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二(经文卷八之二) 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 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 子六回向十位。准华严。回向即是发愿。圭峰谓不过三处。即众生佛道真如也。华严文极浩瀚。意多遍兼三处。今经文简。各有隐显。如众生显。余二则隐。佛道真如显隐亦然。显者正当发挥。而隐者亦以意含。非全无也。故此经与华严文虽不类。而旨无不合也。又华严位位多明菩萨修证德业。故文义汪洋。此经多推得名所以。故文词省约也。此二经差别之意。就分为十。丑一离相回向。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此与次位皆回向众生也。是善男子。指已修十行人也。满足神通。总摄前八行也。盖从初行以至第八。现尘现界。神通已极。无少欠缺。成佛事已。蹑第九行也。盖成佛轨则即成佛事。纯洁精真。蹑第十行也。盖清净无漏即纯洁。一真无为即精真。远诸留患。总摄十行而结定也。盖十行备成。则界内不为诸有留患。界外不为滞空留患。即双超世出世间也。此上皆蹑前文。向下方属本位。华严首标六波罗蜜。全同今经蹑上十行之意。当者正也。盖言正度众生之时即灭度相。表非前后也。度即灭度之度。然此二句全同金刚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次二句乃释成回向二字。专承灭除度相而来。夫既度尽众生不取度相。则回有为行入无为心。是回入真因也。背生死途向涅槃路。是趋向真果也。二句各说。同成一趣真之意。非以上句成就下句。若作成下之意。当云回入无为以趋向涅槃。良以常处有为而不回入无为。终不能达涅槃之路故也。此之十位。理应圆满中道。以从贤向圣。故方言度生而随灭度相。彰中道也。旧注谓回真智而向俗悲。既不顺其文。而亦不得其意也。十向之后。更当详申。结名救护众生者。如华严始于救离三涂。而极至住佛所住。当亦是破五住。离二死。方为毕竟救护也。末句同于灭除度相。华严亦谓不著众生相。以至想见不颠倒是也。二经旨同。斯经取要言之耳。 丑二不坏回向。 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向。 坏。即上文灭除也。可坏。即上文度相也。诸离。即上文离众生相也。盖离众生相时。则于众生之四相五蕴皆离。故曰诸离。应即是我法二空相也。今复远离于此者。盖不毕竟取著于我法二空相也。如云。虽灭除度相而超乎爱见之境。亦不取著二空而坏乎度生之悲。华严云。虽知一切法空寂而不于空起心念是也。结名不坏者。即不坏度生事业也。华严此位依旧广兴布施是也。合上位论之。上位言虽度生而不著生相。此位言虽不著相而不妨度生。正悲智双运自他二利之中道也。 丑三等佛回向。 本觉湛然。觉齐佛觉。名等一切佛回向。 此下四位皆回向佛道也。此位先明智同佛智。盖即本觉智同佛究竟觉智也。本觉湛然者。心佛显现。觉海澄停。如华严谓广大清净是也。觉齐佛觉者。谓与一切如来心精。通誗称合。妙觉法身。圆满无二。结名等一切佛者。谓与诸佛法身平等。所谓我与如来宝觉真心无二圆满也。 丑四至处回向。 精真发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处回向。 此位次明境同佛境。盖即因地境界同佛果地境界也。精真。即本觉体。发明。即发挥妙用。地如佛地者。正表发挥自己因地心中所含无边境界。全同诸佛果地理上所现无量刹土也。结名至一切处者。即尽佛境界之意。华严此位说菩萨广修供养遍至佛处。而后言三业普入一切世界以作佛事。乃至于一毛孔中普入一切世界等是也。 丑五无尽回向。 世界如来。互相涉入。得无挂碍。名无尽功德藏回向。 此蹑前二位而成互融也。世界即所至之处。如来即所等之佛。前二位中犹分自他。故说自觉佛觉。自地佛地。今此融一不分。故但言世界如来。即自他浑具也。互涉之意。如云以世界而涉如来。则一一毛孔中有无量宝刹庄严微妙。以如来而涉世界。则一一微尘内有无量如来转大******。得无挂碍者。言世界正涉如来时。不碍如来即入世界。如来正涉世界时。不碍世界即入如来。问。前二位中元以智境分释。似以性相为对。今既双承。何又变为依正互涉之对耶。答。佛于智同之位结名处。即言等一切佛。已即取于证智人身。故此位但承二结名语以言如来身与世界涉也。若取智性与境相对言。则一无形。一有形。说涉不便。况依正之相。非智性不融。故说互融时。智性在其中矣。结名无尽功德藏者。以佛身佛界各具无量庄严。备表无尽功德。故云尔矣。华严明此菩萨以普贤大愿行为根本。以华藏无边世界庄严显功德故。其文如云如林。此经乃复言简而尽。义富而妙矣乎。 丑六平等回向。 于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名随顺平等善根回向。 此佛地即蹑前功德之藏。菩萨。证此即同如来果地。则是因前已先具足佛果。盖圆顿上乘先以顿同如来果地。法应尔也。地中各各者。以此藏中功德无尽。如六度万行。万德庄严。皆其本有。故言各各尔。生清净因者。依彼本有。一一随缘各起无修之修。譬如依金造器。器器皆金。岂不纯一清净。故云生清净因。依因发挥取涅槃道者。盖前则从果生因。此复乘因克果。实乃因果互彻性修双即之旨也。涅槃是佛究竟极果。故此地与前住位所履之地不同。彼是自心理地。此是如来果地。结言随顺平等者。顺自心与佛心平等也。足见不达自心与佛果地全同。不是从果修因者。皆非顺性之修。言善根者。表此方是成佛真因。必生实果矣。华严名坚固善根。文与斯经稍不类。多言布施身命回向众生而已。 丑七等观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众生皆我本性。性圆成就。不失众生。名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 此位文似回向众生。而实是回向佛道。首句蹑上清净因。及平等善根。即真根也。此根全修即性。而此性摄尽众生。故曰皆我本性。然我根既成。众生齐成。故曰性圆成就。盖成就真根。即成就佛道也。不失众生者。以若观见生非心外。一成皆成。则无生可度。失大悲心。不可也。菩萨虽见自他圆成。不妨仍度苦恼众生。是以华严此位依旧广行二施。结言随顺等观者。顺自心与生心平等也。足知不见一成一切皆成。不于成就而仍行悲度者。皆非随顺自性也。然谓之等观众生者。观其自他同根。而仍以见智悲无碍而已。合前位。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理彰矣。 丑八真如回向。 即一切法。离一切相。惟即与离。二无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此下三位皆回向真如也。即一切法者。如华严初文。不过世出世间诸法。所谓世界众生法门业行等也。离一切相者。即后文云。不著世间。不取众生。知一切法无有自性皆悉寂灭等也。即离无著者。如后文。又广陈譬如真如一百七十相。细详其意。但以此经不即不离似便该尽。足见斯经以约收博之妙。盖不著即。超有也。不著离。超空也。乃双超空有之中道也。华严于真如相后说十平等。即中也。结名真如相者。真如以无著为相故也。若准前相蹑而解。则前之度生成佛。摄尽万法。即一切法也。离众生相。同本来佛。离一切相也。下方是本位。于此即离二无所著。方契真如相矣。足见入理转深之意。 丑九解脱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无碍。名无缚解脱回向。 首句蹑二无著。已得与真如一相也。十方。即十法界也。无碍。即法界无障碍大解脱。盖前位理无碍。此位则理事事事二无碍也。华严以六十二番无著无缚解脱心修普贤行弥满法界。且得一百五十六种甚微细智。其于法界安往而不自在乎。结名无缚解脱者。即入法界不可思议解脱。良以前位方得离系解脱。此位转得自在解脱。故结名。 丑十无量回向。 性德圆成。法界量灭。名法界无量回向。 首句蹑前二位而来。盖无著获性德之全体。无碍获性德之大用。体用备具。故言性德圆成。若依孤山所谓三德妙性圆成。亦蹑前合后。则无著即般若。无碍即解脱。无量即法身矣。法界量灭者。良由体无不遍。而用无不周。是以一尘一毛皆等法界无复限量。是则量灭者即无量也。华严此位专以法施善根庄严一切佛刹。从遍法界无量自在身。乃至遍法界无量利生善根。共二十句。皆言法界无量。复有住法界无量。及安住法界无量。共三十六句。皆法界量灭之意。结名可知。问。八结真如。九十不结。何以俱言回向真如。答。九之无碍。十之无量。皆真如相。故三同一处也。三处虽以区分。而实位位圆满中道。一悲不碍智。二智不坏悲。三本妙合觉。四因果同地。五依正互融。六性修双即。七自他同根。八即离双超。九真俗自在。十体用圆极。所以华严说位至此。动地雨花。诸天供养歌赞也。又此名位在别教称为外凡。而此圆实位中。自初住已即齐彼地上。至此更超彼佛一十八位。大非别教所仰视也。回向十位已竟。 子七加行四位。槜李曰。据璎珞等经。皆不别列四加行位。若唯识等论。则以地前四十心为外凡资粮位。十回向后别明暖等为内凡加行位焉。吴兴谓借别明圆者。名意略同。而实不同也。唯识谓加行者。加功用行。以近初地见道。从凡入圣。是大关节。须加功行。此即名意略同之处。问。此经佛判六十圣位。何同唯识。复分凡圣。答。与夺。同别。二俱无碍。若约圆初顿悟本佛。故与其同是圣位。若斟别浅深。则信解之视真修。不妨有凡圣之别。但此圆凡已超别圣远矣。分为二。丑一结前起后。 阿难。是善男子。尽是清净四十一心。次成四种妙圆加行。 温陵曰。四十一心者。干慧一。信住行向各十。小乘通教皆有四加。而非妙非圆。故此特标妙圆加行。以先悟本成。而后起无修证之修证。故曰清净。然特谓之妙圆者。以从初位至于住满。虽皆纯用中道。而文中未尝显言利生之事。是则趣真之智居多。十行位中始以明言度生。是则出俗之悲最胜。十回向文中。显然真俗互融悲智等运。位位愿愿。圆满中道。故今蹑十向而谈加行最为妙圆。谓于谛理非三非一曰妙。即一即三曰圆。问。华严位位俱有度生。何无真俗中之次第。答。二皆佛言。各有所主。当互发明。前不云乎。华严演功业。故词泛广而浑同。楞严原立名。故词切要而区别。相资而不相碍也。问。既由纯中而趋真出俗。又由真俗而圆满纯中。即应极证。此位何以复加。而十地何以复修乎。答。十信似修。而实但满其信心。三贤似修。而实但极其解心。皆非真修也。今信解满极。将入真修。故说加行矣。是则尚非真修。岂可辄言证极乎。问。信前岂无信解修耶。答。皆似信似解而已。纵有修相。亦但发似信似解之功夫耳。尚非似修。岂滥真修。又未入五品。与既入之位。复有散定二心之别。然则进修次第思过半矣。夫历六十而均称圣位者。尊其顿悟也。列十科而区分诸位。不废修成也。达性修之无碍者。斯可与议道哉。 丑二别明四位。此异唯识位位各有能发定所发观及所观法。今详经文。但以心佛二字对辨四句而成四位。盖是以心摄众生。以佛摄真如。即是总蹑前三处也。不止第十开出。就分四。寅一暖地位。 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火欲然其木。名为暖地。 据相摄之义。固十向总蹑。据显然之文。仍有别蹑之处。此位似蹑觉齐佛觉而来。则师云。前之佛觉虽曰能齐。未能正证。今将趋圣果。故即用佛觉为己因心。复加功行以求正证。初入因位。未即得果。故譬钻火方得暖相。前但发愿希求。此则实用进取。又前佛见未忘。未能泯为己心。此方泯佛见而但惟一心。犹云佛即心也。因位即指本位。果则指初地也。唯识此位入明得定。发下寻思观。创观名义自性差别皆空而已。 寅二顶地位。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 此位似蹑地如佛地而来。以所履即地相也。吴兴曰。依暖地心。修佛果智。智观于心。故如足履地。心相垂尽。故若依非依。高山喻当位之心。虚空喻所依之理。心相未尽。故下微碍。碍至于微。明心相无多也。盖前位佛见虽泯。心见犹存。至此则复泯心相而但惟一觉。犹云心即佛也。唯识此位入明增定。发上寻思观。重观名等四法皆惟心变也。 寅三忍地位。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 此位但以总承前二位双存心佛。故曰二同。犹云即心即佛也。因果交彻。故曰善得中道。温陵谓因果两忘。乃滥下位矣。其以将证未证配非怀非出不差。于忍事而言非怀非出者。盖既能容忍。非如常人之怀恨。故曰非怀。然尚存忍受。非如至人之顿忘。故曰非出。其于所忍之事将忘未忘。比于忍地菩萨将证未证恰相似也。唯识此位入印顺定。发下如实观。印前四法是空。 寅四世第一位。 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 首句标。此亦总承前三位而双泯心佛。故曰数量销灭。盖有心有佛。因果位别。皆是数量。此则方是因果两忘。犹云非心非佛也。次二句释数销也。以迷觉二字双贯下之中道。然迷中道者。非谓迷了中道。盖迷即未觉位也。故迷中道者。即未觉位中因人所修之中道耳。觉中道者。亦非谓觉了中道。盖觉即大觉位也。故觉中道者。即大觉位中果所证之中道也。是则迷中道仍是菩萨因心。觉中道仍是佛之果智。于此二无所目者。盖下不见自心上不见佛智。而心佛两忘。不存数量。于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是显登地方为出世。成佛方为出世第一也。唯识此位入无间定。发上如实观。印二取空。伏除二障俱生分别也。夫初位佛即是心。次位心即是佛。三位即心即佛。四位非心非佛。故不离心佛二字。而四位章章矣。然此中特引唯识者有三意。一令人就明唯识。以彼名既同此。安可不察其义。二显彼不同此。盖既达彼义。便见名同义别。三明此深彼浅。盖彼初地方齐此之初住。故彼地前四加即此住前十心。所以四定四观。略似十心中定慧根力。而实偏圆异旨。况此四加已超彼佛一十八位之上。岂可同年语哉。又孤山谓此十向开出。义亦无差。理犹未尽。盖凡进证一位。必有入住出之三心。今四加在向地两楹之际。应是十向出心而初地入心。倘不另开。合前合后无不可者。后之等觉金刚仿此推之。加行四位已竟。 子八地上十位。温陵曰。十地者。蕴积前法至于成实。一切佛法依此发生。故谓之地也。约此则有二义。一者成实义。盖地以坚实为体故也。二者发生义。盖地以发生为用故也。据前四卷末。如来但立因果二地。文云。得元明觉无生灭性为因地心。然后圆成果地修证。则是但以初住圆通本心为因地。而以佛究竟妙觉为果地。中间皆圆成果地之位也。今考禅那圣位本文。二住即名治地。而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又回向第四云。精真发明。地如佛地。至四加位。位位称地。此皆因地也。盖地亦训阶。良以十地方是真因。而地前说地。乃此真因之阶地也。今此十地应亦果地摄也。虽佛地方是真果。而此十地乃进证真果之阶地也。又以修证而言。则十地既称真修。影显地前皆是似修。佛位既是真证。则十地但惟似证。是则初心究竟理虽顿同。而历位浅深序仍不滥。圆融行布。二无碍矣。就分为十科。丑一欢喜地。 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 大菩提者。五菩提中应是无上菩提。据本经四卷佛自结名无上菩提者。乃以非一切即一切及双离双即三如来藏为全体。以一多相即。大小无碍。乃至遍包融摄为大用是也。此位方以通达而未证极。仍是明心菩提。见道位也。前云三有众生。出世二乘。以所知心不能测度。今则惟许此位菩萨不惟通达而且善通达也。然此二句似方标定。次二句乃释此也。觉通如来者。即自心本觉与佛心妙觉圆融无二。所谓惟妙觉明圆照法界。即觉通也。尽佛境界者。亦以三藏四义四相全体大用摄尽佛之妙境。此二句表其正由觉通如来尽佛境界所以通达无上菩提。然通之一字。乃实证亲见。非同文字比知。又当知觉通二句。乃蹑前四加中即心即佛。彼方将证未证。此则实证。又彼纵觉通而未尽境。此则不但通而且尽。所以增胜而为圣位矣。华严说此菩萨善知诸地障与对治等。十句皆言善知。亦似通达。末后结以转入佛地。方似尽境。然通达地上修因之事。恐未合此无上菩提。二经之旨似稍别也。智者详之。结名欢喜者。于所希望初得通达故也。金光明云。初证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于大事用。如其所愿悉皆成就。生极喜乐也。 丑二离垢地。 异性入同。同性亦灭。名离垢地。 蹑前位则觉通如来。即九界异性入一佛境名异性入同。始证必不忘于佛境。而佛境当情。即此便为清净本然中之微垢也。是须将此同性。亦复灭除。方所谓离垢清净。又若蹑前四加中非心非佛。彼方加功。此亦实证也。又彼非心非佛。数量销灭。方是异性入同。此复将此同性亦灭。进证离垢。亦见增胜而成二地圣位矣。华严金光皆表离诸破戒之垢。旨似硕异。不必强同。若以堕异堕同即名破戒此固甚深。而亦似强合矣。 丑三发光地。 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净极二字全蹑离垢而言。前位方以离垢。未至离离。今复将离垢之离亦复远离。是为净极。真觉显露。是为明生。譬如古镜。离垢之后更加拂拭。则净而生明。自然之理。盖生佛异同情垢细障既净无余。则本有照用显泄而不容遏密。所谓净极光通达也。华严明此菩萨大发真净六种神通。意相似也。结名发光。即生明也。 丑四焰慧地。 明极觉满。名焰慧地。 明极蹑前明生。盖前位如火始然。光明始生。未至明满。此位则如火炽然成大猛聚。唯识与金光皆言烧烦恼薪。此虽理深。亦必有微细惑障为其所烁绝也。而言觉满者。盖明称性。故言觉满。所谓寂照含虚空也。华严此位全修助道三十七品。所谓菩提分法。似正烧薪之意。然文中乃表生法王家。似同此经四住。不可不详。细玩此诸地上文。多约其所证理之浅深以立位次。不同彼经多陈修断。来哲无党。但究义而较分剂。不可只观文之广略而分胜劣也。结名焰慧者。表如焰之慧。有烁绝之胜用而已。 丑五难胜地。 一切同异所不能至。名难胜地。 首二句。以初地觉通如来异性灭而惟一佛境。二地同性灭而佛境亦忘。初复清净本然了无挂碍。自此复经两地。由净而明。由明而满。则前之异同远离之久。故至此杳不相及。盖理极圆融。无复同异之可见。结名难胜者。一切世出世间迥不能齐。况能过胜乎。唯识谓此地真俗两智行相相违。合令相应。极难胜故。是彼真俗似类同异。然彼合之最胜。此则迥脱难齐。权实偏圆。旨趣有殊。但相似而已。 丑六现前地。 无为真如。性净明露。名现前地。 夫自地前加功用行。由贤希圣。乃至入地销异灭同。明生觉满。由是迥超同异。而有为功用最胜胜极无能胜者。然而极尽有为。则无为真如性方显现。故以现前名地。良以圆顿人发心。即顿悟真如妙性。忘情佛境。然而五住未破。心垢未除。其于真如尚属比知。岂即亲证。今由似修而历真修。极尽有为功行。将至无功用行。故于斯地真如方始显现。初得亲证。然而真如全体大用当在八九两地。而八地真无功用。此地方到无为。始显真如而已。又此但约性显而名现前。华严金光多明功行显现。似亦殊旨。故不烦引也。 丑七远行地。 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前位真如方得显现。尚未全彰。况能行尽。此则尽其实际。莫不彻至。温陵曰。同异不至。则真如净性明露现前矣。真如现前。分证则局。尽际乃远。迥超极造。故名远行。吴兴曰。尽真如际者。斯是无际之际。理既无际。行岂近乎。此经从五地同异不至。则有为功用即已毕竟。六地无为真理即已现前。至此则真际全彰。华严此地方明功用极至。且但言功用殊胜。而总不言本理显现。似亦殊旨。智者详之。 丑八不动地。 一真如心。名不动地。 温陵曰。既尽其际。乃全得其体。一真凝常。故名不动。六地真如方以显现。七地方以全彰。而实未即用为己心。今言一真如心者。己心佛心二俱圆泯。惟一真如本心。即一真如法界而已。名以不动者。动。即变也。而如理精真。一无变异。故云尔也。菩萨当住此地。根身器界。一尘一毛。悉是真如自心。所谓彻法底源。无动无坏。故以不动名之。盖自初心领悟者至此而亲证不谬矣。华严此地方明十身互作。又于此地而列十地别名。亦有童真之号。至偈明乎八住。颇似同此经八住。合前四住生贵之意推度。不可不甄别也。更俟后文以通伸详辩。 丑九善慧地。又二。寅一正明本地。 发真如用。名善慧地。 前位是得真如全体。此位是发真如大用。称体起用。自然之理。华严金光多指功行。而此经似说本真自体自用。前位如一尘一毛皆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此位则一一互摄互入即遍即包等十玄业用皆真如用也。结名善慧。应即法界无障碍智也。问。七行之尘界互现。五向之依正互涉。与斯何异。答。七行方有是行。五向方有是愿。未说亲证本真自体自用法尔本具者显现发挥。此真修位中相似亲证。故大不同。详此十圣行相与华严多所不同。故推圣言以求至理。非敢妄生去取。若华严。唯识。金光。皆言此地具四无碍辩。为大法师。最善说法。然华严发明说法境界亦大不思议。谓其能令有情无情遍演法音等。资中曰。华严名此菩萨具四无碍智。作大法师。演说无量阿僧祇句义无有穷尽。故名发真如用。予谓说法固亦可以说为发用。然方是大用中一用耳。故明用不遗说法。而说法岂尽大用耶。余地皆不尽同。此何必同乎。故须具足十玄方为称真之用。然亦岂遗说法。 寅二结释通名。 阿难。是诸菩萨从此已往。修习毕功。功德圆满。亦目此地名修习位。 诸之一字。非但只指九地。已往者。乃通指上位。或惟四加以至九地。以佛于四加前总结过四十一心。显彼是修位前诸方便心也。此复总结。故宜但从四加显修位耳。修习下二句。以自初心顿悟妙真如性。由是历位修断。以至于此。真如全体大用亲造实到无欠无余。故云尔也。又若二句别以分属。自四加至六地修习毕功。以次位即入无为故也。自七地至九地功德圆满。谓真如本具性功德毕显。又后位但惟取证故也。末二句。明标自此地以前通名修习。而实彰显后三位修意少而证意多也。此亦不违相宗。但以十地总修习位也。 丑十法云地。 慈阴妙云。覆涅槃海。名法云地。 旧解多种。似各偏缺。而名义亦不相顾。吴兴以上句属于慈而次句以众生本寂灭相为涅槃海。是但利生也。温陵亦以上句总属于慈。而但标为自己果德。却以下句为如来果海。谓两相称合。是乃人分自他。而法惟自果也。又法云二字。唯识谓大法智云。含众德水。充满法身。金光明谓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皆能遍满覆一切故。华严谓受大智职。增长无量智慧功德。名为住法云地。是皆似以法为法身。云为智云。总是理智孚契之意。今别解之。上八字为义。末四字结名。义中慈妙是法。慈目利他之悲。妙指自利之智。阴云是喻。阴取庇润之相。云取充满之体。悲如阴而智如云。二者俱有盖覆之意。故下句覆者。称合圆遍也。良以悲智阴云是十地圆满因德。涅槃海是十地将证未证之果德。涅槃略取圆寂为义。真无不圆而妄无不寂之谓。海者。喻此果德之量横亘竖穷广无边。而深无底。菩萨悲智圆满。切邻斯果。故于斯地方以称合而无少欠阙也。故知前非无智无悲。但至此而称合涅槃为胜耳。然亦不说称合佛德恐滥等觉。结名法云地者。以名召义。则法之一字双含悲智。云之一字该摄于阴。而摄用归体。以此二字之名。召上八字之义。可谓名义相孚矣。通上经论考之。经固佛言。论亦佛意。岂敢妄生敬慢。轻起抑扬。但旨寓于文。而圣语错综。实无定相。固不可私于所习而失其公评。亦不应避嫌而隐佛实义。夫唯识金光文义皆同。虽华严事用洪广。语意亦无大殊。独此经文辞简而义迥殊。了无符同之相。且华严四地方说生法王家。而此经四住明言譬如中阴。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似全同彼生法王家。至于四地但言明极觉满。了无生贵之意。又华严八地方说十身相作。而异名中亦言是童真住。此经八住已云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至八地但云一真如心。了无十身童真之语。又华严九地明言法王子住。而此经独于九住受法王子名。至九地但云发真如用。杳无王子之称。又华严十地显言灌顶受职。而斯经十住明言如国大王分委太子陈列灌顶等。至十地但云慈阴妙云覆涅槃海。了无灌顶之相。是华严四八九十地位皆同斯经住位。余地亦但名字多同。义亦不类。至于两经住位。亦但名字多同。而义各差殊。凡若此者。岂可谩不加察哉。吴兴遽以地住十身之同而抑华严为别。固大不可。以二经皆但借名别教以诱彼而已。而义实皆天渊也。管见责之固当。然但高推华严。亦不详订异同之由。似亦未尽理也。今有比度。试与智者商之。非敢执为定说也。斯经具二无碍法界各一分。意旨颇同华严。但辞有广略耳。然亦未有更比华严超越之理。问。今何现以十住同华严之十地耶。答。佛语自在。应有两途。一者融摄意。盖圆旨一摄一切。则初住即应摄初行初向初地。如是乃至十住。即应摄十行十向十地。若此则应十十各同。何止住地四位之同耶。二者开合意。盖佛语无定。或开前而合后。或合前而开后。今楞严恐或合华严住行向为十信。亦如天台合别家二十三位为后三信是也。请言其相。答。以五根初植为住义。以进定二力收定散诸行。以第八慧力明言回向。九戒十愿皆向意也。由此十信合彼三十。故得以此经十住遂对华严十地。问。若是。则住后诸位复是何位。答。俱应是等觉开出耳。问。等觉一位安得有此多义。答。华严十定。十通。十忍。与斯后位法数正均。但建立异耳。楞严分取同他。谓每于十位皆分取定通忍三。而同他权教立行向加地之名。亦所以诱引于彼也。请明其相。答。如十行中。前四度是忍。皆须勤勇无间故也。禅度是定。后五智度是通。神通与智互相资发故也。十向。则初三是忍。盖十忍中无生最胜。二向无生可以意得也。中五是通。一总四别。总意可知。至一切处不过十方三世。乃眼耳宿命三通也。次三向。神境漏尽他心如次三通也。后三真如皆自性定。可以意得。加地则三别一总。四加全作于忍。勤勇无间意也。初地至四地是通。盖通达尽境。则眼耳神境宿命他心皆极增盛。离垢可当漏尽。明生。明极。仍是最胜三明。五地至九地是定。前一引起。后四皆自性增胜定也。十地是三之总。慈悲无缘。忍也。智慧无障碍。通也。称合涅槃。定也。此之开合。但因二经住地之位既同。恐须如是开合。理或然矣。又华严等觉一位含摄甚多。恐是楞严行等诸位。然上圣境界。惟证乃知。终不执定。姑存之以供智者玩适。取舍随心。亦不必深诮也。地上十位已竟。 子九等觉一位。起信等诸经论中亦有于十地后不开此位者。乃合入十地耳。或目为果。合入妙觉。然而因有多分。果惟一位。合入十地为正。总不若今经另开。问。行向地等既即定通忍。应即等觉。凭何又开。答。等觉义长摄广。前义不摄觉际入交。何妨另开。分为二科。丑一正明本位。 如来逆流。如是菩萨顺行而至。觉际入交。名为等觉。 此位将明菩萨始觉等于如来妙觉。故先举如来而言逆流者。盖谓如来已先证入妙觉果海。无复进取。但惟不舍众生。倒驾慈航逆流而出。而此菩萨乃言顺行而至者。谓其进取未竟。方趣果海。顺流而入也。觉际入交者。菩萨始觉与佛妙觉分剂正齐。但有顺逆之不同耳。譬如入海采宝者。前商已得诸宝。逆流而出到于海门。后商方以进取。顺流而入。亦到海门。是二船恰齐。但前商船头向外后商船头向内为不同耳。吴兴曰。璎珞经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即其义焉。温陵曰。十地菩萨混俗度生与如来同。但所趋逆顺与如来异。盖如来逆流出同万物。菩萨顺流入趋妙觉。已至觉际。故名入交。与佛无间。故名等觉。即解脱道前无间道也。 丑二出所得慧。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初干慧地。 首二句通前总蹑。见始终同名干慧。而实名同义别耳。言从干慧至等觉者。中间所摄五十四位并能摄二位共五十六。总以结尽。是觉即指等觉。金刚心者。解脱道前无间极力至坚至利。能断无明生相微细惑体。故云尔也。然连此以称干慧者。显是究竟干慧。拣异前之初心干慧也。温陵曰。前名干慧。以未与如来法流水接。此名干慧。以未与如来妙庄严海接。吴兴曰。以障妙觉无明初干。未与究竟如来法流水接故也。初干即是始获。盖表前位皆未能得此慧。至此始得初干矣。诸师于此或但合入等觉。或更别开一位。愚谓详玩是觉始获四字。则合于等觉固无不可。然更玩至已二字。断是等之后心。则别开亦通。今但取五十五位。则合之为是。取单复十二及六十圣位。则开之乃宜。以佛语自在。类多开合无定。不应执于一也。 子十妙觉一位。 如是重重单复十二。方尽妙觉。成无上道。 初八字结上因位尽也。一字但局一位为单。一字总包十位为复。十二者。或单或复共成十二也。当依温陵取一干。二信。三住。四行。五向。六暖。七顶。八忍。九世。十地。十一等。十二金也。于中干暖顶忍世等金七位为单。信住行向地五位为复也。末八字正明究竟果位。总前位皆趋此果。至此方收成功。获无上正真之实果也。尽妙觉者。谓因位初心圆人始觉虽渐次而深。以本始未一。能所未忘。皆未尽妙。乃至等觉亦但能齐。而尚未能一。今于最后一刹那间证入斯位。但惟本觉。无别始觉。能所净尽。寂照一如。万事万理划然一体。故称为妙也。究实其体不越前四卷中三如来藏。其用不越彼四义四相。所谓十玄德相十玄业用一时具足。而穷玄极妙不可思议矣。无上道者。以圆顿初心虽与如来同一觉道。而圆融不碍行布。位位皆以前前为下。后后为上。则知因中诸位莫不有上。斯位则证极而无复加上。故云无上道也。所谓无上菩提无上涅槃等皆其异号。正答因果诸位一大科已竟。 癸二总拣非实非染。 是种种地。皆以金刚观察如幻十种深喻。奢摩他中。用诸如来毗婆舍那清净修证。渐次深入。 种种地。即指上因地与果地也。果地虽一。因地重重。故言种种。金刚者。即前所谓金刚王宝觉。盖自初住圆通之位已即分证。位位转深。至等觉则究竟金刚心也。故知金刚乃甚深般若之名。是即实相之观照。所谓如珠有光。还照珠体。前劣后胜。一体而已。观察者即以金刚宝觉照之也。温陵曰。种种地。单复十二位也。十喻者。幻人。阳焰。水月。空华。谷响。干城。梦。影。像。化也。○深喻者。喻此金刚所照之修皆如幻等。所谓如幻三摩提。无一实体。终不著相。永明云修习空华梵行等是也。总表无修之修。正以拣彼凡小执于事相之实修也。奢摩他。前文考佛答处已作自性本具圆定。而以照见于此为微密观照。至于毗婆舍那。前文问答皆无是名。按深密经。佛以无分别观为奢摩他。以差别观为毗婆舍那。似分照真俗之意。今详味斯经语脉。似不全同彼意。良以无分别之语固不违于性定。而差别云者仍可参详。今言奢摩他中。显是于自性定中。又言用诸如来毗婆舍那。而下复赘以清净修证。显是从性起修。则毗婆舍那全归修意。盖是不离自性定中。双用即定之慧。与夫即慧之定。而定慧圆融之意也。然更须知仍是合性修兼定慧双收前二以结归禅那而已。末言渐次深入者。盖是圆融不碍行布。而务臻究竟宝所。终不化城中止矣。 癸三归重初心劝进。 阿难。如是皆以三增进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此之归重初心以劝进。欲人由下学以上达也。良以圆人顿悟。虽穷尽因果。而发足进取须重初心。故今此经谈位既始于三种渐次。而学者岂可不从此以策力哉。故此节深意诚在此耳。吴兴曰。三增进者。即渐次也。前三文下皆结示云是名增进修行渐次。又云从是渐修随所发行安立圣位。五十五位者。除前干慧。由信至等觉是也。问。何故除干慧而又不取妙觉。答。既言真菩提路。则显干慧非真。妙觉非路。 癸四判决邪正令辨。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欲人舍邪而归正也。吴兴曰。须知圆教之外三乘所修皆属邪观。此对胜拣劣为邪。非叛道之邪也。孤山曰。圆教地位。以六即配。则十信为相似即。初住以后为分真即。妙觉为究竟即。此天台所判圆教所独。渐教有六无即。顿教有即无六。今行布不碍圆融。故六而常即。所以六位皆佛。圆融不碍行布。故即而常六。所以六位不滥。至于诸位所断无明所证真如。随佛自在分合而为多少。何敢定数。华严百界倍增。但可准知。未必定依其数也。良以斯经位次不定依彼故耳。一正说经一大科已竟。 丁。二说经名。夫义者名之实。而名者义之表。是故因义以定名。由名以表义。名义常相须也。今正宗委谈三分。所诠经义略备。而能诠经名不彰。则何以辨义而成总持耶。故即说经名焉。温陵曰。正宗未终而遽结经名。由初示密因。次开修证。而卒乎极果。则经之正范毕矣。结经后文尚属正宗。旧名助道分者。特助道而已。故后别列。乃正助之辨也。分二。戊一文殊请名。又二。己一具礼陈白。 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初以阿难当机者。欲进多闻人于大定也。而终以文殊为请名。表总持全经。非根本大智不可也。 己二请名问持。 当何名是经。我及众生云何奉持。 凡问经名。必兼请持法。而答名之后多不详答奉持。略结而已。良由名以略文总摄多义。得其名。即得其总持之要矣。故不别答受持之法也。 戊二如来备说。分五。己一从境智为名。 佛告文殊师利。是经名大佛顶悉怛多般怛罗无上宝印。十方如来清净海眼。 首句标告。及是经二字。文局第一。义通五题。下不重标。详玩五题皆显密双彰。而义则互通。以显密无二。但广略持解。力用异宜而已。今第一名初十三字。彰密楞严也。分虽各属。而释则合用。下皆仿此。密题全当科之境字。境。即谛也。为智所对。文用三重喻表。一佛顶。二白伞。三宝印。虽亦是喻。而直以称法。非待法合。此之谓表法也。首三字表理体。属真谛。前总题中通表。盖是因题立意。此对下文但表理体也。大之一字贯下白伞。仍作称赞之词。佛顶具二义。一无上而最尊。二无见而最妙。正以表一真法界。故以大称。悉等六字此云白伞盖。七卷中元有摩诃二字。故亦应有大意。今因上大字贯下。故不重标。伞盖虽亦可作二物。今以含覆用同。故但为一。此对佛顶。当表事用俗谛。若连摩诃。即当体大。而以白伞当相用二大。今缘佛顶表体大。已代摩诃。故得六字皆但属于相用。白。众色之本。今表万用清净乃即真之俗非同染著之用也。伞盖。正表万德张施。慈悲普覆。为佛果要用。作众生依怙也。末句总摄上体用真俗而为第一义谛。以圆融绝待。更无法能过之。故云无上也。宝印者。即海印心印也。华严云。二谛融通三昧印。又云。海印三昧威神力。法句经云。森罗及万相。一法之所印。即诸佛祖以心印心相传之心印也。末八字。显题也。十方如来。明诸佛同证也。清净者。离分别绝能所之意。海即心海。眼即智也。谓照心海之智眼也。上密题中所诠表之三谛。是即心海全体大用。以智圆照此之心海。名曰海眼。然须离诸分别。一念不生。方以默契。又如珠之有光。还照珠体。体即照而照即体。始为清净海眼。 己二从机益为名。 亦名救护亲因。度脱阿难。及此会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诸题显密分明。独此题似乎惟显无密。然准四推之。当亦意具。良以救度庆喜性尼皆凭咒力。故此题前十八字当是称秘咒之功能也。而阿难登伽正以举此经之当机也。故凡务多闻而未全定力者皆准阿难。凡欲惑炽然不思出要者皆准登伽。末八字表利益也。菩提心。即前三谛圆融之心遍知海。即前遍照三谛之海眼也。此盖但于前题中加当机获益劝人欣此入此也。问。前总题中不许立谛。只言三藏。今何说谛而不说藏。答。前为斥绝三观。故并谛不许。今为明境用谛。而三谛仍即三藏而已。 己三从性修为名。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亦名下。上四字为密。下四字为显。总题中分属明白。以如来密因为性具者。盖诸佛须见自心果性本有。依此起修。方成真因。权小皆所不知。故曰密因。修证了义者。言虽知本有。不堕无修无证。不妨有修有证。然依无修证而起修证。故曰了义。非同染实之修。不了义也。又尽理显谈。非就机覆相也。广如总题中解。盖密因仍是前之境智。但加修证而已。恐悟人具见自心。理智天然。而不加修证。亦终不能究竟。所以劝人不可徒欣。仍当修此证此也。 己四从要妙为名。 亦名大方广妙莲华王。十方佛母陀罗尼咒。 亦名下。上七字为显。为最妙。大方广。取起信释。乃一心所具三义。华严作所证之法。三字以次为体相用之三大。此乃三字并列。不同总题之赞词也。此大乃直目性体。横亘竖穷。无边无底。相乃义相德相。具足恒沙性功德故。大方二字。即性相对也。广指用言。以上性相皆属于体。称体之用。无尽无量无障无碍。如十玄妙用是也。益以见斯经旨同华严矣。莲华取义甚多。且略取于方华即果处染常净二义。亦即表于一心三大之法。因果交彻本具而非修生。染净不二融即而非择灭。王以自在为义。因果染净俱得自在。故称为王。益见斯经旨同法华矣。然则性相体用交彻圆融。至妙无以加焉。末八字为密。为最要。佛母表其有出生义。陀罗尼此云总持。明其具含摄意。七卷说咒利益中。亦称其能出生一切诸佛。显文中亦言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俱佛母意也。陀罗尼既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合于上佛母一表出生多佛一表含摄多义。岂非至道要术哉。此盖复于有志希修证者具示以最妙最要之处。信乎可以弹指超无学也。 己五依因果为名。 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亦名下四字为密。余皆显也。吴兴曰。此经从天竺灌顶部中流出。盖约密言名灌顶章句。有诵持者。则如来智水灌其心顶。亦如刹利之受职也。此中所取因果有二。一者密题为果。以灌顶受佛职故。职即果也。下皆属于因行。以诸菩萨万行为别行。如前四度。首楞严三字为大定之名。乃定慧双融。后二度也。前之四度皆依此而运。方成第一波罗密。故为总行。若准起信论中五行。则此之万行即彼前四行。此之首楞严即彼第五止观双融行也。合此总别因行。方以感彼佛职之果。欲欣果者务修行也。二者密题中既曰智水灌顶。即属文殊大智。菩萨万行。即属普贤大行。智行总之为因。首楞严。即毗卢万德圆融究竟坚固之大果也。良以佛说斯经。无非欲众生修大因而证大果。故此末题终归因果也。如华严法华二题可类见矣。汝当奉持。文局于此。而义总结五题。以上五中境智。机益。性修。要妙。因果。皆当信奉受持。盖必以智照境。随机受益。从性起修。尽其要妙。满其因果。方为能奉持也。夫既说全经。而又备陈经目。则如来所以应求而说者。可谓悉委悉尽矣。故如来委说一大科已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