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云端佛学

--《禅》刊办刊指导思想综述

明 尧

  内容提要 在全国数十家佛教刊物中,《禅》刊是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刊物,质量和风格一直比较稳定。本文从振兴中国佛教的角度,结合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观察,较为系统地回顾和总结了《禅》刊的办刊宗旨和指导思想,提出了“走人间佛教道路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振兴禅宗是振兴中国佛教的关键”、“提高信众的教团意识和佛教团体负责人的自身素质、强化寺院住持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是搞好教团建设的根本前提”等一系列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主要是针对《禅》而言的,但实际上,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禅》刊 指导思想 人间佛教 生活禅 教团意识

  《禅》刊创始于1989年,开始是季刊,1995年改为双月刊,到现在已有十二年的历史。这十二年间,《禅》刊虽然一直是在没有固定办公地点、人手少、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艰难地运行着,但是,在净慧法师的领导下,经过编辑部历任工作同人的共同努力,《禅》刊方方面面的工作一直都在稳中求进,现在已经基本上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实现了编辑、录入、排版、校对、印刷、上网、发行服务一条龙,结束了过去那种打游击和人员不稳定的较为被动的局面。《禅》刊以弘扬禅宗为特色,以宣传生活禅为宗旨。经过十多年的探索,《禅》刊现已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自创刊以来,《禅》每期都保证向读者推出几篇能够指导信众修行的重头文章,力图帮助信众把佛法与生活统一起来,并先后向读者推荐了净慧法师、耕云先生、元音老人、一行禅师等一批深受信众欢迎的大德知识。《禅》刊的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信众的肯定,在教界产生了较大的反响。

  《禅》刊从一开始就是按照“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的原则来进行运作的,实行免费赠阅,所需经费主要是依靠信众自愿捐助。现在,《禅》刊的发行量,已在最初的三千份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增长,读者遍及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以及海外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禅》刊发行量的不断增加、读者对《禅》刊的种种赞誉、《禅》刊在教界的影响不断扩大,对我们编辑部的工作人员来说,固然是一个值得欣慰的收获,但是,我们心里清楚,十多年来《禅》刊之所以能够健康稳步地发展,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波折,这跟净慧法师提出的一整套成熟的办刊指导思想有密切的关系。跟外在的成绩相比,我们认为,《禅》刊的指导思想更加弥足珍贵,值得我们好好地继承和发扬。

  下面我想就《禅》刊的办刊指导思想作一个回顾和总结,并借此向教界的其他兄弟刊物请教。

一、 创办《禅》刊的初衷

  1988年初,净慧法师应邀来到河北主持佛教工作,并负责修复赵州、临济祖庭。来河北的第二年,在经费极为紧张和人手极为短缺的情况下,净慧法师毅然决定创办《禅》刊。当时,佛教界除了《法音》、《佛教文化》两个公开刊物之外,各地方佛协所创办的内刊达十余家。已经有了这么多刊物,净慧法师为什么还要创办《禅》刊呢?

  这得从他来河北的初衷谈起。

  净慧法师自幼就生活在寺院里,对佛教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从十八岁起,他亲承过虚云老和尚的教诲,对传统丛林生活的具体情况了如指掌,对中国近现代佛教的种种弊端亦有深刻的认识。解放后,在极左思潮的冲击下,他一度受到过不公正的待遇,这期间,他目睹了中国佛教所遭受的种种创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回到了中国佛协,并从事《法音》杂志编辑工作。这一工作使他有机会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佛教的现状,并对中国佛教何去何从的问题有过较为深入的思考。

  基于对佛教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观察,净慧法师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教界人士必须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取得共识:

  1.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

  2.振兴禅宗是振兴中国佛教的关键。

  3.加强僧团形象建设是提高佛教社会地位的首要前提。而要搞好僧团形象建设,必须加强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和寺院管理。

  4.出家人必须坚持以修行和弘法为本分,这是保持僧团本色的根本。

  5.培养教团意识,强化佛教团体负责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是提高佛教整体自我调控能力(以便更好兴利除弊)的有效途径。

  6.要坚定不移地把帮助信众树立正知正见、正信正行,引导信众爱国爱教、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作为弘法的根本目标。

  7.坚持佛教的现代化和化现代相统一,推动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佛教保持强大生命力和摄受力的必要条件,这两者不能割裂开来。

  作为一名从充满战乱和苦难的旧中国走过来的老一辈出家人,净慧法师对中国佛教的前途和命运充满了强烈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正是在这种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驱使下,他甘愿放弃了北京优裕的工作环境,来河北负责赵州祖庭的修复工作。白手起家,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个中的甘苦自不待言。然而法师却泰然处之。他多次讲,赵州祖庭是一块“试验田”,他来河北就是为了种好这块“试验田”。他所说的“试验田”,就是想通过落实上述理念,来建设一个高素质的清净僧团,为中国佛教探索出一条全面振兴的路子。十余年来,净慧法师所作所为,如创办《禅》刊、提倡“生活禅”修行理念,在青年信众中举办“生活禅夏令营”活动,成立河北禅学研究所,创办河北省佛学院和虚云印经功德藏,在柏林寺恢复丛林生活秩序,等等,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展开的。

  振兴佛教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单靠一两个寺院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借助各种宣传形式,在教界进行广泛地宣传,以争取更多人的认同和参与,从而营造一个互相往来、互相学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气氛。《禅》刊正是为了实现这一使命而创办的。因此,《禅》刊自创刊的那一天起,就希望办成一个站得高望得远,能够真正担负起护持三宝、接引信众、净化社会责任的,有个性、有特色的刊物。

二、禅刊的定位和宗旨

  《禅》刊的宗旨是:提倡人间佛教,宣传生活禅,护持三宝,令正法久住;帮助信众树立正知正见、正信正行,觉悟人生,得安稳处;引导信众爱国爱教,奉献人生,利乐有情,庄严国土。这一宗旨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就《禅》刊对佛教、对信众、对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作了明确的规定。这一宗旨也可以引用净慧法师的原话表述为“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与这一宗旨相适应,《禅》刊的基本定位是:

  1.以人间佛教为宣传的主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