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识
八识是唯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修学佛法的重点。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将重点放在经教上。事实上,经教只是方法、手段。正如禅宗所说的标月指,经教是手指而非月亮;又如过河舟,经教是渡船而非彼岸。那么,学法重点何在?正在于我们的心。 佛法中,关于心的教法极多,既有真心说,也有妄心说。早期的阿含圣典及部派佛教的阿毗达磨,如《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对心的分析已非常详尽。但在声闻教法中,关于心识的分析一般只讨论到六识为止。至于心所的区分,《俱舍论》讲到四十六种,不论数量还是名称、分类,都与本论有所不同。 唯识学属于妄心说,着重对于妄识的分析,尤其是关于八识、五十一心所的阐述。玄奘三藏曾撰写《八识规矩颂》,全论由十二颂组成,每三颂为一组,分别对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进行阐述。前二颂说明识的杂染状态,后一颂说明转识成智后的情况。此外,《百法明门论》、《成唯识论》对五十一心所都有详细论述。这些,都是我们了解八识、五十一心所的重要资料。 八识的前五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对于有情认识世界有共同作用,故玄奘三藏在《八识规矩颂》中将前五识合为一组进行说明。我们的眼睛观察世界、耳朵聆听声音、鼻子呼吸气味、舌头品尝食物、身体感受外境,正来自前五识的作用。但前五识的作用非常短暂,仅限于现量,所谓现量缘境。现量,是我们对外境还未产生判断、未赋予名言时看到、听到的,其特点为现在、现前。 前五识所缘,既非过去境界,亦非未来境界,而是当下境界。同时,所缘必是现前而非他方境界,且在缘境时不具判断作用,不带任何名言。比如我们看到一张纸,但还不知这是什么,尚未赋予任何概念时,是前五识在作用。若看到一张纸并知道这是纸的时候,便已进入第六意识的作用。 意识非常活跃,前五识的作用,都会介入第六意识。造业,是意识的作用;修行,同样离不开意识的作用。学习经教须如理思惟,这就有赖于意识的参与。不少人一说修行,便大谈无分别。此说固然不错,但对未生起闻思正见者却非常危险。凡夫皆处于遍计所执中,唯有依正思惟树立正见,才能改变这种生命的错觉状态。否则,便不能从无始无明中走出来。唯识宗修行所谈到的四寻思、四如实智,正是以佛法智慧重新审视世界、认识人生。这一阶段在唯识宗属于加行位,于修行尤为重要。 前六识不仅是大小乘共通的,且世间的哲学、心理学也多有涉及。而唯识学自身特有的,是对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的分析,其活动属于心灵潜在作用,是我们意识不到的。而前六识则是意识范畴,凡我们所能感知的,皆属前六识及与之相应的心所。西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潜意识的学说,事实上,佛法早有关于潜意识的阐述。此外,荣格和弗洛姆除继承弗洛伊德的思想外,多少也受到佛教的影响。 第七末那识,和第六意识之名有相似之处。“末那”汉译为意,亦名意根,其特点是执第八识为我。我们虽不是圣贤,但也不是时刻处于妄想的造作中,为什么摆脱不了凡夫身份?原因就在于第七末那识。其特点为“恒审思量我相随”,即时刻追随并执著阿赖耶识。它对阿赖耶识的爱和执著,一直要持续到八地菩萨才彻底放弃。事实上,阿赖耶识并不是“我”,但末那识却以“它”为“我”,导致无尽的生死流转。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并非执著外在色身。我们能感觉到的执著,无论是执色身、地位为我,还是执职业、身份为我,都是意识的作用。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为我,非意识所能感觉。末那识所以会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不共无明和俱生我执与之相应。它们时刻潜伏于生命中,即使在熟睡、晕倒、无想定等前六识不产生活动的特殊时刻,仍使我们羁留于凡夫状态无法超越。所以,末那识对于凡夫身份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会影响到前六识,使其以自我为中心。末那识具有两重身份,作为意根,它是意识生起的俱有依;作为染污意,它是前六识生起的杂染依。 阿赖耶识为第八识,也是根本识,即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一切法生起的根本。阿赖耶识汉译为藏识,以其无法不含,无事不摄故也,含能藏、所藏、我爱执藏三义。 所谓能藏,是因阿赖耶识具有存储作用。就像超容量的仓库,收藏着我们无始以来的生命经验,包括现在所说的每句话,所做的每件事。在客观上,我们的所作所为很快会成为过眼云烟,但在心灵投射的影像却将熏习成种子,持续不断地产生影响。我能在此讲唯识,是因为学过唯识,对这些问题有过思考。若不曾学过,仓库里没有相关储存,就无法调用出讲课所需的信息积累。在座的同学们也是同样,若能听懂,是因为具有相关知识,若半懂不懂,则是因为阿赖耶识储存的信息量还不够。可见,阿赖耶识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收藏着无尽的生命经验;一方面,为现前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信息。 此外,阿赖耶识还担任着生命延续的载体。在生命流转过程中,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阿赖耶识正是扮演这一角色。按照唯物论之说,人死如灯灭;按照一般宗教理论,则须安立灵魂或神我,由此造业、受报。但佛教强调的是无我,这在认识上就会有一定难度。故有外道发难曰:既是无我,谁去造业?谁去轮回?谁去受报?造业、受报之间有何关系?在今生和来生之间,生命又是如何维系其一贯性。因为无我的道理非常深奥,所以一般人会觉得无我和轮回是矛盾的,理解起来相当困难。阿赖耶识思想的提出,化解了这一理解上的困难:在无尽生命洪流中,阿赖耶识储藏着曾经发生的一切。临终时,虽然前六识瓦解了,但阿赖耶识仍在继续,并带着所有人生经验(种子)进入生命的未来。有了阿赖耶识,对于轮回的理解就容易多了。 八识以外,唯识学还将人类心理归纳为五十一心所。一是普通心理,即五遍行心所,分别是触、作意、受、想、思。所谓遍行,即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一切识,存在于任何时间、地点。从现代心理学考察,也有与之相当的概念,如注意、感觉、情感、表象、意志等。二是有关伦理的心理基础,即道德和犯罪的心理因素。如惭愧和无惭无愧,贪、嗔、痴和无贪、无嗔、无痴等。三是关于止观修习过程中的心理,如昏沉、掉举、念、定、慧等。一部分是障碍止观修习的心理因素,一部分止观修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因素。 佛法的心理学,是立足于修行及生命的自我完善,而不是为了增加相关知识,更不是为了丰富谈话素材。修行要领有二,一是舍凡夫心,一是成就佛菩萨的品质。认识八识的意义,正是在于了解凡夫心的差别。 舍凡夫心,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因为它源于无始以来的串习,必须在事相上痛下功夫,逐渐磨练。有时,精进一段时间之后,心行似乎得到很大调整,甚至不易察觉凡夫心的作用。但在心行彻底稳定之前,只要稍一疏忽,凡夫心马上会卷土重来。在这场漫长的对抗中,若想百战百胜,便应了解凡夫心的特征和活动规律。唯识学对八识的深入剖析,恰是引领我们克服凡夫心的指南,于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