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首颂诠释
第七识即末那识,末那是梵语的音译,义译为‘意’,但恐与第六意识混淆,故保留末那原音。此识是第六意识之根,意识以末那为俱有依。何以第六名识,而末那名意呢?因为此识任运恒审思量,执著第八识的见分为自我。〈成唯识论〉卷五曰:‘恒审思量,正名为意。’
〈八识规矩颂〉的第七识颂,首颂颂文如下: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此四句颂文,包括四个主题,即所缘、性别、识量、相应,兹分述如下:
1、所缘:‘带质有覆通情本’一句,是说明末那所缘之境,即其识性。在第六讲中说到三境,即性境、独影境、带质境。而第七识所缘的境,就是带质境。带质境的意义,是心识不能如实认知此境,这在三量中就成为非量。
第七末那势所缘的境,只是带质境一种(不通于三境),它是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境,即是托第八识的本质境,变起自心中的相分,作为自己的所缘,所以名为带质境。换句话说,第七识的见分是能缘之心,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之境。七八识见分均为实种所生,称为‘真带质’,所谓:‘以心缘心真带质,中间相分两头生。’由七、八两识的见分生出一个相分,此即所谓‘通情本’。此带质境通于第七识的能缘之心,此能缘心恒起执著,即是妄情;又通于第八识见分,是所缘之境,此境是实种所生,自有其本质。此境以常似一之相配合,生出中间的相分,所以叫做‘真带质’。
2、有覆:有覆二字,是明此识的性别。识性分为三类,即善、不善、无记,而此末那识在三性之中,是属于无记性。无记性又分两种,称‘有覆无记’和‘无覆无记’。无覆无记,是说识性既非顺益,又非违损,非善非不善,长保其中庸之性,无可记别。在八个识中、唯有第八识是无覆无记。而第七识,虽然也是非善非不善的中庸性,无奈它为‘四惑’——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种根本烦恼所覆盖,隐藏了它真实的义相,致令它辨别不清,幻起‘我相’的错觉。此外又有八大随烦恼和它相应,使它成为一个染污识,由于此识的污染,连带前六识也受到它的影响。
3、识量:‘随缘执我量为非’一句,指的是此识的识量——即现量、比量、非量的量。末那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所缘之境,它于所缘境上虚妄生起一个我相,并且‘恒审思量’,执持不舍。而第八识的见分并不是常、主宰之我,这是末那的错觉,所以在三量上属于非量。至于‘随缘执我’四字,末那识的作用,是随著因缘‘任运而转’,不假外力,所以是随缘执我。
4、相应:相应,云端佛学,指与末那识相应的心所。与末那相应的心所有十八个,就是颂文所称:‘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即是八大随烦恼心所,五遍行心所,四个根本烦恼心所-贪、痴、慢、见、再加一个五别境中的慧心所。为什么这十八个心所与之相应呢?因为爱著于我,故有我贪;迷恋于我,故有我痴;执著于我,故有我见;依持于我,故有我慢。八个大随烦恼,遍及于一切染心;五个遍行心所,遍及于一切心、性、时、地,而染慧生起,分别计度,所以都与第七末那相应。
心所有法共五十一个,何以除此十八个外,其余三十三个心所全不与末那识相应呢?因为末那识性唯无记,并不是不善性,所以两个属于不善的中随烦恼不与相应。末那行相微细,而十个行相猛利的小随烦恼也不与之相应。末那唯缘现在境,它没有希望、不印持决定、也不忆念过去,也不须定境,所以别境中的欲、胜解、念、定、四心所不与之相应。
末那识唯执著自我,爱恋自我,故没有嗔心所。末那唯执我见,所以无疑心所。末那性染,故不与十一善心所相应。末那不造善恶业,故无追悔心所。末那不缘外境,不感身心重昧,故无睡眠心所。末那于意言境(意之所思)不起推度,故无寻、伺心所。
二 次颂诠释
第七识颂的次颂,四句颂文是: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在这四句颂文中,包括三个主题,即是行相、业用、作依。分述如下:
5、行相:首句‘恒审思量我相随’,是明末那的体性及行相。〈唯识三十颂〉颂文: ‘思量为性相’,意思是说末那以思量为性,以思量为相。不过认真的说,思量只是末那的行相(末那识见分的行相)。末那识的体性,微细难知,举用显体,就说末那是‘思量为性相’了。
思量又名意,往宽泛的地方说,八个识皆可称意,皆有思量。但以作用殊胜说,只有末那识称思量。八个识的思量作用,有下列四种分别:
1、恒而非审的思量,此指第八识,第八识无始以来,恒时相续,而不审察。
2、审而非恒的思量,此指第六识,第六识有思量作用,但有时中断。
3、非恒非审的思量,此指前五识,前五识既不恒常,也不审察。
4、既恒又审的思量,此指第七识,第七识恒时相续,且审察思量。
由上看来,唯有第七识是‘恒审思量’。它思量什么呢?它一味执取我相,从不暂舍。而我相,又有人我相与法我相的分别。人我相,就是执著于有情的生命体为实我;法我相,是于世间仗因托缘生起诸法上,执为实法。或问,末那识所执的我相,是人我执呢?还是法我执?据唯识学理论,是二执俱通的。因为第七末那识不了解阿赖耶识也是因缘生起的假法,以阿赖耶识执持根身、器界,故执我法为实有。护法论师曰:‘五八无法亦无人,六七二识甚均平。’是指五识八识无我法二执,六识七识有我法二执。
6、业用:颂文‘有情日夜镇昏迷’句,是指末那的业用。有情,是指一切众生,一切众生各有八识,各以末那识执著自我。以执自我故,便有了彼、有了他,就有疆界与分别。为了自我的生存、享受,则衣食财产,名誉地位,贪得无厌,攫取追求。甚而为了保护自我的利益,不惜损人利己,斗争不已。这一切,不全是以执著自我而沉醉昏迷吗?有情日夜镇昏迷著,日夜表示生死,镇是常的意思。一切众生,沉迷于生死苦海,无以自拔者,皆以有我执之故也。
7、作依:作依,是指第七末那,为第六识的染净依。颂文:‘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四惑,是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八大,是八个大随烦恼心所。四惑八大相应而起,就使这个本是中庸无记的末那识成为染污识,所以末那号称‘染污意’。
在唯识学上,以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前七识通称转识,因为前七识都是由本识转变生起之故。前七识虽然同称转识,但彼此间又有相生为依的关系。如第六识以第七末那(意根)为所依,第六意识得以生起。前五识又以意识为所依(分别依),前五识得以生起。因此,前七识对本识而言,称七转识;前六识对末那识而言,称六转识,这是约前六的染净转易而说的。因为前六识的转染转净,全受末那识为影响故也。
三 末颂诠释
第七识颂文的末颂,是颂第七识依无漏种子,转识成智——由有漏的第七识,转成无漏的平等性智。颂文全文是: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在这四句颂文中,包括有三个主题,即智力、转依、果德,兹分述如下:
8、智力:是末那识在修行阶位中,依无漏种子转识成智的情形。‘极喜初心’四字,极喜是十地中初地欢喜地的异称,初心是登入初地入心。修唯识行,至初地入心,此时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断,第六识由此际初转为下品的妙观察智,而末那识亦由此际转为下品的平等性智。此即所谓:‘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六、七二识在登入初地已开始转识成智,而五、八二识必须到十地满心,金刚喻定无间道之后,才转为成所智和大圆镜智。末那识在修行位次中有三个位次,曰生我见相应位,法我见相应位,平等性智相应位。1)生我见相应位,又称人我见相应位,凡夫、二乘有学、或七地以前菩萨,以有漏的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执持为我,此时称生我见相应位。2)法我见相应位,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的菩萨,在法空智未现前时,末那识见分缘第八异熟识,法我执尚未断除,此时称法我见相应位。3)平等性智相应位,修行菩萨于登地后的见道位、修道位上,法空智果现前时,平等性智生起,称平等性智相应位,以至于证得佛果,亦为此位所摄。以上三位,前二位是有漏,后一位是无漏。有漏位中,第一位是染污位,第二位是无染位。
9、转依:‘无功用行我恒摧’,无功用行,指第八地。第七识为第六识之根,第六识为第七识所发之识,在见道位前的资粮位、加行位上,以第六识的闻、思、修三慧,修习生、法二空的观智,对于第六识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尽力伏灭。到初地入心,始契合二空,见道证理,这时分别起的我法二执已灭,证得妙观察智。而第七识亦藉著第六识断执的力用,来阻碍自心俱生起的我法二执现行(第七识无分别起的我法二执),以此生起无漏的体性,转为下品的平等性智。但这只是第一番转,此后仍须藉第六识的推动力,续作二空观。而俱生我执非常顽强,由初地到七地所修的观行,不是‘任运而转’,仍属于有功用行。也就是行者入观时,无漏智现前,使俱生我执受到压制,但出观后无漏智不能相续,我执又生。必须至第八不动地,其时观行任运而转,自然发生作用,无漏的生空观智,即恒时无间断现行,俱生我执永伏不起,即‘无功用行我恒摧’,此际就转为中品的平等性智,也就是第二番转。在此以后,仍须藉著第六识的绵密观察,再来伏灭俱生法执,进而断所知障。一直到证得佛果的究竟位,烦恼、所知二障,种子、现行俱尽,这时平等性智转为上品,才算圆满。
10、果德:此‘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二句,是指平等性智的妙用。菩萨证得平等性智,了解自他不二,为大悲心所驱使,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度他众生。进而随顺所应度化的机宜,示现各种不同的身相和国土,为十地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
如来、指证觉的佛陀,如来所示现的身相,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三种。自性身又名法身,为一切诸法自性的本体,真常不变,无生无灭,而为受用、变化二身之所依止。
〈成唯识论〉曰:
‘自性身者,谓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谓诸如来于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量真实功德,及极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由平等性智,示现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现大神通,转正******,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身名受用身。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所作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登地诸菩萨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
以上三身,如来以他受用身,为十地菩萨示现。如来现起的他受用身,何以独被机于十地菩萨呢,因为地前行者没有证得真如,仍有人相在,是佛变身度化的物件,要到十地菩萨地位,才能见到如来的受用身。
【附 录】相关名相表解
1、第七识境量界地等总表:
境-真带质境。
量-非量。
三性-有覆无记
界地-欲界、色界、无色界。
相应心所-遍行五、别境一(慧)、善十一、根本烦恼四(贪、痴、慢、我见)、大随烦恼八,共十八心所。
第七识 依缘-根(末那依阿赖耶为根据)、境(阿赖耶见分)、作意、根子依,共四缘。
体相-恒审思量,执著自我
业用-为前六转识染净之依。
断惑-极喜地初心,俱生我法二执初伏,初转下品平等性智。到第七远行地后(八九十地),俱生我执永断,转中品平等性智。金刚喻定现前,俱生法执永断,转为上品平等性智。
果用-现起他受用身,以十地菩萨为所被机而教化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