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教基础 >

议印度之佛教-----太虚大师-云端佛学

──三十一年十月作── 
        印度不注重历史,所以治佛教史最困难者,即在印度部分,至今不能有一部较为 完
整之印度佛教史。 

印顺法师读书好为精渺深彻之思,故其著作往往能钩玄揭要,自成统贯,以从事 沉
稳之印佛史,必有胜绩。今已成十余万言之‘印度之佛教’闻,然钞传不易,仅邮 其
第一章印度佛教流变之概观,乞冠一言,乃就此章所画轮廓略抒吾意: 

“佛教,乃内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此语最好! 

由此先探溯佛前印度文明之源流,自为必要。但吾意所分吠陀创立时代,毋宁谓 游
牧之雅利安族征服土族而承受其农业文明;梵教极盛时代,则由统治之雅利安族凌 驾
驯服及邻接各族之上发展所成;教派兴起时代,则不安梵教祭祷及阶级制而起反抗 之
运动。然此虽说明不同,而大致可认为相差不远。 

惟于佛世以来之教史,似因庄严‘独尊龙树’之主见,将大乘时代揉成离支破碎 ,
殊应矫正。公平之看法:第一期之佛教,应曰‘佛陀为本之声闻解脱,庶于后行之 大
乘有其本根。第二期可曰‘菩萨倾向之声闻分流’,但应历佛灭至马鸣前约五百余 
年,内更分小节。第三期应束三、四期曰‘佛陀倾向之菩萨分流’,云端佛学,此中可分四小节
:一、佛陀行果赞仰而揭出众生净因之真常唯心论,此于六百年顷,法华、涅槃、般
若、华严等渐兴,及马鸣诸论代表之。二、对治外小执障而盛扬摩词般若之性空幻有
论,此于七百年顷,龙树、提婆诸论代表之。三、依据法性空义而补充小大有义之有
为唯论识论,此于九百年顷,无著、世亲诸论代表之,四、空有剧烈争辩而小大宗见
各 持之渐倾密行论,此于千余年顷,清辨、月称、安慧、护法诸论代表之。则验之向
传 印华佛史无不符合之大乘时代也。第四期可曰‘如来为本之佛梵一体’,则承前厌
倦 苦诤而倾向外内、小大、有空融合持行之趋势,龙智等密咒兴行,在佛灭千二百年
起 ,奄奄五六百年,内更可分小节,则适当我国唐开元前以至宋元时是也。 

基佛世之淳朴,握持马鸣、龙树、无著之一贯大乘,前融采声闻分流而后摄择宗 见
各持与如来一体;亦即依流传在中国者,摄持锡兰传者及择取西藏传者,成一批评 而
综合而陶铸之新体系,庶其为著述印度佛教史之目标欤!三一、十、二七、缙云老 
人。(见海刊二十四卷七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