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演录(随喜爱事品第十八)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14: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法华经讲演录(随喜爱事品第十八) 信息来历:中国释教网 作者:太虚人人 宣布时刻:2012-05-18 法华经讲演录 (随喜爱事品第十八)
太虚人人报告 民国十年秋在北京
随喜爱事品第十八
一乘果中已满之佛果,前已释竟,以下明未满果。未满果者,即因中之果。释之者有三品,以随喜爱事品为首,在全经品第中则居第十八也。
随者、不违背之意,喜、即受心所中之喜受。根尘识三和合为受,即所领受之境,能领受之心、与有心境间之根、和合而起受心也。顺受为喜,违受为苦,不违不顺之受为舍。凡对统统境,皆先领受尔后头脑。此品所明为领受之喜,显心与所闻之佛境相顺而不相违。苟非夙植德本,深具善根,何由致此?盖此诸人,本有法性之德,无漏之功,故一闻妙法,便现有随顺高兴之相,能使本有之好事相展现理解,发荣滋长也。
五法力中第四为闻法,由从他闻能生随喜,故为法力之一。为明法力所由生,故有此品。
丙二 明未满果 丁一 傍随喜福果 戊一 弥勒请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有善男人、善姑娘,闻是法华经随喜者,得几所福”?而说偈言:“世尊灭度后,其有闻是经,若能随喜者,为得几所福”?
闻,兼摄见闻二义。几所福、犹言若干福。
戊二 世尊答 己一 长行 庚一 校量为问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如来灭后,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余智者若长、若幼,闻是经随喜已,从法会出至于余处──若在僧坊,若空闲地,若城邑巷陌、聚落田里如其所闻,为怙恃、宗亲、善友常识随力演说。是诸人等闻已随喜,复行转教。余人闻已,亦随喜转教。如是展转至第五十,阿逸多!其第五十善男人、善姑娘随喜爱事,我今说之,汝当善听!
首明能随喜之人。比丘等四众,为已信佛法、受戒修行者。余智者、指尚未闻法修行之众。随喜、即见人得益心生欢欣,不生妒忌;闻所说法,与心温和,不生违戾。宗亲、同宗之亲族。常识、相知体会之人。随喜闻法及随喜演说,均不必得于经之全义,至展转传说之后,其义当益不完。直至第五十人者,极言所传法义之微,其随喜爱事当至有限也。
“若四百万亿阿僧祇天下六趣四生众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如有形、无形,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无足、二足、四足、多足,如是等在众生数者,有人求福,随其所欲娱乐之具皆给与之。逐一众生,与满阎浮提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诸妙珍宝,及象马车乘、七宝所成宫殿楼阁等,是大施主如是布施满八十年已。
此下明所校量之境。四生,即胎、卵、湿、化。自卵生以下,若加非有形、非无形两类,共名十二类生。又四生亦可通摄十二类生,因化生可摄形、想等类也。此以生类为别。无足、即腹行类,合二足、四足、多足等,皆以足数为别。在众生数者,指统统含灵之类。有人求福,犹云此众生中有求福者,非专指人类也。天下既多,生类又众,宽大布施更历多年,其财施好事之胜云云。
“而作是念:我已施众生娱乐之具,随意所欲。然此众生皆已朽迈,年过八十,发白面皱,将死不久,我当以佛法而训导之。即集此众生,公布法化,示教、利喜,一时皆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尽诸有漏,于深禅定皆得自在,具八脱节。
既有财施,则众生糊口上之苦已为除免,然众生老病之苦,存亡流转之苦,尚难获免。此非财施之力所能拔济,故更以佛之脱节法示教利喜,令次第证于四果,成阿罗汉。尽诸有漏,为断性障。于诸禅定皆得自在,为断定障。性障由无始俱来,定障则由修习而得者。执著断尽,则存亡本空,遂得小乘涅槃,其法施好事之胜又云云。
“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好事宁为多不?”弥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好事甚多,无量无边。如果施主,但施众生统统乐具,好事无量,况且令得阿罗汉果”!
此校量施主好事。
庚二 正成校量 辛一 成傍随喜爱事
佛告弥勒:“我今理解语汝:是人以统统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祇天下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好事,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爱事,百分、千分、百万万亿分不及其一,以致算数比方所不能知。
此释成施主好事不如第五十人随喜爱事之少分。盖财施只救众人生存之苦,至法施虽令大家得证阿罗汉果亦仍非毕竟脱节;又况得阿罗汉者,著于小乘涅槃,于众生究有何益?故不如闻妙法一偈者好事之大也。
“阿逸多!如是第五十人,展转闻法华经随喜爱事,尚无量无边阿僧祇,况且最初于会中闻而随喜者,其福复胜,无量无边阿僧祇不行得比!
此释成最初随喜法会者之福更较第五十工钱胜。盖此第五十人,能以随喜之法施饶益众生,皆由展转传说经义所致;而此展转传说,则皆第五十人早年诸人之力;而推展转传说之由来,非有最初随喜法会者之随喜演说,又曷克致此!是此最初者之好事,皆余人好事之所从出,故其福无可得比。盖一人、一时之法会随喜,一偈、一句之随喜演说,其发端虽微,而每每能唤起夙具智根之人,由闻起信,由信生解,由解起行,由行证果,诸佛诸祖丰厚巨大之佛奇迹,盖莫不肇基于是。故一人、一言之佛法好事,实非可以限量计也。
辛二 成正随喜爱事
“又、阿逸多!若工钱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好事,回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好事,回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
此释听闻随喜、及劝听随喜之果。及乘天宫,谓色界天等得乘宫殿往来空中也。劝坐、分座,令得久听,自身虽未宏法,即为助人宏法,故随大师功行,回身可得天人等王位之福报。
“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以致须臾间闻,是人好事,回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伶俐,百万万世终不喑哑。
此下详释劝听随喜之果。先释得好善友。即受其教,谓此余人中有人即从其言而往听也。是人、指劝人听经之人。陀罗尼菩萨,指五地以上。得与共处,故常闻法,因能完成慧德,永劫不遭喑哑。
“口吻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疏、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粗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呙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狭长,亦不窊曲,无有统统不行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孔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此释福相肃静。差、谓齿参差。曲、谓齿愚昧。褰音愆,义与缩同。唇下垂则长,褰缩则短,粗则不细,涩则不滑,唇疡为胗,不正为呙,皆唇之恶相。□、即俗书之□,匾薄曰□。不正为戾。狭与狭同。窊音洼,义与凹同。以上口、唇、齿、鼻、面五节,分显正报肃静之相。自唇、舌、牙齿句以下,总叙善根深挚,诸相具足之相。
“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训。
此释生生见佛。能见佛闻法世世不绝,则终当成佛,其福慧何可几及也?
“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好事云云,况且同心用心传闻读诵,而于公共为人别离,如说修行”!
此释举劣成胜。谓劝一人听法者所获色相肃静之报,只为劣果。举此、正以释成自能传闻,并劝众如说修行者之好事殊胜也。
己二 重颂 庚一 颂傍随喜之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若人于法会,得闻是经典,以致于一偈,随喜为他说,如是展转教,至于第五十。最后人获福,今当别离之:若有大施主,供应无量众,具满八十岁,随意之所欲。见彼朽迈相,发白而面皱,齿疏形枯竭,念其死不久,我今该当教,令得于道果。即为利便说,涅槃真实法:‘世皆不平稳,如水沫、泡、焰,汝等咸该当,疾生厌离心’!诸人闻是法,皆得阿罗汉,具足六神通,三明八脱节。最后第五十,闻一偈随喜,是人福胜彼,不举动比方。如是展转闻,其福尚无量,况且于法会,初闻随喜者?
傍随喜,即展转闻法之众。
庚二 颂正随喜之福
“如有劝一人,将引听法华,言此经深妙,万万灾害遇,即受教往听,以致须臾闻,斯人之福报,今当别离说:世世无口患;齿不疏黑黄,唇不厚褰缺,无有可恶相;舌不干黑短。鼻高修且直,额广而平正,脸孔悉端严,为人所喜见。口吻无臭秽,优钵华之香,常从其口出。若故诣僧坊,欲听法华经,须臾闻欢欣,今当说其福:后生天人中,得妙象马车,珍宝之辇舆,及乘天宫殿。若于讲法处,劝人坐听经,是福人缘得释梵转轮座。况且同心用心听,讲解其义趣,如说而修行,其福不行限”。
正随喜、即自往闻法,云端佛学,及劝人听法者。优钵华、即青莲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