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大乘在那里 在整个佛法之中,所讲的,事实上都是小乘佛教。 佛法各宗派,均以小乘为基础,其修持的方法,都是断惑证真。即断除心理上的结使,证到真如本性之体。不论任何一派,所修持的目标都不出这个范围。 中国文化中提到佛学时,统称中国的佛法是属于大乘的,不承认小乘在中国文化中的存在。但是,所谓大乘者也,事实上大不起来。 为什么大不起来? 因为真正的大乘佛法,处处都要牺牲自己。举例来说,天下雨了,有一个人对你说,他在这里听讲要你回家替他拿伞,你就要无条件的照办,舍己为人。 请问这件事办得到吗? 在学佛功夫没有相当基础时,大乘是不可能的事。所以任何的佛法,都必须以小乘为基础,就像是一个大建筑物之中,我们不可轻视任何一粒沙子或一块石头,因为这些沙石,正是构成这个建筑的基本。 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筑在小乘佛法上的,没有小乘佛法,也就谈不到大乘了。 缘起和性空 稍稍涉猎佛法的朋友们,一定都听到过"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两名话,这是大小乘佛学所共有的理论。 观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人的喜怒哀乐等等,无一不是从缘而生,也无一桩事是单独忽然孤起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手表是如何产生的?因为有了金属的零件,有了技术工人,有了手表工厂,这一切的因缘凑合起来,一支手表诞生了,这是因"缘"而起。 可是在这支手表未造以前,这个手表是没有的,是不存在的,这支表根本是空无一物,没有自性的,这就是它"本来性空"的道理。 在《易经》来说,称之为变易,等于在十二因缘中,都系连锁性的生起,而事物的本身,并无单独的性质存在。 这就是缘起性空和性空缘起的道理。 无风不起浪 我们内在的思想,究竟从何而来?我们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是从哪里来的? 再仔细检查,我们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是什么?这个念头又是从何而起?有谁能够预先知道自己每天的第一个念头?又有谁能够控制自己的第一个念头呢? 根据唯识宗的学理,一念缘起,是"境风生识浪",然后连续的偏差思想,像波浪一样,一个连接一个,永无休止。 就像一池春水,本来平静无波,忽然吹来一阵微风,水上就起了涟漪。或者忽然地震了,水上也起了波浪。总之,没有风和外来因素的缘故,波浪是不会起来的。 我们的念头,正像一池春水,也是因境风而起,能够使念头起来的,都像是池水兴波一样,属于境风。 击破连锁 第一个念头起来之后,即刻缘到第二个念头,接着就一个一个的连下去。 我们的心理状况,就像许多小圆圈,每一个念头都构成一个小圆圈,一个小圆圈连到另一个小圈。 每一个小圆圈,本来都不存在,但是却构成了"前"、"现"及"后"的心理状况,成为一个大圆圈,不停的在循环下去,就像右面的图:(图暂缺) 奇怪的是,我们明知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但是却不能断念,不能击破这个大圆圈。 问题是,怎样来击破一个圆圈? 初步的方法,是分析自己的念头,将恶念转变为善念,任何的修法,包括儒家的修身,反省,都是将恶念转变为善念的做法,就连西洋文化宗教也不例外。中国较早时期的功过格,记录自己一日的行为,善事记一红点,恶事记一黑点,逐日记载反省,甚至在祖宗神位啼泣悔过,都是改变心念的修法。 这里所谈到的善恶,不是属于观念问题的善恶,但却是与戒禁取见有关的。 另外反省时要注意的,善念也常是由贪瞋痴而引起的。举例来说,自觉应对某人慈悲,实质上是一种自以为比某人强的我慢心理。有人又会说,自从学佛后,做生意都要亏本,这也是一种疑的心理。事实上,做生意亏本,一定是该全力以赴时,自己松懈了,属于选择不善。 能够击破心念的连锁,就是断惑得果。在唐宋以前,实证得果位的人很多,那些种种不同姿势得定的罗汉或仙人,都能达到空,属于得果位的人。 好苦啊! 以消极的观点来看人生,人的存在就是一种大苦,再加上生老病死之苦,求不得之苦,爱的人要别离之苦,讨厌的人却常碰面之苦,还有身心日夜像火一样燃烧的五蕴炽盛苦,人生真是太苦了,就连欢笑的时刻中,也总隐伏着哀愁和痛苦。 真所谓,“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苦中即病中。” 轻度的痛苦,已可是短暂的快乐。偶然快乐,即又是一个痛苦的开始。 总之,人生都不免有所求,但有求皆苦。 在释迦最初传道时,说出了苦集灭道,先说尽了人生的一切苦,就是"苦"谛。 可是在如此苦的人生中,人总要抓牢东西,是谓取,甚至要抓住一个"道",真是苦中之苦,这是"集谛”。 如此众多之"苦",能一举而灭之,再将"抓取"一举而灭之,就是"炒"谛"。 建立灭谛,才能证得道,就是"道"谛。 生命被否定了吗? 五蕴如旋火轮,好似点着火的绳子,因为旋转而呈现出一个火圈,这个火圈只是假的幻想而已,并不具备真实的意义。 世界上的一切感觉也是如此虚幻,心念也是如此的虚幻。 如此说来,佛学是否定生命的吗?有一位同学刚才这样的问。 绝对不是,佛学绝不否定生命。 佛学只是在这苦痛虚幻的人生中,提供了方法,能使我们在这个生命之中,经过修持,达到了最高的真善美境界。 因为有了这个法门,生命才有价值,有意义,有真正的至上目标。 这个法门,简而言之,就称之为戒、定、慧吧。 谈戒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所谓防闲杜渐,自己渐渐建立一道堤防,自我限制行为以达到净化内心,这就是戒。 宋明理学的标准,对于自律,甚为严谨,实受佛学律宗的影响。儒家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之类,就是戒的意思。 "戒"是遵守内心具有的道德标准,守戒以善化自己之内心,进而达到内心的宁静。 孔子的教育法,将人分类为三等: 一等人生而知之 二等人学而知之 三等人困而知之 如果聪明人能困而学之,则为上上智。 法律、哲学、礼记、律宗,相互关联甚大,深入研究可以有很多发挥。 防守自己的行为,进而才可以防守自己的思想。先能将心中的恶念,转化为善念,才能再进一步将心念净化。 心理行为的转变,可以证明修行的进度,如果心理净化到断惑的程度,就是修行的成就。 谈到成就的问题,当年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时,正值印度佛教界与婆罗门教大辩论,婆罗门质辩的主题是,佛教修行证道如何可以证明,双方在辩论时言明,败者为胜者一方之奴。 玄奘,这位中国的大智者,参加了论辩,说出了历史的名言,述明证道时的心境: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论辩于是结束了,婆罗门教承认失败,当然佛法宽大仁慈,也不会以彼等为奴。 后来,有禅宗大师,又提出了:能知冷暖的是什么,此乃另外一章。 再回头说到戒的问题,比丘共有二百五十条戒,比丘尼更有三百五十条戒,大乘菩萨戒有八万四千条之多,起惊动念,处处都在犯戒,真可说是动辄得咎。 不过,如能解脱自己的烦恼,又解脱他人的烦恼,就是大乘道,不是将烦恼加诸他人。 说定 净土宗的念佛,禅宗的打坐,天台宗的止观,都是在求"定",都是要把连续的念头切断,集中于一,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 至于炼气、炼身、看光、听声音,听呼吸,以及瑜伽等,也都是一种方法。 因为每人的心理和生理,各不相同,所以也方法互异,同样的方法,不可能适合于所有的人。 但所有的方法,也都是以不起心念及能够求定为目标。专一集中于一,是初步的定。但是绝对不可拼命压住心念,如果长久压抑心念,反会使自己变成神经病。 心念达到"止"的境界是很难的,在这个"止"的境界,没有了身体的感觉,自己是清醒的,轻灵的,没有身体的障碍,也没有任何心念,这是初步的"止"。 将这个境界扩而大之,才能进入"定"境。 虽然能够"定"了,却仍未脱小乘的范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