多多差异的事物,心田很是轻易掌握不住,以是必要缘一个很是专注的地步,让我们心田沉寂。所谓“沉寂”,就是对我们的起心动念可以或许了了理解、清清晰楚,也就是经常讲的明察秋毫,知道本身此刻是起什么心、动什么念、下一个动机会回复什么。这些都很是清晰,就是觉照的工夫很是强。
若是我们没有觉照的工夫,没有自我发觉、自我束缚、自律的精力和工夫,那都是没有在佛法上勤奋的示意。没有自觉自律的举动,都是同佛法有间隔,乃至相违反的。我们没有自觉性,怎么可以或许去觉悟他人呢?我们没有自律的精力,讲出来本身都做不到,别人会去做吗?这是不行能的工作。佛就是觉悟,起首是自觉,才气够去觉他,然后本身跟别人都圆满了,成佛了,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那么自律又示意在那边呢?觉了往后,举动有类型。举动有类型,就是岂论什么时辰、做什么工作都长短常清晰的,在这个时空人缘下,对本身的所作所为很是清晰,这样才会有成绩。不行能说我们等在这里最后就有成绩,我们没有去造作其实的业,没有勇猛精进,没有去全力,功效会很小,乃至没有功效,这是必定的。
三、善观缘起笃信业果
1.缘起的原理
缘起的原理就是不绝从头组合,越组合越好,越组合越清净,越组合越大。佛法差异于外道的处所就是缘起法。外道的法是什么呢?是主宰法,以为什么人或什么神可以或许主宰万物。这是不行能的工作。佛法是缘起法,不是主宰法。所谓“缘起法”,就是它可以或许改变,它是无常的、变革的。由于无常变革,我们才气够断烦恼。假如不是缘起法,假如不会变革,那么烦恼永久是烦恼,菩提永久是菩提,凡夫永久是凡夫。
由于统统法都是无常,都是无我,都是会变革的。在这样的变革进程傍边,是有纪律性的,它不是混乱无章的。我们假如顺着好的方面去变革,顺着好的方面去走,顺着觉悟的路,顺着菩提的次第大道去走,这就是对的,反过来就是错的。这些概念,我们心田要越来越清晰地去熟悉。假如我们熟悉不到,我们熟悉不来,就像适才我谈到的,也许学得越久越苍茫,就是法不入心,不能纳法成业,不能相识到法的真正意涵是什么。
2.皈依业果
释迦牟尼佛为了普度众生,给我们讲了许多佛法。那我们要得度,要想脱节存亡,圆满佛果,就要种下得度的因。这样的话我们才气够获得佛菩萨的度化。也就是说,这个因要我们本身去种,什么意思呢?佛陀汇报我们怎么做可以或许达到目标地,怎么做可以或许很是快速地成佛,怎么做会到地狱里去,怎么做会酿成牛马到牲畜道去,怎么做后裔还可以或许成为人,这是什么因、什么缘、什么果、什么报、什么景象,正报是什么,依报是什么……为我们描写得很是清晰。也就是说对全部业果的道理——凡间的业果、出凡间的业果、凡夫的业果、圣者的业果,随便宣露,都完完备整、毫无保存地汇报了我们。其目标就是要让我们断恶修善,让我们转凡成圣,转烦恼成菩提。
可是我们在进修佛法的进程中,会呈现什么题目呢?我们会很好奇——好奇我的前世是什么,后裔是什么,他人的前世是什么,后裔是什么,我是什么因感什么果,我怎么做可以或许趋吉避凶,奈何可以或许少受一点苦,奈何可以或许去掉一些劫难,云端佛学,虽然也不能嗣魅这是完全错误的,可是事实跟佛陀汇报我们这些佛法的内在目标是纷歧样的。
佛陀汇报我们这些佛法,不是让我们去生起好奇心,也不是让我们趋吉避凶。凶怎么可以或许避呢?它是因果,怎么可以或许避得了?好的工作,本身不去全力怎么可以或许获得?凡间人经常讲趋吉避凶、消灾免难。消灾免难也好,趋吉避凶也好,都是业果。也就是说,对业果的原理真正通达往后,我们人才气够真正消灾免难、趋吉避凶。不是说,我们信托佛会辅佐我们趋吉避凶、消灾免难就可以了,我们就可以不管了。而是说,我们的所作所为要切合趋吉避凶、消灾免难的要求、类型,我们才气够真正做到趋吉避凶。而不是说,我此刻题目许多、疾苦许多、贫困不绝,靠菩萨、靠佛就可以办理。这怎么能行呢?这是不行能的工作。你再每天念也不足。佛陀就是要汇报我们,你要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才有步伐。我们要分明这个原理。假如我们仅仅把佛当成会保佑我们,会让我们获得甜头,会给我们很大好处的这样一个工具,无形傍边,把佛混同于神。假如佛有这种工夫的话,那我们就不消修行了。让娑婆天下全部的众生立刻去成佛,假如佛有这种手段,能改变众生的运气,众生不必要任何的造作,那他就不必要讲佛法了。
我们对佛法的熟悉要很是清晰。佛法到底是什么,跟本身到底有什么相关,我们学佛法,到底是为了获得什么?这个要弄清晰。否则的话,一年、两年、三年、四年,乃至几多年下去,对佛法依然照旧很生疏、很迢遥。
阿底峡尊者到藏地,讲皈依、业果。皈依差异于凡间,凡间全部的统统都是杂染的,都是凡间法。以是,我们要完备地、完全地皈依三宝,皈依往后呢,信托因果。我们要信托因果,起主要相识什么是因果,什么因感什么果。我们想要获得某种果,就要去种可以或许获得这种果的因。我们不想获得某种果,就不能去造作会感那种果的因。假如我们一方面想获得佛果,另一方面又去造作犯错三恶道的因,这怎么也许得佛果呢?然后,我们把这样一个困难,这样一个不合适现实的题目,请佛菩萨去办理,这必定差池!我恒久以来在调查:大部门人学到最后,没有主宰了,没有主见了。
以是,我们必然要老诚恳实、原本来本按照道次第去做、去修。皈依三宝,我们把本身的信念作育起来。只要有信念,天然而然我们就会去亲密法。佛法在心田内里扎根,我们的烦恼就去除了。佛法的力气生不起来,善法生不起来,内心必定都是恶法。恶法对此刻、将来都有极大的过患,这是必定的。全部外在的佛菩萨、三宝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地步,作为缘法的一个工具去修,就是要靠很强盛的善法的地步、清净的地步,才气够有步伐把心田的暗中、烦恼去掉,也可以说借这个境来修我们的心。若是我们对清净的地步观过,声名我们内涵的障碍、无明已经很是严峻了。我们要这样去熟悉题目,这样去熟悉自心,来打破我们内涵的无明烦恼的尘垢,伶俐、光亮才气一分一分增添。
以此祝愿各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