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主页 > 佛学名刊 >

中边分别论-云端佛学

  中边分别论卷上 
     

  天亲菩萨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相品第一 
     

  恭敬善行子  能造此正论
     

  为我等宣说  今当显此义  
     

  初立论体 
     

  相障及真实  研习对治道
     

  修住而得果  无上乘唯尔  
     

  此七义是论所说。何者为七。一相二障三真实四研习对治五修住六得果七无上乘。今依相说此偈言 
     

  虚妄分别有  彼处无有二
     

  彼中唯有空  于此亦有彼  
     

  此中虚妄分别者。谓分别能执所执。有者。但有分别。彼处者。谓虚妄分别。无有二者。谓能执所执此二永无。彼中者。谓分别中。唯有空者。谓但此分别离能执所执故。唯有空于此者。谓能所空中。亦有彼者。谓有虚妄分别。若法是处无。由此法故是处空。其所余者则名为有。若如是知即于空相智无颠倒。次说偈言 
     

  故说一切法  非空非不空
     

  有无及有故  是名中道义  
     

  一切法者。谓有为名虚妄分别。无为名空。非空者。谓由空由虚妄分别。非不空者。谓由能执所执故。有者。谓虚妄分别有故。无者。谓能所执无故。及有者。谓于虚妄中有真空故。于真空中亦有虚妄分别故。是名中道义者。谓一切法非一向空。亦非一向不空。如是等文不违般若波罗蜜等。如经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如是已说虚妄分别有相无相竟。今当次说其自体相。故说偈言 
     

  尘根我及识  本识生似彼
     

  但识有无彼  彼无故识无  
     

  似尘者。谓本识显现相似色等。似根者。谓识似五根于自他相续中显现。似我者。谓意识与我见无明等相应故。似识者。谓六种识。本识者。谓阿黎耶识。生似彼者。谓似尘等四物。但识有者。谓但有乱识。无彼者。谓无四物。何以故。似尘似根非实形识故。似我似识显现不如境故。彼无故识无者。谓尘既是无识亦是无。是识所取四种境界。谓尘根我及识所摄实无体相。所取既无能取乱识亦复是无。如是说体相已。今当显名义。故说偈言 
     

  乱识虚妄性  由此义得成
     

  非实有无故  灭彼故解脱  
     

  乱识虚妄性由此义得成者。谓一切世间但唯乱识。此乱识云何名虚妄。由境不实故。由体散乱故。非实有者。谓显现似四物。四物永无故。非实无故者。谓非一切永无。由乱识生故。云何不许乱识永无。故偈言灭彼故解脱。若执永无系缚解脱皆不成就。则起邪见拨净不净品。如是说虚妄体相已。今当次说虚妄摄相。若言唯是虚妄。云何能摄三性。故说偈言 
     

  分别及依他  真实唯三性
     

  由尘与乱识  及二无故说  
     

  分别性者。谓是六尘永不可得。犹如空华依他性者。谓唯乱识有非实故。犹如幻物。真实性者。谓能取所取二无所有。真实有无故。犹如虚空。说虚妄摄相已。今当说入虚妄无所有方便相。故说偈言 
     

  由依唯识故  境无体义成
     

  以尘无有体  本识即不生  
     

  一切三界但唯有识。依如此义外尘体相决无所有。此智得成。由所缘境无有体故。能缘唯识亦不得生。以是方便即得入于能取所取无所有相 
     

  是故识成就  非识为自性  
     

  所识诸尘既无有体。是故识性无理得成 
     

  不识及与识(疏本云应知识不识)  由是义平等  
     

  不识者。由自性不成就。是故非识。此法真实无所有性。而能显现似非实尘。故说为识。说入虚妄无所有方便相已。今当显虚妄总相。故说偈言 
     

  虚妄总类者  三界心心法(不识者疏本无不字)  
     

  虚妄者。若约界立。谓欲色无色界。若约生立。谓心及心法是总类相。说总相已。别相今当说 
     

  唯尘智名心  差别名心法  
     

  心者但了别尘通相。若了尘别相说名为心法。谓受想行等。说总别相已。次显生起相 
     

  第一名缘识  第二是用识
     

  于尘受分别  引行谓心法  
     

  缘识者。谓阿黎耶识。余识生缘故。用识者。谓因黎耶识于尘中起名为用识。于尘受者。谓领尘苦等说名受阴。分别者谓选择尘差别是名想阴。引行者。能令心舍此取彼。谓欲思惟及作意等名为行阴。如是受等名为心法。说生起相已。当说虚妄染污相。故说偈言 
     

  覆藏及安立  将导与摄持
     

  圆满三分成  领触并牵引
     

  执著及现前  苦故恼世间
     

  三种二种难  亦七由虚妄  
     

  覆藏者。由无明能障如实见故。安立者。由诸行能安立业熏习于本识中故。将导者。由本识及意识能令众生往受生处故。摄持者。谓由色能摄持自体五聚故。圆满者。谓由六入能生长故。三分成者。依根尘识诸触成故。领触者。由乐苦等为损益故。牵引者。由贪爱令业能牵后生故。执著者。由四取能令诸识染著欲等四处随从得生故。现前者。由业有谓已作诸业趣向来生为与果报故。苦者。由生老死故。恼世间者。谓三界由无明乃至老死等所逼恼。恒受苦难故。三种二种难亦七由虚妄者。三种难者。谓烦恼业生等。烦恼难者。谓无明贪爱取。业难者。谓行及有。生难者。谓所余七分。二种难者。所谓因果。因难者。谓烦恼业分。果难者。谓所余分。七难者。谓七种因。一颠倒因。谓无明。二牵引因。谓诸行。三将因。谓本意二识。四摄因。谓名色六入。五受用因。谓触受。六引出因。谓爱取有。七厌怖因。谓生老死。由虚妄者。如是苦难从虚妄生。集虚妄义有九种相。所谓有相无相自相摄相入无相方便相差别相众名相生缘相染相。义现于前 
     

  说虚妄已。当说方便为显空义。由此相应故。说偈言 
     

  体相及众名  其义与分别
     

  成立理应知  略解空如是  
     

  云何应知空相。偈言 
     

  无二有此无  是二名空相
     

  故非有非无  不异亦不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