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论佛教道德的层次性特征-云端佛学(2)

佛教义务论的表现是其有大量的宗教戒律和道德规范,要求信徒实行。这些准则具有很高的权威性,不容违犯。
    佛教创造性地将人类的行为准则分为两类,叫做“止善”与“行善”,或称“止持”与“作持”。前者是否定性的准则,如五戒;后者是肯定性的规范,如“八正道”。
    佛教将行为准则分为两类并体现于“戒律”一词之中。在梵文中,“戒”是Sila,音译尸罗,指有所不为;“律”为Vinaya,音译毗奈耶,是有所当为。[12]戒、律是两类行为规则的集合,是消极地止恶与积极地行善的统一。
    相传佛陀首次说法,就讲了“八正道”,从肯定性方面讲述了佛教徒应该遵从的准则。“八正道”指:①“正见”,即正确的见解或观点。②正思维,正确的意向或意图。③正语,正确的说话方式,禁制妄语、两舌、恶口、绮语。④正业,正确的行为。⑤正命,正确的谋生方式。居士不能经营五种生意:买卖武器、人口、肉、酒、毒,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卖淫,等等。⑥正精进,勤奋努力或精进不懈。⑦正念,正确的意念或观想。⑧正定,正确的入定。[13]
    “八正道”的范围包括了身、口、意三业。正业、正命是对外在身体活动的要求,正语是对语言活动的要求,正见、正思维、正精进、正念、正定则是人的思想活动的准则。在三类之中,思想方面的分量最重。佛教认为,人的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有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就有了语言美与行为美的基础。三者的结合,涵盖了人的实践活动的所有形式。
    佛教最重要的戒条是“五戒”,为所有出家、在家佛教徒所必须遵守。这是以否定形式所表达的行为准则。
    “五戒”的第一戒是“不杀生”。“生”,泛指一切有情感和意识的生物,不仅是人,还包括动物。佛陀就曾反对杀牛和其他动物祭祀。《大智度论》卷13说: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
    第二戒是“不与取”,即不拿非给予的东西。靠施舍生活的出家人只有在别人给予的时候,才能接受。
    第三戒是“不邪淫”,禁止违背道德和法律的性交。夫妻之间正常的性生活不在禁止之列。

第四戒是“不妄语”,禁止谎言,包括任何违背真实可靠的事实的陈述。
    第五戒是“不饮酒”。禁止饮用蒸馏和发酵的酒。
    佛教的“五戒”在全球伦理建构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1993年8月28日至9月4日,在芝加哥召开了由来自几乎每一种宗教的6500人参加的世界宗教议会大会,在宗教史上第一次制定并提出了一份《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提出了4条可作为全球普遍伦理的规范。这些规范如果以否定的句式表达,就是佛教的五戒之四:杀、盗、淫、妄。这鲜明地体现出佛教道德的现代性和普世性。[14]

  五、佛教道德的德性论

心性论集中体现了佛教道德中的德性论。《法句经》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5]这被看做是佛教的“通戒”,即贯通佛教一切义理的核心。其中的“自净其意”,说的就是改善人的德性。
    大多数佛教流派都认为,人人都有佛性,都有潜在的获得彻底觉悟的可能性。所谓佛性,就是人的最纯洁真实的本性,它内含于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但是,由于日常生活的染污,人的纯真本性往往被遮蔽起来,不得显现。通过佛教的学习,驱除包裹心灵的枷锁,回复本来的清净本心,就是解脱,就是成佛。这是学佛的根本目的。
    基于这一理论,学佛的过程,就是提高觉悟的过程,也就是提升人的道德品质的过程。精神品质的提高,人性的改善,是学佛者的终极追求。
    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佛教将这一理论发挥到了极致。禅宗打破一切既定的修行方式,主张搬柴运水皆是妙道,日常生活就是修行,大千世界的每时每刻都是佛性的显现。学佛的关键在于提高精神境界。境界提高了,从心所欲;不在提高境界上努力,即使苦修不已、恪守规则,亦是缘木求鱼。
    在当代佛教中,这一理念体现为全球汉传佛教所共许的“人间佛教”运动,最典型的表述是圣严法师的“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的口号。佛教具有种种的外在表现,但它的核心是通过改善人的德性,进而改善整个世界。

  六、结论

佛教道德内涵了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等三个方面,这使它能适应不同层面、不同空间信众的需求,进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佛教道德三个层面的划分乃是相对的。就佛教自身而言,其道德功能的发挥是浑然一体的,其不同层面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排斥的。功利论可以成为义务论和德性论的起点,即通过功利目的的追求,逐渐了解佛教的规则和境界。德性的提高,也需要一定的形式,功利的追求和规则的遵从都可以成为境界提高的方式。遵从规则,既可以是心性的磨炼,也可以是决定行为合理性的根据。
    了解佛教道德的层次性特征对于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第一,佛教道德的层次性特征应该对今天的道德体系建设有所启发。一个有生命力的道德体系,既要有高尚的道德理想和追求,还要为不同需要的人群提供恰当的实践形式,进而成为广大人民日常生活的精神指南。在这一方面,包括佛教道德在内的宗教道德,积累有丰富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二,道德是内含于人类文化各个领域内的意识形式,当代道德建设可以从不同文化形态中吸取优秀资源。就佛教道德而言,其义务论中的止持和作持两类规范的划分就很有理论价值,可以开阔我们在研究道德规范特点时的思路。
    第三,佛教道德的层次性体现于道德主体的日常生活,在很多情况下,宗教道德与世俗道德是相通的,甚至就是世俗道德的一部分,今天的道德建设,可以充分吸取包括宗教道德在内的更广泛的精神资源。如前所述,在全球伦理建构中,宗教道德就得到了极大重视。要适应当代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满足大众多元化的道德需要,就要有丰富的道德概念和范畴。在无数境域中,为道德主体寻求合适的道德资源,是当代道德建设的使命。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