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是使命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02: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四种修行的障道人缘 1、使命观
念经诵经只为完乐成课而专心。不知怎样切身材证佛自心之法;作业竣事后,不知怎样念经;一般糊口又不知怎样专心观照。有使命观者,肯定压抑了学佛的轻松、自在、快乐的心田受用,将虔敬、自愿、轻安、愉悦、受用的佛法酿成苦恼、被动的约束,健忘了佛法就是糊口之法,健忘了修行就是修心、就是使大家本具的清净划一慈悲的佛性,在契理契机的作业中展现出真心的妙用。作业分为定、散二课。定课诵经修定力,散课念经修净心。若掺杂了使命概念,心就不净,法与心就不响应,欲达同心用心 不乱就更瞠乎其后了。
2、好事观
学佛人不知好事与福德的区别,真正的好事并不在事相上,也不在修法上,更不在诵几多经、念几多咒上。好事是与天性响应,它是心田天下离开了烦恼的一种清净无染的状态即无念、蒙昧、无见,它是自我性德展现的一种悟证。念念无滞、洞见天性的妙用为好事。
见性是功,划同心用心是德;谦谦无我慢之心是功,身口意与礼相合是德;心生万法是功,入法离念是德;念经不执著,念与净心响应是功,糊口、修持心不染六尘是德;心地清净是功,划一慈悲是德;无我相是功,行普敬、三轮体空布施是德。功是精纯的工夫,德是身口意三业的操行。好事不是求来的,也不是做来的,是在修持中积功累德,念念无住,放下有念,又不住无念,使本身的身心天下与佛果菩提融为一体则好事天然显示,道业亦在蒙昧无觉中完美。
3、名相观
空门经典浩如烟海,诸宗著作名相极多,学佛人若钻字义,着在“笔墨相”上,乃至望文生义,最后获得的是佛学,而非佛法,不是学佛人。经典律论诸多名相,不外是如指引月,若死在名相上,必背离佛理。全佛是心,经心是佛,离此则背离佛法的毕竟,不能开伶俐,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受用。所知障会掩蔽本觉的清净心。
什么人被名相观所障呢?理论多(从经论得而非自性悟)实参少者;说禅多(口头禅)见性少者;望文生义多自性表露少者……空门的笔墨乃拍门之砖,悟道后必需离笔墨相。佛法非从外得。只要不思、不想、无念、无求、无得——当劣等于。
4、仪规观
释教为了接引信 众设了很多仪规,如寺院的迟早殿课诵,禅宗的禅堂,密宗的坛场,净土宗的佛七、念经会等都有很多仪规,绕佛、止静、跑香、坐禅、灌顶、礼佛等,很少有人明 白仪规的浸染,而起执著心,如上几根香,点什么样的蜡烛,进大殿怎样迈腿……空门的仪规是修行中起摄心浸染的,是一种礼仪,这些礼仪让人感想道场肃穆肃静、使介入者从内心对佛像、对出家师、对经典油然起敬。仪规的严重性和道场的空气传染你妄念不生,所有身心都投入,使心清净,久之“心净体亦净”,它不单 是精力疗法,云端佛学,心灵的陶冶,使你万缘放下,同心用心向佛、向道,尘劳烦恼不生,身心肯定轻松自在。若是执著仪规神圣不行加害,稍一不慎有些偏差,内心难免惊愕。 怕菩萨、护法见怪,就有也许呈现磨难疾病,“万法心想生”嘛!首要在不同事相上起了别离心,千斤压力在心头。若死在仪规上,又怎样体证妙明、空灵之境呢? 昔人参禅,有“呵佛骂祖”之说,但这是修自力脱节,上上根性之人所为,我二力净土窍门切不行仿效。
空门的仪规是提供修道人的利便,但修行人的真工夫并不在仪规的自己,它是借境修心的典礼,若执著仪规被仪规所缚,便不能圆融入道,应不住仪规相,应明仪规理,即相离相,以仪规束尘劳修净心。虽然这里所讲的决不是不执行仪规——因没有端正事实不成周遭,只是莫被它所缚!
障道之缘,说之不尽,此四种障,对念经者,较有广泛性。其基础缘故起因是缺乏般若智,不相识佛法的真实义,不能以假修真、借法证真,若能以佛知见为知见,回光访魅照,对统统 事、人、物,乃至统统法,都不住着,“空灵无住妙用无限”,心地肯定清冷自在,热恼不沾。心如镜映物、如水现月,身心不动,运用诸法而不住相。不留修、不 修之痕,戒于心,行天然,横顺众,唤群萌,若能云云修行,该多自在呀!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知止”是养护身命与慧命的瑰宝(图文)云端佛学
- 下一篇:常见的禅病及其调节云端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