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教礼仪 >

佛家的说话和礼节云端佛学

  走进寺院,会碰着一些出家人,奈何和他们打号召?与他们攀谈有哪些礼仪?这也许使很多人不知道并且想相识的。

  佛家在称号上有一些非凡的名词,有特定的端正。好比一寺的主持叫“方丈”,也叫“住持”。住持是“住于世而保持法统传承”的意思。一样平常人轻易把“住持”写成“主持”,这不只是笔墨错误,也是领略上的错误。“方丈”的原意,即一丈见方之室,又作方丈室、丈室。禅寺中住持的居室或客殿,也叫函丈、正堂、堂头。印度的僧房多以方一丈为制,进而用来指住持的居室,其后又转为对住持的尊称。

  在住持下面,一样平常寺院则设有四买办首、八大执事。四买办首是指导禅堂或念经堂修行的,八大执事是专管全寺各项事宜的。四买办首别离叫做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八大执事则是监院(库房认真人)、知客(客厅认真人)、僧值(又教纠察)、维那(禅堂认真人)、典座(厨房、斋堂认真人)、寮元(云水堂认真人)、衣钵(方丈室认真人)、书记。个中,维那师认真寺中的法务,在做法事时,是领众的带头人,寺院中若有犯金科玉律的,也由维那执行处分之事,因此维那有维持纪纲的意思。

  有一些称呼,每每是对某一和尚或居土的道德、学问暗示尊敬。也是出于礼仪性的自谦,下面简朴先容一下:

  “法师”是常修梵行,通晓佛法,并且能引导、修养众生修行的人。澄观《华严经大疏钞》卷三十八罗列了法师必需具备善知法义、能广宣说、处众无畏、无断辩才、巧利便说、法随法行、威仪具足、勇猛精进、身心无卷、成绩忍力十种德行。法师的种类,依据《法华经?法师品》的记实,可分为受持、读经、诵经、讲解、誊写五种,称为五种法师。此刻法师已经成为汉地出家人的通称,碰见出家人,称其为某某法师,是完全可以的,它成为世俗人称号出家人最常用的敬词。

  “三藏法师”由称为三藏比丘、三藏圣师,或略称三藏,是对能干释教圣典中之经、律、论三藏者的尊称。在中国,对从事佛经汉译的僧侣,常尊称为译经三藏或三藏法师,如鸠摩罗什、真谛、玄奘等人即有此称。小说《西游记》中,称玄奘为“唐三藏”、“唐僧”,三藏仿佛称呼玄奘的专著名词,这固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三藏”的名称其他人也可以用,并非专著名词。

  “禅师”是同心用心坐禅,通晓禅定的比丘。在中国因为禅宗很是流行,禅师的称号并不限于禅宗一派,凡习禅的和尚都可称为禅师,如《续高僧传?习禅篇》所收,便有达摩禅师、道绰禅师、信行禅师等等,有些人并不属于禅宗。其后,朝廷也曾用“禅师”号赐予有光荣的和尚,以唐代神秀得到“大通禅师”为最早,厥后,禅宗六祖慧能于示寂余百年后,也得到“大鉴禅师”称谓。至于生前及受赐号的和尚,以宋代宗杲受赐“大慧禅师”最为闻名。

  “状师”又称为持状师、律者,指专门研究、表明、读诵戒律的和尚。如北魏慧光、唐代道宣、怀素等皆称为状师,以娴熟《四分律》见称。其后则指通达释教戒律的和尚。至于当代法令界称打讼事时的辩护士为状师,则属于借用这个词,与佛家没有丝毫相关。不外就通达和记诵法令这一点来说,又有相通之处。

  “长老”又称为上座、上首、首座、老宿、长宿等等,指年数长、发腊高(出家时刻长)而智德俱优的大比丘。《集异门足论》卷四罗列了三种上座(1)生年上座,指年数较长的和尚;(2)法性上座,指受具足戒,通达戒法者,年虽二十或二十五也可以得受此尊;(3)世俗上座,指在家护法中有财势的父老。长老固然是对年父老的尊称,但也未必是大哥者,重要的照旧垂青其操行。佛经也称唠叨释教大居士、大护法为长老,也是一种尊称。

  另外,尚有“人人”、“大德”等等称号。佛经中将初果以上以致诸佛菩萨等贤人,堪为中省地师范,称为人人可能大德。《才干经》卷七以为人人有如来、阿罗汉和有学的圣者三种;中国释教则不消“大德”一词澄镳菩萨,而是对高僧的敬称。这两种称号不能用在一样平常和尚身上,必需是社会公认的佛家首脑人物才气称其为。“人人”或“大德”。

  当我们要扣问出家人的尊称法号时,一样平常可以这样问:“叨教师父的德号上下?”

  “上下”是指法号中的两个字,好比一位出家人法号叫“慧普”,那么就是“上慧下普”。一样平常来说,万万不行问师父“您尊姓”,由于佛家划定,出家后皆依释迦的法脉相传,即出家人皆以“释”为姓,都只以法号相当。每一位出家人一样平常有两个法号,一个是内号,一个是绰号。内号只是他的剃度师、受戒师、传法师可以称号的,其他人不行称号。在家学生只可称号其绰号,称号绰号时也不行称某某,一样平常要称号某某法师或某某师。这些端正是我们与出家人打仗时要留意的,也是一种说话上的尊敬和规矩。

  除了这些称号之外,尚有一些常用的说法也应该留意。好比“魂灵”一词,是其他宗教所用,佛家称做“神识”,而不行使“魂灵”这个观念。

  作为时刻观念的“星期”也是其他宗教所用,意指七天一次的教堂祷告。对佛家要称“礼拜日”而不要叫“星期日”。释教信众逐日都做作业,也可说时时做课,不划定在周日,以是也没有“星期日”之说。

  又如佛家淡“慈悲”,云端佛学,而不讲“爱”,由于在佛家看来,有“爱”就有占据欲,有占据欲就有我执,“爱”是苦的来源。而佛家讲的慈悲,悲能拔苦,慈可与乐,由此可见佛陀划一度世的情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