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七(经文卷一之一) 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 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 经题次释。疏者。疏决通释之。令无壅滞。此注解之通名也。而特标正脉者。疏之别号也。良以此经满数万言。文虽长广。而圣言辞义双妙。首尾照应。脉络贯通。无有不相照应。不相通贯之处。旧解多惟就文辄解。更不首尾顾盼。或未见本意。冒昧推原。以致前后不相照应。语脉互成乖反。今疏非敢意外穿凿。但惟曲顺圣经本来语脉而疏导之。务令前后照应。语脉贯通而已。缘此名正脉云。
○初分为三○一题目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一题该尽全经。义固多摄。满二十字。句数过于余题。文亦非少。粗略释之。安能尽其理趣。今解稍加委悉。务令有所发明。幸勿厌繁。良以数万言经。而以数叶之文摄之。何足为多乎。此之全题。即经中佛自所说五种题中。略取十九字。首三字。分取第一题首三字也。次八字。全取第二题名也。末八字。分取第五题末入字也。余皆不取。故云略取。加一经字。择要选彼急切。略其缓泛。该广上犹一往似有所略。实以要该广。仍无所略。盖五题文虽似广。而约义则惟境智。机益。性修。要妙。因果而已。详后五题分科自见。今密因为境。了义为智。菩萨为机。修证为益。性修即第三全题。不必更该。密因了义为妙。万行首楞严为要。了义之修为因。了义之证为果。此即以此十九字该尽五题之广。曷尝有缺略哉。乃结集者善巧所成。分为七段。以便解释。谓一大。二佛顶。三如来密因。四修证了义。五诸菩萨万行。六首楞严。七经也。按五题皆显密双彰。第二题密意虽似不显。前半实秘咒功能。今七段中二三。亦应兼表秘咒。以咒元从顶光佛演。又此咒出生诸佛故。然从密则无容解释。不容翻译。岂许解释。咒后明之。且显密决定不二。经即显咒。咒即密经。此以经义比度知咒。故兹并从显释。而密义即寓于中。夫七段虽共成一题。而于中有虚有实。有通有局。首宜分别。令无相滥。一二七段皆虚而通。中四段方是实法。若于四段而论通局。则上三段各有所局。第四段为通。上三段。定之别相。首楞严。定之总体。第一大者。称赞之词。具洪阔。包含。周遍。众多。深奥。元始。恒常。超胜。八义。尊贵玄妙二义。佛顶表之。由此诸义。故称大矣哉。以此称词称下诸法。则知密因为大因。了义为大义。万行为大行。楞严为大定。具此诸大。是为大经也。不叙称佛顶者。纵使称之。亦但称其所表实法。非称相好。故不叙也。况彼尊妙亦同大意。何劳更称。又密因是理。了义是教。万行是行。楞严是果。以大定具含本觉究竟二果海也。首标为大。是欲受持斯经者。依大教而解大理。称大理以起大行。满大行而证大果也。既非实法。故虚。以单举大字。未定称何法大。故尚虚而未实。旧传直作体大。非也。以不与方广并列。何定说为体大。遍称诸法。故通也。第二佛顶者。佛身三十二相。此其第一。名无见顶相。在青螺绀发正中。周围红色。如春山吐日。而顶不可见。初降生时。应持以九地为乳母。上历沙界。终不能见。今此标之。以为表法。作喻亦通。但取义亲疏不同耳。用相似之物比类发明为喻。终不以喻中物名直称于法。故疏而不亲。若取最胜名相直称于法。显其最胜。为表。非但相似。故最亲也。今将至尊无上至妙无见之佛顶。直称下之实法。表其即是无相佛顶。皆尊皆妙。问。行是功勋。何为尊贵。炽然修行。何为无见。答。从性起修。因该果海。故仍尊贵。又根于了义。修即无修。摄于楞严。动元不动。故五眼莫窥。亦非实法。故虚。未定所表何法。遍表诸法。故通也。法华为佛全身。此经为如来顶。显斯经为法华中精要之义。如知见。实相。佛慧等。而更彻顿圆极旨。如歇即菩提。毛端现刹等。盖终实浑具佛身。顿圆义极尊妙。同佛顶相。令其见题者。知其非权渐之教。中四段。是大之所称。是佛顶所表。是经之所诠。故为实法。今夫第三如来密因者。如来十号之一。仿同先德号也。随相释。则诸佛一身一智。应用亦然。故后佛如先佛之再来。若入理释。随教浅深。难尽多种。今据终实。如为本觉。来为始觉。始本究竟。名如来也。即是果人。亦即下诸菩萨道后之号。密因者。拣非事相修行。显因可见者。此取如来在凡夫时。于六根门头顿悟圆湛不生灭妙明真心。此心为四科七大根本实性。具足三如来藏。全体大用。本来是佛。岂惟但是因性。亦乃即是果性。以诸如来无别所证。乃至证时更无毫发增添。所谓从初发心。即成正觉。经中佛自述云。我以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惟妙觉明圆照法界等。意则可见。然所以为最密者。以此即是二根本中真本。所谓识精明元。菩提涅槃元清净体。佛言一切众生不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外道魔王。皆为不达此本。错乱修习。至后偈中。又言常不开演。足显根中所具如来藏性。乃是难测难知。最深最密之法。问。既即果性。何复名因。答。见此性后。方是究竟果因。更须修成。始获究竟。且密因二字。遣两种人过。一者密字遣权教著相人过。以彼不达密具本有果性。尘劫修行。终无实果。二者因字遣圆教狂慧人过。以彼不达此性方是真因。自恃天真。顿捐修证。纵得离系。全缺庄严。终无究竟。此意妙甚。经文首从请定。至四卷前半。身意轻安。得未曾有。即此密因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难所请三名中妙奢摩他。以此三如来藏性。即是自性本定。而顿悟了达于兹者。即微密观照故也。第四修证了义者。以前段全彰自性本具。天真现成。然既曰密因。岂碍修证。是故虽歆藏性之已知。更喻华屋之未入。由是开决定义门。示解结次第。盖必解六结动。静。根。觉。空。灭。而越三空。人空。法空。俱空。方为了义之修。获二胜上同。下合。而发三用。三十二应。十四无畏。四不思议。方为了义之证。然谓之了义者有二意。一者用根不用识故。盖用识则以生灭为本修因。如蒸沙作饭。沙非饭本。毕竟不成常住菩提。故非了义。用根则以不生灭性为因地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决定能成无上菩提。故为了义。又用根已为了义。而特选耳根。更是了义中之了义。以其超二十四圣而独妙。为十方三世诸佛一路涅槃之要门。安有修证了义能过于是乎。二者从性起修。因该果海故。盖依密因无修证果海中。不妨幻修幻证。故修而无修。非事相之染修。证而无证。非新成之实证。故为了义。而非不了义也。问。道场加行之修。是了义否。答。道场中定慧。依旧是耳根圆通。但加戒。与道场。及持咒耳。同一了义。故不别叙。经文自四卷后半请华屋之门。直至七卷前半百灵护咒。即此了义也。然此一段。即是阿难所请三名中妙三摩提。以此耳根圆通。为第一如幻三摩提故也。第五诸菩萨万行者。菩萨略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云觉有情。盖觉已分证。识情未尽故。又上求大觉。下化有情故。即是因人。亦即上如来道前之号。而言诸菩萨者。即本经分证诸圣五十五位之数也。万行者。即诸位中历修之行。如十信中。全根力而植佛种。十住中。生佛家而成佛子。十行中。广六度而行佛事。十回向中。回佛事而向佛心。四加行。泯心佛而灭数量。十地。契真如而覆涅槃。等觉。齐佛际而破生相。其行应有无量。今言万明多。非局定数也。当知此之万行。蹑前了义而更进深玄。不但修同无修。证同无证。而且极尽精微。至神至妙。要之根柢于三如来藏。归极于无障碍法界。请详十行之后五。足知诸行皆法界无障碍之大行也。经文自七卷后半阿难请位。至未结经名以前。即此万行也。此一段。即阿难所请三名中妙禅那耳。以叙阿难悟处。既言顿悟禅那。修进圣位。而佛又言奢摩他中。用诸毗婆舍那。显是住持自性本定。双摄前二。定慧圆融。中中流入之行故也。问。了义之证。何得不摄后位。答。无下万行。即应摄之。此若摄尽。万行何归。况无上圆通。岂容无证。二殊胜等。非证而何。问。位应是证。行滥于修。今以位为行。岂不屈证为修。答。诸位正是行位。复乃深入真修。故成位次。如果修终。应是佛位。当知菩萨之名。因行未满之号。若因已满。即应失菩萨名。又经家于修证下重标万行。亦是默示此分属之意。而识者寡矣。问。若此。则圆通不具万行。而诸位不成了义。岂非二大过耶。答。一皆善巧。不为过咎。盖初心贵在精专。尚检别门。岂兼万行。纵使圆融胜解。念念具足诸度。亦惟理具而非事造。故但称为了义。而不责以万行者。欲其精专而不杂乱也。若玩文殊了拣诸门之偈。则信此意非虚矣。至后诸位了义。况显而知。良以初心反闻尚为了义。况入圣位深修。则其了义不言可知。第以诸位率能分身无量。二利繁兴。故特标万行。亦默劝其圆满诸度。而不可得少为足。若知八地中七劝之旨。则信此意必有矣。况依此分属。于经于定。平妥稳顺。甚生次第。智者鉴之。总括上之三段。全是阿难所请三名。该尽正说全经。历收大定别目矣。第六段首楞严者。大定之总名也。圆含上三别目而为一定全体。当知此定迥不同于常途止观。盖常途止观全属功夫。而自性立为谛境。与止观相对。其体各别。不取自性即为定体。故其为定。初心与境为二。必至纯熟。方得一如。是则止观全属功夫。不即自性。的实论之。但是引起定耳。非自性定也。此则不尔。涅槃经佛自释首楞严云。一切事究竟坚固。而古德即明其彻法底源。不动不坏。细详其旨。是皆分明取自心本具圆定为首楞严。何尝取起心对境止观为定哉。更当知全取正因自性。略以兼带了缘二因为定全体。即所兼带了缘二因。亦是性具。非纵非横。不同权乘说为后得。天台宗中亦有此意。但彼止观。不即取正因本不动体为定。而归功偏推重于了因。虽说性具。实多修成意尔。是故决定与此不同。今经奢摩他。即全取自性本具。不动。不灭。不失。不还。四科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常住。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遍周。以至十惑无明。与三细六粗。三续世界。众生。业果。之妄。本常虚假。四义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三藏一空。二不空。三空不空。之真。本自现成。如是等义。全与一切事究竟坚固。彻法底源。不动不坏。若合符节。是皆全取自心本具圆定为奢摩他。若当机承教开解。朗然照体现前。即取此照体名微密观照。不取思惟修习为观。故加微密检之。此佛亲自命名。复何疑哉。当知乃是全取正因本性。略兼了因。即开解也。以初悟慧多。然从性定而发。故是即定之慧。而为奢摩他体。又全取正因本性。略兼缘因。即反闻也。以初修定多。然蹑解而起。故是即慧之定。为三摩提体。又全取正因本性。双兼缘了二因。即定慧均等。中中流入。然但深入藏性本定。故始终不离性定也。为禅那体。问。既言承教开解。显是后得。何言性具。若尔。何不未教先解。答。此正权宗所迷。彼惟取于正解分别为了因。而不知颠倒分别。元与正解同体。若元不具此体。将何转为正解乎。以是了义教说无明即明也。请以喻明。正解分别。如水东流。颠倒分别。如水西流。今以颠倒转为正解。如改西流而作东流。先无此流。将何改转。缘因准此。应知迷位一切妄作。皆性具缘因。天台谓逆修者是也。诸家不详此旨。而以三止观强判。落落不合。无处安插。或补于言外。或取一二相似之语以强释之。殊无情谓。今有三义了拣此定。一曰此是妙定。正以性本自具。天然不动。不假修成。纵在迷位动中。其体本然。故称为妙。不然。何以谓彻法底源。不动不坏之定哉。据此。则凡不即性而别取功夫为止观者。皆不妙之定也。二曰此是圆定。正以此定不但独取自心不动。乃统万法万事皆悉本来不动。为一定体。经云。菩萨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花。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盖取心海本湛。万有停凝。齐成一定。不然。何以为一切事不动不坏之定耶。据此。则凡不兼万有而独制一心不动者。皆不圆之定也。三曰此是大定。正以此定纵在迷位。尚本不曾动摇。开解之后。岂有出退。当知此定自发解起行之后。直至历位成佛。终无退出。何况有坏。不然。何以为究竟坚固之定耶。据此。则凡有入住出。纵经长时。皆不为大定也。详此。自知常途止观了不相类矣。经文前自请定。后至请名。即统包前三段所指全文是也。双摄大定总别。以为一经之名。妙莫加焉。第七经者。是诠上四实法文。故虚。遍诠诸法。故通。且是诸经通题。但取能诠。不取性离即真等义。以既分虚实。那依台宗兼属所诠乎。体则声名句文。假实兼具。即修多罗。一名四实中。正取圣教。半同席经。又此方圣教称经。今译为经。显是西方圣教。又此训常。谓天下古今不易。彼方释圣教为显示十方三世准则之。意同。而分量广也。其他贯摄等意。避繁莫备。欲知殊胜。全随所诠。至于文词之妙。本于如来精义巧辩。而加以房相润色之工。极为华藻流丽。读者无不三叹。夫经家既以题而冠经。故兹释惟据经而取义。妙含无尽。文稍加详。观者幸研味焉。古式有二。一者作对释。略有六对。一。能赞所赞对。二。能表所表对。三。能诠所诠对。可知。四。性修对。即三四两段也。五。动静对。即五六两段也。六。总别对。三四五段为别。六段为总也。二者。离合释。合作四释。一者。大佛顶为能赞表。但是言相。故劣。如来密因等是所赞表。乃性修等实理。故胜。佛顶下加之字。依主释也。二。经为能诠。但声名句文。故劣。上皆所诠。是性修等妙义。故胜。经上加之字。依主释也。三者。经是教之自体。上皆因果修证之用。经上加即字。持业释也。四者。总六段是经之所有。乃分取他名。经上加非字。有财释也。余如减字曰大佛顶经。或首楞严经。推类上释。皆可作之。又古式。人法喻三。或单。或复。或具。斯题则全具焉。此为不废古式。略备参考。更有一意当伸。疏中为泯是非。旧解未善者。多惟不取而已。不复非之。然似是而非。人所难识者。恐人持疑不决。有碍取舍。今于最初略出其一。以例其余。即如旧解兹题。抑扬发挥。似为言简理尽。不知有二不便。碍佛深旨。一者疏略非体。盖释经者。先当尊经本文一一解释之。如密因。即当说出是何等法。于本经中何文即是。一一释毕。傥有余意。更加发挥。方为善疏。今乃更不解释密因等。只管囫囵反覆拈弄。是乃论量文体。非解释文体。安能令文义双畅乎。此失犹轻。二者。昧旨屈经。谓彼注如来下。用宗门尽令把住。将密因等一并扫却。方是无修无证至极之理。若是。则是第一义谛全居经外。特以下。用宗门回途放行。将密因等俯就众生。依旧许其有修有证。顺世权宜。皆悉建立。若是。则斯经宗趣。全成第二门头。将佛圆实极旨。反出于金刚楞伽之下。斯由全未通晓密因了义为何等法。率尔莽论。屈经之甚。其失非小。今试明之。其曰如来果体。其体本然。何假密因。而不知此之密因。正是无修无证本然果体。其曰菩萨道用。其用无作。孰为万行。而不知此之万行。根于了义。修即无修。摄于楞严。动元不动。正是无作道用。如是而言。何假孰为。何异当面不识其人。而犹称名非毁者乎。当知斯经非但理性为第一义。万事万法皆第一义。以一切事究竟坚固。皆超大小名相之外故也。安有第一义出于斯经之外者乎。诸注类此者甚多。后凡不取者。不遑广辩也。题目已竟。
○二译人分三○一主译人
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天竺者。译主生处也。西域国之总名。此云月国。有圣贤继化。如月照临。地当阎浮中心。九万余里。分画五区。七十余国。东西南北及中。皆名天竺。此师中天竺人。即生佛之地也。但此惟具总名。未详何国。沙门。释子通称。此云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恶事。又云。息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般剌密谛。此云极量。译主别名。天竺才智僧也。译者。翻字。翻音。变梵语为华言也。盖西梵语字。与此全殊。若观梵本。非惟不知其语。兼亦不识其字。须先随其梵音。以此方之字易之。名为翻字。翻字之后。方可读之。然但同咒。仍不知其为何等语。却须兼通两国言音者。一一变梵语为华言。谓之翻音。特科为主译者。以此经未来。盛名先至。天台西向拜求一十八年。终未得见。彼国禁为国宝。师潜匿航海齐来。于唐中宗初年达广州。适遇房相。请于制止寺译成。速回以解责边之难。国王因师潜过。罪责守边官吏故也。夫冒禁艰苦。志益此方。功莫大焉。亦且通方智辩。总统译场。以至功成身退。诚宜首标以重元勋也。
○二译语人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乌苌国者。名义集中。乌仗那国讹云乌场。与苌同音。疑是此国。此云苑。古大国之苑囿也。北天竺国之别名。弥伽释迦。此云能降伏。译语者。以密谛既总其事。而无专司。但称为译。此则分职员名。专司其事也。亦云度语。备通华梵。变梵成华。即是翻音者耳。
○三润文人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房融笔受
菩萨戒品。繁不能载。可通在家者受之。经中谓王臣受位。应先受此戒。则不惟戒神拥护。而守德防非。终成圣种矣。弟子者归依三宝为大师也。前者。旧也。以下官名。乃其旧职。现已谪在广州。但知南铨。故云尔也。正议者。史称正谏。言官之名。大夫者。可大扶树人才之尊官也。同者。僚佐非一。与同协理也。中书门下。二俱内省。左右相府之名。然中书省。多掌王言。门下省。多出政事。融乃权兼两省。故并书之。平章者。书云。平章百姓。平。均也。章。显也。谓均理政务。显彰法度也。事。即政务法度等也。房融即房琯之父。父子俱相。而融事略出琯之传文。谓相于武后末年。而贬于中宗神龙元年。旧纪翻译时年。乃云神龙元年五月二十三日译。此或纪其开笔之时。非译成之时也。笔受者。亦译场中分职专司之名。秉笔确定文字者也。最初翻字。须知二合。三合。弹舌。引等。当以此方何字代之。至于翻音。则委问华梵。务使相当。然后下笔。皆为难事。帝王亦有亲当此职者。至于润文。古皆别立职员。若笔受者或成拙俗。而润文者方润色之。房相亦兼此职。故科名与经中互显其功耳。夫请译。笔受。润文。而又奏入内庭。虽未即得颁布。后为神秀入内录出。复得家藏原本。卒致流通。然则融真大有功于斯经矣乎。释译人竟。
○三经文分三。甲一序分。夫序正流通三分。始于道安而证于亲光。道安。秦僧未见西科。先科三分。人皆非之。后亲光菩萨论至果然。解经通用。今初序者。头绪引起之意。又分为二。乙一六种证信序。此序诸经通有。亦名通序。阿难于佛涅槃时请问。佛令安置诸经之前。证其有此方是佛经而生信受。否则多伪。不足信也。六种者。六成就也。谓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阙一不可。故曰成就。今随文便。均于广略。但分为三。丙一标信与闻
如是我闻。
如是者。略作指法之词。我闻者。略明授受之本。温陵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是也。此缘结集时。阿难感变相好同佛。众疑阿难成佛。释迦再来。诸佛降附。唱此四字。三疑顿息。故必首标。然六成就中。如是二字。第一信成就也。乃是信顺之词。谓信者言如是。不信者言不如是也。若依理释。谓圣人说法。但显真如。唯如为是耳。若宗本经。一切事坚固为如。离无常见为是。盖表信教信理之深。方成传持之道。故曰信成就矣。我闻二字。第二闻成就也。我。即结集经主也。然是随世假我。及法身真我。非同凡夫外道所计。闻者。亲说亲听。非展转传闻。所谓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不假音闻。教体何立。故曰闻成就也。达耳入心。记持无毫发之遗。文殊大不思议。阿难亦能忆持沙劫诸佛清净法藏。今一佛四十年教。何有差遗。圣人境界。非比世间。若约中道理释。则以无我之真我。不闻而能闻也。
丙二时主及处
一时佛在室罗筏城。只桓精舍。
一时者。第三时成就也。盖世事合会。尚待昌期。大法弘宣。岂违嘉运。故须良时方能成就。取其师资道合。始终说听之时。以佛说法。殊方纪历。不可对同。故总云一时。若约理。则心境。理智。凡圣。本始。一如之时也。佛者。第四主成就也。简略梵语。具云佛陀耶。此云觉者。余教不录。惟约当宗。则始觉与本觉证齐。而成究竟觉。又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前三惟约自觉。后三兼利他。而自觉拣凡。觉他拣小。圆满拣因也。约人。即娑婆教主。中天竺迦毗罗国净饭王太子。出家成果。十种通号之一。别号释迦牟尼。非此大圣。孰能演斯大法。故曰主成就也。在室下。第五处成就也。孤山曰。室罗筏讹云舍卫。此云丰德。城中财宝。五欲。多闻。解脱。四皆丰足。故以名也。只陀。波斯匿王太子之名。此云战胜。桓。即林也。园地本属太子而给孤长者以金布买之。少分未满太子感动止之。并施桓垣。故特标之。精舍。即给孤所建。华饰工巧。纯一清净。无诸喧杂也。太子喜施。感同长者。故祇树给园或并称。或标首。即今王像与给孤并坐。而世以为土地二郎。真可笑也。斯经非此胜地何以说之。故曰处成就也。凡佛说处。各随所见。凡小见处秽土。菩萨不离尘寰。见处净界。但诸经随宗。文有隐显而已。此经悲接凡小意多。故不明净相也。
丙三广列听众。第六众成就也。座无知音。说将谁听。今机感盈前。不得不说。故云然也。分二。丁一。兼本迹以详列二乘。叹德依乘。惟迹无本。今名列二乘。德乃菩萨。本迹双彰也。分四。戊一。据迹标数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据此则惟彰迹。大有三义。一数多。二名重。三德隆。比丘。此翻亦三。一乞士。二破恶。三怖魔。长水曰。千二百五十者。陈那等五人。三迦叶兼徒一千。舍利目连各兼徒一百。耶舍长者五十人。经略五人。得果感恩。常随助化之众也。
戊二彰本叹德。此科全以彰本。盖法华以前。未经开迹显本。惟叹声闻之迹。今以开显。无复余乘。即惟叹其内秘菩萨之德。故下更不详叹菩萨。略显而已。又分二。己一总名似同
皆是无漏大阿罗汉。
此是果名。二乘久擅斯名。今举之以叹菩萨秘德。故似同而实大不同。盖二乘无漏。方超三有。菩萨无漏。更越三空。大者。依涅槃作十地大人修大行以证大果。不同二乘。但取名重德隆为大。阿罗汉。三义亦别。二乘应供。止于天上人间。菩萨应供。通于世出世间。二乘无生。分段方脱。菩萨无生。变易亦离。二乘杀贼。四住方穷。菩萨杀贼。五住垂尽。
己二别德迥异。上科德之总相。实虽异而名犹似同。此则德之别相。显然菩萨作略。皆非二乘所可同者。故曰迥异。又二。庚一。德体超异
佛子住持。善超诸有。能于国土。成就威仪。
首二句。内心肖佛也。佛子者。已付家业。真是佛子。非滞草庵者也。而口生法化。是其子义。住持者。住法王家。持如来藏。此则明其证真之深。诸有者。略言三有。广开二十五有。即三界受生之处。超者。不为诸有生缘所缚也。小乘超之。则须出三界外。不敢复居。非善超也。今菩萨常不离三界。即于生死无干。所谓善超也。此则明其脱妄之妙。次二句。外貌亦肖佛也。有中形外。自然之理。国土。同居土也。成就威仪者。身具相好。业摄律仪也。能于二字乃有二意。一特表意。以今示现声闻之迹。似不能具相好。尽律仪。而内秘实能。二承上意。以小乘不善超有。果成。则灰身灭智。出三界外。不能居土具仪也。今由善超。不离三界。故能居土现仪耳。此科为下诸用张本。故曰德体。
庚二德用超异。上虽内外充裕。但是自利之体。向下方显利他之用。又分二。辛一上助佛化
从佛转轮。妙堪遗嘱。
从佛者。非但随从侍卫而已。乃依而不违其轨辙也。转。有流行不滞之相。轮。有摧碾运动之功。盖佛之******。能摧碾众生粗细烦恼。运出众生生死险道。佛能转之。菩萨亦依其轨辙而转之。妙堪遗嘱者。以声闻人愿行非妙。但取速灭。如世老人。不堪寄嘱。今实菩萨。又已从转******。故智悲双妙。堪承遗嘱也。遗嘱。谓佛入灭时。嘱累菩萨弘法度生耳。
辛二下度众生。又分三。壬一尽本界
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毗尼。此云善治。亦即云律。戒之总名。严净作三分别。严谓止持。止诸恶也。净谓作持。作诸善也。又严以禁身口。净以制心意。又于事戒则严。于道戒则净也。弘。开扩也。范。师范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娑婆敝恶。戒律宜扶。涅槃云。戒是汝等大师。故此亦叹其戒德师范人天。小乘于戒有缺漏。未至严净。岂能弘范。当知惟菩萨能之。
壬二尽十方
应身无量。度脱众生。
缘感则应。随类化身。如观音三十二应。无刹不现。度脱众生者。说法令其度烦恼河。脱沦溺苦。如舟师度人也。在法华。乃普现色身三昧。此经即圆通妙用。似为定德所摄。
壬三尽未来
拔济未来。越诸尘累。
拔者。挽之令起。济者。接之使过。未来者。后世无量劫中也。越。超出也。尘累者。八万四千尘劳。累坠有情于生死苦域者也。言菩萨挽拔接济未来无量有情。使皆超出八万四千尘劳。不使累坠于生死苦域矣。此非遗教结集。不能令法久住。利益无穷。似属慧德摄。彰本叹德竟。
戊三略举上首
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拘絺罗。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优波尼沙陀等。而为上首。
大智者。前示声闻。智慧第一。则但尽生空智品。冠绝小乘。今既开显。应是圆照法界之大智。且其深本已证金龙佛位。何非一切种智。舍利弗。此云鹙子。鹙乃水鸟。是其母名。母辩流历。似鹙之目。故连母为名。云是鹙之子也。摩诃。此云大。同前大意。目犍连。此云采菽氏。姓也。名拘律陀。此云无节树。世惟省文。召姓而已。神通第一者也。拘絺罗。此云大膝。鹙子母舅。富楼那。此云满愿。父名也。弥多罗尼。此云慈女。母名也。略云满慈子。连父母彰名。说法第一者也。须菩提。此云善吉。亦云空生。解空第一者也。深本已证青龙佛位。优波尼沙陀。此云尘性。因观尘空得道。此中译名。并宗长水。等则该多。不能尽列。上首者。千二百众之所推让。动静遵从。不敢先越者也。
戊四更尽胜劣
复有无量辟支无学。并其初心。同来佛所。
辟支。译兼二类。一云独觉。出无佛世。寂居观化。自悟者也。一云缘觉。出有佛世。奉教观十二缘得道者也。上与长水解同。今佛在世。应惟缘觉。或他方独觉发通。能远赴佛会。亦兼有也。无学者。果满取证。无复前进也。初心。总该二乘有学。未至无学者也。同来佛所者。以此二众临期方来。不比常随众也。此中辟支迹胜声闻。初心劣前四果。故科名尽胜劣矣。兼本迹以详列二乘竟。
丁二兼时会以略显二众。又分二。戊一标自恣。显有菩萨。又二。己一时会先在众。又曲分三。庚一时会诚求
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意。
首二句虽标比丘。但为表时。带言之耳。十方下。乃是正叙菩萨。以上比丘既详。菩萨未叙故也。属者。当也。遇也。休夏者。佛制夏月护生避嫌。九旬禁足安居。不令乞食。自恣者。期满解制。即孤山所指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也。考劾九旬德业。自疑己过者。自请问佛。自不知过者。恣任僧举也。十方者。不止此界。菩萨。解现题目中。咨。请问也。决。求断也。心疑者。细心深疑。求佛剖断也。盖菩萨迹胜道深。不待人举。自请而已。上皆标时会。末二句乃是诚求。钦。敬。奉。侍瞻也。佛有摄受之慈。折伏之严。并行不背。将求者。机感初动也。密意者。秘密深法也。
庚二如来妙应
即时如来敷坐宴安。为诸会中宣示深奥。
敷坐宴安者。展坐具而安处也。深奥者。超过权小终实妙理。为此经类引。即应密意之求也。
庚三会众蒙益
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清众者。超尘入理。心境湛然。意兼合会。不止菩萨。得未曾有者。闻所未闻。欢喜踊跃意。时会先在众已竟。
己二音感后至众
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迦陵频伽。此云妙声鸟。在壳发声。已踰众鸟。佛音似之。仙。亦超世神化之名。称美佛音。非取道教。遍十方界者。目连昔曾试佛音声。过无量世界。还同座前。此经凡圣根尘。即性皆周。无明覆者。自不能闻。如日大明。瞽不自见。恒沙菩萨者。以恒河沙记菩萨之数。言至多也。恒之一字。亦讹梵语。正云殑伽。此云天堂来。状其来处最高耳。菩萨心闻无覆。故寻佛妙音而来聚听。道场者。随相即说法之处。约理乃一乘寂灭场地。温陵曰。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楞严会上为择法眼。故居上首也。亦云妙吉祥等。过去佛号。龙种尊王。现在北方。欢喜宝积。未来当成。名曰普现。法华会上是佛祖师。华严表根本智。而为诸佛之师。今在此经。作择法眼。盖不舍因门。影响辅化。权称上首而已。标自恣显有菩萨已竟。
戊二标斋供。显有人天。天虽不显。而理亦应有。旁证诸经皆有。而正取流通中显陈八部。故科兼之。曲分二。己一国王斋供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孤山曰。波斯匿。此云胜军。温陵曰。即舍卫国王也。○过去龙光佛世。位登四地。亦大权也。讳日者。忌讳之日。人子于亲终之日。言之即恸。故隐讳而不敢言。世教每岁兹辰。服食俱变。示恸如初而已。内教令其作冥福以资之。今其父王讳日。适当自恣。故修斋所以资亲也。宫掖者。内庭左右。如人肘掖。珍羞者。贵重食品也。延。亦迎请也。请佛以下。有六重见敬之至。谓其处则内。其迎则亲。其设则广。其羞则珍。其味则妙。其伴则同。伴同者。谓敬伴同主。非急于主缓于伴者也。
己二臣民斋供
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文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长者。齿德爵禄兼隆。臣之属也。居士者。爱谈名言。清净自居。似非有位。隐者类耳。同时饭僧者。感佛化仪。依教行施也。然臣民惟伫于佛者。敬先专主。主临而伴必至也。佛敕分应者。令无分别。获福平等。若能等心而施。则虽佛灭后。福亦无不等矣。六种证信序已竟。
乙二示堕发起序。此序诸经各别。又名别序。以诸经各有事缘引起。故各不同。如大弥陀以色引。法华以光引之类是也。今经以示堕淫室为发起之端。示堕者。以阿难秘德。同前上首。非实声闻。故误堕淫室。但是示现以引发大教而已。且此经欲明恃多闻而不习定者。无力以敌欲魔。何能超越生死。故以多闻之人示堕发起。正劝多闻者策力于大定耳。然必用阿难者。一以多闻第一。固见其闻不足恃。二以是佛堂弟。亦见其他不足恃也。此处既以显泄阿难为大权菩萨。知之即已。至后文中。但依所现声闻见解发挥。方能激引真实凡小。良以深位假示浅位。必能曲尽浅位情态。如执迷谬辩。感悟流涕。皆所以尽其情态。而旁发诸真实者之心曲。令生庆快感悟耳。不必又一一明其非真。致多犹豫也。分三。丙一误堕因缘。因缘有四。缺一不堕。就分四。丁一别请远游
惟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
阿难此云庆喜。佛成道日。净饭王弟斛饭王复报生子。净饭赐名庆喜。是佛堂弟。先受别请者。先于自恣以前。早受别种事缘所请矣。遑。暇也。次。列也。夫既远游未还。故不暇在此自恣赴斋之列也。非此远游。何以致堕。故此为第一缘也。
丁二无侣独归
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
上座者。佛言上更无人名上座。又以历夏浅深。分上中下座。历四十夏者推为上座。阿阇黎。此云轨范。能纠正弟子行者。律制一僧远出。必以二师翊从。所以严行止也。今乃缺二师为侣。所以为误堕之第二缘也。
丁三无供循乞
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
其日无供者。止宿之处。无人献斋也。使其有供。食之径行。应无堕事。所以为第三缘也。应器即钵。应己食量而大小耳。
丁四欲行等慈。发心平等行乞。不择净秽也。使其但依声闻常法。惟乞净家。亦应无堕。故此第四缘更为误堕之要也。又分二。戊一正行等慈
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初求者。阿难前来未发此心。今方始求也。檀越。此云施主。言最后者。谓从来无善心行施者也。梵语刹利。即华言尊姓。谓王种也。上至刹利。则贵而净者无遗也。旃陀罗。此云屠者。杀生之家。西域最鄙贱之。不得与良家共居。行持标帜。人亦避之。下至旃陀。则贱而秽者无遗也。又言不择微贱者。以虽贵贱兼举。而志普贱秽。是今平等之新意也。末三句。又明其志愿之普而大也。意令无功德者亦成无量功德矣。
戊二表等慈由
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已知者。净名会上早已知也。世尊者。总具十号之德。而为天上人间所尊敬也。故上开十号。而世尊总之者义为长也。诃。斥责也。盖如来不以净名之诃为非。即知如来亦诃。不必更诃。况净名显泄彼是金粟如来。其与释迦何别乎。须菩提舍贫乞富。意在与续善根。恐将堕落。且无减克之难。大迦叶舍富乞贫。意在怜其久苦。与植乐因。且避趋富之议。是以无学尊位。而为此不平之行。故佛斥责其非也。开阐无遮者。惩上二人各有遮限。今开发阐明无遮限之普心也。度诸疑谤者。度彼疑谤众生令免疑谤。盖偏贫多致疑。而偏富多致谤也。误堕因缘竟。
丙二正堕淫室。又三。丁一加意严戒
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
隍。即城外无水之池。郭门。城门也。斋法者。临斋法则也。所以加意严戒者。盖由发心既不择于净秽。须倍加矜持。方期无碍矣。
丁二力不胜邪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
次。即处也。谓次第所经之处也。幻术。寻常以变化虚伪物像为术。此则但是迷惑。令人失其本心。不觉随从而已。摩登伽。此云本性。此女多劫与阿难有淫爱之缘。别有登伽经。载之颇详。今更遇惑。业习使然也。娑毗迦罗。此云金头。缚指而食半米。为苦行者也。所传咒术称梵天者。妖术伪称也。摄入淫席者。由阿难具佛二十相好。色美如银。登伽起爱。咒巾覆食与之。以咒力故。阿难不觉随入淫席也。此事菩萨行之。方能无碍。而阿难示在声闻初果。彰显力弱。故不能胜邪也。
丁三戒体垂危
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戒体。即护戒心。以初果道共戒力。故身虽近而心未动。然曰将毁。亦既险矣。故科垂危。有以将毁归属登伽。回护阿难。不知示现何所不可。安用回护。又若不垂危。何须救之。正堕淫室竟。
丙三如来救脱。又三。丁一速归众随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
知彼术加者。以佛眼鉴彻。无远不在目前。资中曰。如来常仪。斋毕说法。今既速归必有所为。故众随而来也。
丁二说咒遣救
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
于时者。当将毁未毁之时。不先不后也。顶即肉髻。百宝。表万用具含。无求不应。见摄受之慈。无畏。表群邪并伏。无恶不摧。见折伏之威。然从顶放光。而又以化佛转说。即环师所谓无为心佛。无上心法是也。且从顶发挥。表尊中之尊。密中之密也。莲座化佛。亦明其为因果要用。跏趺者。叠足而坐。具详止观。神咒具四悉檀。含精微之妙理。有不测之威力也。必敕文殊者。非根本大智。无以济多闻之实用也。
丁三破邪救归
恶咒销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以神咒力。邪咒既销。阿难如从梦醒。登伽淫心顿歇。宿善根发。证前三果。发心出家。故亦同来耳。登伽权实未定。随作无不可也。序分已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