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苦集灭道
解:
苦、集、灭、道在佛教中称为四谛法门。谛,是真实的意思。四谛即四种真实不虚的道理。佛陀初转******时,对乔陈如等五比丘就是开示四谛法,此后佛陀一生设教几乎没有离开这个纲领。因此,四谛是修学佛法的大纲。四谛含有两重不同的因果:苦、集二谛为迷的因果:集是因,苦是果,由集感苦是人间杂染因果。灭、道二谛为悟的因果,道是因,灭是果,由道证灭是觉者的清净因果。这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一是“以情为本”的人生,一是“以智为本”的人生,学佛的目的就是转迷为悟、转染为净、转识成智。
佛陀是大医王,专治有情生命中存在的病态,四谛法门的施设是佛陀根据良医治病的程式而建立起来的。四谛法门,是佛陀重点对声闻人说的。佛陀当初对五比丘转四谛******时说:“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因此,声闻对四谛法门的修行是: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也就是有苦可知,有集可断,有灭可征,有道可修,这是声闻的境界。可是若以般若慧观照四谛,四谛法门也是无自性空:苦不异空,空不异苦,苦即是空,空即是苦。集、灭、道亦复如是。四谛法门在现象上显然存在染净的差别,但从无自性空的本性上来说,苦集灭道则又平等统一了。从四谛无差别的意义上,可以进一步悟到“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人世间杂染的苦果,假如它是实实在在的,固定不变,那的确是一件很令人烦恼的事。可现在以般若慧观照,苦存在并非是固定不变,换句话说:同样一种境界,云端佛学,你用烦恼心态对待,可以是痛苦不堪的;假如你用智慧观照,也可以处之泰然。就像别人骂你、伤害你,你需要在意、执著,才会烦恼;如果不在意,不执著,那就不会烦恼了。因此人生倘若缺乏般若观照,处处只有烦恼,没有丝毫的菩提;如果有了般若观照,时时都是菩提,就不会有烦恼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