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善知识:
修道要具足三种心。一是要具足信心,二是要具足精进心,三是要具足长远心。这三种心缺一不可。
要具足信心。为什么要具足信心呢?要具足什么样的信心呢?一切事情,都是由于有信心而成就。没有信心,世出世间的一切事业、一切修行,都不可能有成就。特别是讲到修出世法,修无漏道,要成佛,要作祖,如果没有信心,那是万万办不到。
信什么呢?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信自心是佛。如果在这一点上信不及,就说不上真正具足了信心。信心的根本内涵、根本核心,就是要信自心是佛。正因为自心是佛,我们学佛,修行佛道,才能够有所成就,才能够成佛。如果自心不是佛,要想修成佛,无有是处。比如我们煮饭,要用米来煮,不能用沙子来煮饭。蒸沙图饭,徒劳无益。自己不是佛,要想修成佛,同样不可能。
往往在这一点上,修行人,特别是初发心的人,信不及。既然自心是佛,我怎么还这么糊涂?我怎么还这么多业障?我怎么还有这么多的烦恼啊?正因为你是佛,你是因地中的佛,所以你才会有烦恼,才会知道自己有烦恼。如果你根本不具备成佛的可能性,你连自己有烦恼都不会知道。
佛从哪里来?所谓转烦恼即菩提,烦恼转变了,烦恼觉悟了,烦恼断除了,断除的当下就是佛。所以佛与我们之间连一寸的距离都没有,毫无距离,零距离。只要一念觉悟,烦恼当下成为菩提。菩提是什么呢?菩提就是觉悟,觉悟就是佛。千信万信,最重要的就是要信这一点。这一点信不及,你说你信佛,说你有信仰,那都是很低很低的层次,云端佛学,都是在心外求法。心外求法,转求转远。
要具足精进心。既然自心是佛,一念转变,烦恼就成为菩提。那我们就要发精进心,发勇猛心,一刻不停地来修行办道求觉悟,求转烦恼为菩提。精进要与自心是佛联系起来,为求成佛,为求断烦恼,为求破无明而精进。这样的精进就是正精进,不是求世间有漏善法。
把世间一切善法都回向无上菩提,那世间的一切善法就全是无漏善法。是无漏善法还是有漏善法,也是在一念心中。并不是说,某些善法就是有漏善,某些善法就是无漏善。具备无漏心的人,修一切善法都是无漏善。以有漏心修一切善法,一切善法都是有漏善。是有漏还是无漏,全凭自己的一念发心。要发精进心,要早成佛道,要早度众生,不能在苦海中永远漂流下去,要归家稳坐。
听到说要归家稳坐,各位可能又会想到:家在哪里呀?家是不是另外有一个地方呀?依照禅宗的见地,依照大乘佛法究竟的见地,家就在途中。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苦海就是极乐,不要离开苦海再去找极乐。离开苦海寻求极乐,也是舍近求远。所以说,烦恼即菩提,此岸即彼岸,苦海即极乐,能不能即得了,也是在一念心的把握上。这一念心把握好了,当下就在极乐世界。这一念心把握不好,或者在人天善报,或者在三途苦际。十法界全在一心。
还要具足长远心。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无量劫来,业障深重,业习深重,烦恼深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在精进心的推动下,在正精进的推动下,假以时日,天天如是去做,不能休息,不能懈怠,不要指望速成。因为我们这一面心的镜子,上面所蒙的尘垢太厚太厚了。一定要一点一点地去刮磨干净,擦洗干净。我们的心镜去掉一点尘垢,就能放一分光明,最后达到这面镜子净洁无尘,照天照地。那就是我们修行事毕。然后随缘度众生,随缘弘扬佛法。
开了悟做什么?成了道做什么?成了道不是坐在极乐世界享清福啊。成道了,还得要回到苦海,再来度众生。那个时候度众生,一切都是愿力的支持,在苦中不感觉到是苦,在乐中不感觉到是乐。只感觉到什么呢?只感觉到菩提大愿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一切事情都是自己的本分事,一切事情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在菩提大愿的推动下,尽未来际庄严国土,成熟众生。这就是佛教的精神。
佛教的精神,一切是从众生出发。学佛的精神同样如此,一切都要从大众的利益出发。不可以有自私心,不可以有自了心,不可以有专为一己的心。一定要处处想到为了大众,那才是菩提心。
同样,修行也要防止三种心。一是想速成的心,二是恐惧的心,三是懈怠的心。菩提路遥,想速成不可能。速成不可能,往往就会懈怠。一懈怠,就永无成就的时节,所以不能懈怠。所以要防止像这样的一些有碍道业成就的负面的心理因素产生,一定要让积极向善向上的精神因素不断增长,让懈怠、懒惰、退却、消极等负面的心理因素逐步消除。一消一长,一长一消,就看我们的发心如何,就看我们的精进心如何。希望各位珍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