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佛学移动版

  •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20:44:54 点击:196 好评:0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中国佛教文化网 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 [迦湿弥罗]姿纳弥扎论师释任杰由藏译汉 顶礼薄伽梵母般若波罗蜜多母 于此薄伽梵(世尊)母般若波罗...

  • 佛陀的道路是要体验实相-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20:44:21 点击:193 好评:0

    人人都想摆脱痛苦,过着安详和谐的生活,但却都不知道该如何才能离苦得乐。苦的所在、苦的起因、离苦的方法正是悉达多.乔达摩觉悟所体证的真理实相。 就如同今日,佛陀那个时代也盛行着许多的禅修方法,当时尚未成佛的他试过了所有的方法,却都不满意,因...

  • 禅的自然观-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20:43:49 点击:169 好评:0

    在一开始,我们先把「自然」一词的意义作一番说明是有益的,因为这两个字常常有许多歧义。让我在此处略述西方人所言的自然。 第一点是与神相对的自然;自然站在一方,与神圣对立。自然与神圣着相反而行的,就这种意义而言,它常意谓「造物」或「地」。神创...

  • 绕路说禅:从禅的诠释到诗的表达-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20:43:09 点击:212 好评:0

    从北宋中叶开始,“百年无事”的社会承平导致封建经济的高度发达,同时,以文献载体书籍高度发展为标志的封建文化进入鼎盛时期,参禅学佛由纯粹的个人解脱而多少演化为从属于更广阔的文化整合的社会需要。禅宗内部出现了一次在文化史上颇有意义的“语言学...

  • 求法的态度-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20:42:39 点击:121 好评:0

    各位到这里来,主要是为了求学,也可说是为了求法,为了求道。大家都知道,做人有做人的态度,做事有做事的态度;同样地,求学有求学的态度,求法也有求法的态度。具备了求学的态度,才像个求学的人;因此,求法的人,也必须具备求法的态度。 求法需要具备...

  • 《七佛通戒偈》浅释-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20:41:53 点击:173 好评:0

    这首偈语是过去七佛教化众生用的,非常重要。实际上只有四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前三句话就概括了很多内容,把佛教的基本教理都包括进去了,这也可以说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作为佛教徒,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领...

  • 三教平心论-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18:52:03 点击:129 好评:0

    三教平心论序 三光丽天。亘万古而长耀。百川到海。同一味以亡名。三教之兴。其来尚矣。并行于世。化成天下。以迹议之。而未始不异。以理推之。而未始不同。一而三三而一。不可得而亲疏焉。孤山圆法师曰。三教如鼎。缺一不可。诚古今之确论也。嗟乎执迹迷理...

  •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18:51:17 点击:190 好评:0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卷上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此瑜伽经大分为二。初偈颂总相归赞。次长行等自他利行。于诸颂中复分为二。初偈四句普归命三宝 ( 应知 ) 次下别归圣会。于中复为二。先...

  • 菩萨本缘经-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18:47:35 点击:221 好评:0

    菩萨本缘经卷上 僧伽斯那撰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字恭明译 毗罗摩品第一 若心狭劣者 虽多行布施 受者不清净 故令果报少 若行惠施时 福田虽不净 能生广大心 果报无有量 我昔曾闻。过去有王。名地自在。受性暴恶。好行征伐。时有小国八万诸王。首戴宝冠常来朝侍...

  • 观总相论颂-云端佛学

    日期:2016-09-03 18:47:07 点击:94 好评:0

    观总相论颂一卷 陈那菩萨造 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诸有乐略者 彼已显方隅 若有爱烦文 为彼说总相 由声及义智 俗言为本者 是观总相言 此颂声及义 谓声并义二 此中二种智 名声兼义智 彼为根本者 谓即于因义 由诸世间说 以声义智本 是故勒为颂 声义及智义 故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