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般若文海 > 佛遗教三经 >

《佛说四十二章经》述记(二)-云端佛学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这是经文的开篇,也叫经序。世尊就是佛陀,在距今2500多年的迦毗娄卫国,他的父亲叫净饭王。现在的尼泊尔蓝毗尼园的阿育王石柱上面记载的就是佛陀的时代。阿育王和佛陀的时代差一百年,所以佛陀是确有其人的。也就告诉我们只要修行人人皆可成圣贤。佛陀也是从凡夫修证而来。佛陀在净饭王太子的时候,感受人世间五欲六尘种种的苦恼,发心出家证道。当初佛陀发心出家的时候有五个侍者。这部《四十二章经》讲的是佛陀对几个弟子的教化。当时印度有很多外道。佛陀当时遵循修持,不舍道心,非常坚固。但是当把他们的教理完全达到之后发现没有解脱,没有证道。所以这些方法都不是最终解脱。后来佛陀在菩提树下发愿,自思维,腊月初八夜睹明星,感受佛法真谛悟道而成就无上尊者,叹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颠倒而不能证得。六道众生都有成佛的资本。

  阿若憍陈如尊者,佛陀为太子初转******时的五位侍从之一,是第一位证得罗汉果的阿罗汉。佛陀讲四谛,苦集灭道。

世尊成道已,成就佛陀。没有烦恼了,最终解脱了。就像救人自身先要自救。要自度度他。

作是思维,所有言说皆非实意,只可意会,言传可能达不到深意。释迦佛思考怎样宣讲他的道法,令人们不退道心,在苦行中得到究竟解脱。佛陀对不同的人讲不同的教法。开始讲华严时,只有大菩萨能悟道,小菩萨、小修行者不懂。所以后来佛陀开始讲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说法,每个时间段不同。《四十二章经》在阿含时中。阿含时注重实修,每一念每一处观照自身。在佛教中,小乘大乘相通的。

离欲寂静,所有的解脱必须远离欲望。离不是分隔,而是不执著。我们修任何法,以心不执著为好。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并不是不动念,而是无所住。佛教里有黑指陀罗门。陀罗门是古印度的称呼。他就取了两支稀有的优昙波罗花向佛陀顶礼,问佛陀,我有很多烦恼,心不安。怎样才能没有烦恼。佛陀告诉他放下,放下内心的执着。我们虽然外在行持,但内心依然固守习性,不舍世间种种欲乐。要想达到清净的状态,就要锻炼内心,常常反省,自我治止,修止观,先止住我们的妄念和六根对外部的摄取。像现在念佛念个二三十年,没有利益,烦恼仍然丛生。就要考虑是不是用心不同。离欲寂静,不执著的时候,寂静会升起,智慧会升起。

是最为胜,这就是出世间的殊胜之法,离欲不是断去,是以心不执著为好。

住大禅定,住是安住的状态,不是坐着不动,心如如不动,做事心不起念。大禅定是佛的禅定,楞伽定,楞严定,无出无入。行走谈话,喜怒哀乐,时时都在定中。佛教有一个典故。玄奘法师西行取经至喜马拉雅山,发现一个山洞里面有人打坐,身上遮盖泥土。就是后来协助玄奘法师弘扬唯识宗的窥基大师。这个人在里面多久了呢?在释迦佛前就开始打坐了。入禅定后,时间对他来讲都是短暂的。玄奘法师将他唤醒,他以为玄奘法师就是佛陀。就如我们做喜欢的事情,云端佛学,发现时间过得很快。时间是一种相,空间也是一种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我们世间人,粘著世相。而住大禅定,是无出无入真正得到解脱的。我们修行要认知,世间禅定有四禅八定,而这些都是境界,并不是真正开智慧。《景德传灯录》有一个磨砖成镜的公案:马祖道一打坐修习禅定。南岳怀让禅师不知道他的功夫是否正确,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拿起砖头来,在马祖草庵前用力磨起来,连磨了很多天,马祖静不下心来,问“禅师,你磨砖做什么?”怀让禅师说:“我磨砖是想做一面镜子。”马祖奇怪:“砖哪能做成镜子呢?”怀让禅师说:“磨砖不能成镜,那打坐就能成佛吗?”马祖闻听,豁然开悟。这个公案告诉我们,执着外相,不在内心调整,只能是自欺欺人。就像我们念佛往生净土,是一定会自知是否能去,而不是让别人说。现在有种荒诞的说法谁想往生净土,到这里来,保证你可以往生净土,但名额有限制,一个名额五十万,交五十万记下名字,你就可以去。很荒诞的事情。自身修持要明白事理,不被外相左右,修行一定要靠我们内在的智慧。要用我们的心眼去辨别所讲所行是否是正法,是否是解脱法,发现不是便远离。即使它有禅定,也不是解脱。

降诸魔道。释迦佛在证道时,种种魔王干扰。成就佛陀,大地震动,震动就是破除烦恼,魔就代表烦恼,魔王宫殿坍塌。魔干扰的一定是大菩萨,有修行的人。至少是有修持的人,才会干扰。魔即是我们内心中的妄念。障碍我们内心自性光明的显现。万法不离自心,离开内在修持,就沦落为外道了。心外求法,皆是外道。外道并不一定坏,只是不解脱,不究竟,不彻底而已。很多人修行不得力,是因为内心下手处偏离了。内心清净,自然不会落入邪道。

于鹿野苑中,转四谛******。释迦佛在鹿野苑讲法。初转四谛******,苦集灭道四谛四胜法,因果相应。苦有很多种,有三苦,有八苦,种种苦。八苦里,最难的是生死。佛法就是让我们了脱生死,这是最根本的。谛,真实不虚。******代表破除一切魔道。佛教八宝中的轮宝,一转就可以破除魔障。佛法犹如金刚,无坚不摧。

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道果即小乘道果,阿罗汉。告诉我们道是可修性的,按照次第来修习可成道果。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开悟各自不同,每个人都有疑念。要向佛陀请法,求佛进止,进是上,止是回。由佛陀来决定是否需要继续修行。修行需要有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定要多问,哪怕问的知识很浅也没有问题。佛陀的弟子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所以说我们要多亲近有德行的人,有寺院的到寺院里来请教法师,这样避免我们修行走弯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