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
我们都是忙着一个小我。
因此,生命就会变得非常局限、琐碎,甚至非常无聊。
大到宇宙万物,小到个人的生命,乃至每一个心念都是无常。
各位法师,各位同学,各位同修,今天我们要来讲讲修行佛法过程当中的一些情况。在佛门里面,有不少的人,尤其是信仰比较好,道心比较好,这样一些佛教徒,学了几年以后,信仰不仅没有得到加强、巩固,甚至有减弱、退化的现象,道心不仅没有越来越得到增长,反而呢日渐退失。这是我们常常会遇到的看到的听到的,一些问题。更是常常发生在,自己周边的人和事。那么也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本身。我们学了佛法,应该来讲,要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能够脚踏实地,走好路子,走稳路子,才是正确的。那么问题的产生,以及问题的程度加重,也有它的原因。原因方面是有很多的,有的是因为,没有找到修道的方法途径和次第,难以入门,难以一门深入,把信仰佛法当成一种通俗的民间信仰。我们在很多的民间的一些神庙里头,供了很多的神,那这些神呢他也能够起到保护,庇佑的作用。那我们信仰佛教,它不仅仅就这一点。那佛陀所宣说的佛法,不仅仅为了要解决我们人们的眼前的小问题。如果仅仅是解决眼前的这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普通的神,甚至世间上面的那些善人,都是能够做得到的。那我们信佛、信法、修道,是有它不共的意义的,要从无限生命来审视,这样一个问题:信佛、学法、修道。那么有些人信仰建立不起来、道心退失的原因,是因为对佛法的闻思不熟。因为不能很深入地对佛法进行听闻和思维,自然而然要进行很深入的修行难度就很大。那么有些信仰和道心淡化的原因,是实修的方法不对路,自己很想去用功修行,但是呢修起来,越修越苦、越修越难以体会到佛法的乐趣、佛法的作用。自己想修行,跟怎么样子好好修行,意义是不同的。
自己想修行仅仅是一个发心,内在的自我要求。实际上如何进行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有次第、有步骤认真去修行,又是一回事了。有些人信仰和道心,退失的原因在于慢心、懒散,习气不能得到调伏和对治,因为我们的慢心在起作用,内在的对于人事物,佛法的执著,这种的力量非常强,自然而然因为慢心的缘故,将佛法拒之于自己的心外,将自己拒之于佛教的门外。因为懒散的原因,我们不能专注,我们不能专心,我们不能把有限的、宝贵的、片段的时间,很好地用在佛法的闻思修上面去。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可以做得到?历代的祖师大德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到?佛陀看到了老病死这样子的生命的黑洞,感到无比的震撼。为了要寻找出离生死、究竟解脱的菩提大道,毅然决然放下自己的,世间一切功名、利禄、成就。然后以自己的整个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对比我们自己呢?我们能不能以自己,整个的生命、身心的一切,向佛陀一样,来实践佛陀的教法。这样子才能够谈得上,一步一步向佛陀学习。整个的身心,所有的生命,这是代表一切的。所以我们学佛法,它不仅仅是很简单的一个概念,要真正下决心去学习;或者说我们只是美其名,来学习佛法,这是两个不同的发心。
世间上面的人,大家都会有种种的追求,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对于五欲的放纵、追逐,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对于佛法的希求和实践,他能够得到永久的究竟的快乐。而世间上面的人,拥有很多的财富,固然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但是呢,有钱,有时候也会引发很多的灾祸。常常听到一句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富也会常常给人家带来许多的不幸,和难以预料的痛苦。它不能跟佛法相比。美色呢?更是我们学佛修道的很大的障碍。世间上面的人,所有的恩恩怨怨,所有的爱跟恨,情跟仇,都是因为美色引起的。所以,美色不仅仅会给自己、会给别人带来麻烦,甚至还会引发许多无谓的烦恼,和非常深重的痛苦,使人难以自拔,欲海狂澜。那么这也就是说,财也好,色也好,它里面包藏的痛苦和不幸,普通不学佛的人他是难以看到的。名誉也是如此。大家为了要出名,誉之所至,谤也随之,常常说,爬得高,跌得也重,跌得也快。那么这种对于世间浮名的一种贪着、追求,也是我们修道的非常大的障碍。五欲里面的第四个欲望,食。现在人对饮食、对这些食品,也很讲究,吃的东西比过去要丰富多少倍,可惜我们现在人的病比过去也要多多少倍。常常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吃了很多,我们自己肠胃都消化不了的东西,吃了很多本来都不是我们,人需要吃的东西。第五种睡。睡眠也是一种很深重的欲望,有些人他没有事情的时候,就常常想去睡觉,常常听到说,好吃懒做。有人以为说,好像我们睡眠没什么过失,也不会有什么错,表面看起来,睡眠好像没有什么问题,而实际上,对自己来说,损失也很大。因为我们不知不觉,把这些时间浪费掉,并且养成了一个懒惰的习惯。由此说来,世间上面普遍所认为的五种欲乐,五欲之乐,它虽然有一点点的快乐,而实际上痛苦更多、痛苦更大、痛苦更深,种种的勤劳、种种的追求,所得到的一点点的快乐,里面也包含着危害自己身心健康这样子的因素在里头。
千百年来,所有的圣贤,我们世间的圣贤也好,佛门里面的圣贤也好,佛菩萨,都是告诉我们:这五种欲乐对自己的身家性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有危害,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要好好地加以疏导。那如何来让自己要能够走出欲望的沟壑?要走出欲望的迷途,深坑,需要靠佛法,需要靠善法欲,善法欲能够给人的带来法的乐,五欲只能带来欲的乐、欲望的快乐;善法欲是善法的快乐。善法的快乐是精神上面的一种快乐,是自己烦恼得到调伏以后的快乐,是内心得到了智慧,体悟到真理的一种快乐。比如世间上面的一个正人君子,他的所作所为,非常地能够体现道德的风尚,能够体现仁爱的精神,不仅自己身心得到愉悦,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快乐。又如佛法里面所谈到的正知正见,正念正行,云端佛学,同样如此会给很多人带来法喜、带来快乐。我们在学校里边读很多圣贤的书,明白很多的道理;在寺庙里面读了很多佛教的经论,也一样会给自己带来法喜、带来法乐。我们在经堂里边打坐、念经、念佛, 内心也能够得到和谐,得到安全,得到喜悦,也会有一种在世俗社会当中,各种欲乐难以达到的境界和心境。我们同行善友之间,彼此的虔诚、恭敬、接纳、礼让、互相包容、互相交流、互相劝勉,慈悲喜舍,助人为乐,这种精神、这种行为、这种感受,更是难以找到的、难能可贵的,无价之宝。也是自己以及同行善友,彼此都能够用自己的身心,生命来实践佛法的最真实的写照、最真实的反映、最现实的结果。所以我们需要认认真真去学习教理、去实践教法,佛法一定是有灵验的,一定是能够得到验证的,我们一定是会有收获的。反过来说,如果放纵自己的欲乐,那么这就是凡夫的行为,一般人的行为。那么这一般人的行为,都是在六道轮回当中循环,当然我们也不是要强调与佛法不相应的、没有利益的、自我折磨的那样子的一种苦行。真正的苦行也是无益于生命的解脱。释迦牟尼佛虽然最初六年苦行,而最后还是放弃,其原因是,佛法是中道。那我们一个人如果了遇到很多困难、问题和挫折,甚至失败,那个时候,我们能不能还有信心勇气来面对自己、来认真学习佛法,这就是非常重要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