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法师《弘一大师之娑婆因缘》记载弘一法师之圆寂云:“一九四二年十月十三日,大师习书最后墨迹‘悲欣交集’四字,在彻悟止境中圆寂于泉州温陵养老院。享年六十三岁,法腊二十四。”
弘一法师此“悲欣交集”四字,广为人知,各人自凭自己的经验体会解读,传统及佛教音乐学者田青在其专文“面对“悲欣”总茫然”,集中论述了两种有代表性的意见,一种从世俗出发,为引用,如下:
“1997年,山东画报社出版的《老照片》第二辑中,有孟凡明的《死亡的意义》一文,作者从弘一大师临终绝笔“悲欣交集”这四个字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大师出家了,远离了尘世物质外壳的有形的禁锢,却似乎未能远离尘世内在情绪的无形追随。”作者认为:“凭弘一大师这样高山仰止般的修行,应该写下‘无悲无欣’一类的绝笔,或者什么都不写,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空白。”并从而断定弘一大师在“人生根本问题”上“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至少,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而田青先生自己则从佛教的角度释词如下:
“其实,这也是一个误解。佛教话语系统中的“悲”字,不是常人所用的“悲伤”、“悲哀”之意。佛家所说的“悲”,是梵文Karuna,即“慈悲”的“悲”。隋僧慧远《大乘义章》释为:“爱怜名慈,恻怆为悲。”并说:“慈能与乐(给予欢乐),悲能拔苦(使其脱离苦难)。”而无论“爱怜”与“恻怆”,还是“与乐”与“拔苦”,指的都是对“众生”的怜悯与救助,而非指“悲”者自身的感伤之情。鸠摩罗什的名译《大智度论》明确指出:“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而大乘佛教所提倡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则更强调了“慈”与“悲”的真实意义——对父母、子女、情人的爱是“有缘”之爱,是“爱”而不是“慈”;“无缘大慈”是普爱一切生命,包括与你“无缘”——表面看来与你没有任何关系的众生。同理,对旁人苦难的一般性同情也只是“悯”而不是“悲”,真正的“大悲心”是对众生苦难的“同体”般的感受,即“感同身受”地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自己的痛苦。因此,弘一大师的绝笔绝不是“尘世内在情绪的无形追随”,更不是大师人生根本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的反映。恰恰相反,从佛教的观点看,在大师安祥的涅槃像和“悲欣交集”的绝笔背后,恰好反映了大师在涅槃之时是“根本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的。”
“至于“欣”字,佛教认为,人生的根本问题不过是“生死”二字。而“了生死”——即透彻地洞见生命中苦的原因和灭苦的方法并身体力行,则是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惟一途径。佛教著名的“三法印”讲:“有漏(漏即烦恼)皆苦”,指明人生充满着烦恼,原因是众生不明白“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道理。而人生的六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疑、慢、恶见)不解脱,便会因“漏”而造“业(指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有身、语意‘三业’)”,复因“业”而生新的烦恼,如此轮回不已,永无休止。因此,佛陀教众生通过勤修“戒、定、慧”三学,明心见性,最终摆脱烦恼,了却生死。所以,在临终前能“欣欣然如赤子”,也是“根本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最好说明。一般人谈死色变,临终前大都苦苦挣扎,所以佛陀才总结出包括“死苦”在内的人生“八苦(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五取蕴)”。只有“根本地解决”了人生的根本问题的人,才能在临终时摆脱一切烦恼,才能有“欣欣然”的感受,才能写出“悲欣交集”这四个既深邃如海,又浅白如溪;既沉重如山,又清淡如远闻花香的字来。”
显然,田先生的注解更能为佛弟子所接受,悲欣交集作为弘一法师悲心的写照,亦能从他现前的著作中找到成文的段落,由是我们能见到一些更深的因缘:
“岁次壬申十二月,厦门妙释寺念佛会请余讲演,录写此稿。于时了识律师卧病不起,日夜愁苦。见此讲稿,悲欣交集,遂放下身心,屏弃医药,努力念佛。并扶病起,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人。见者闻者,靡不为之惊喜赞叹,谓感动之力有如是剧且大耶。余因念此稿虽仅数纸,而皆撮录古今嘉言及自所经验,乐简略者或有所取。乃为治定,付刊流布焉。弘一演音记。《人生之最后》”
弘一法师相当多后世出版的墨迹集中,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这“悲欣交集”四字,方斗,周围无题记,则对之的探讨,也因而大致只能就字就事而论。因缘凑巧,一个旧友新近策划编辑纪念弘一法师圆寂周年六十的墨宝集正在编辑中,笔者因事造访,偶尔在电脑中看到了此“悲欣交集”原稿的拍摄件,这个文本却做“悲欣交集 见观经”,“见观经”三字在左下方,竖排,为“悲欣交集”用字大小的三分之一大小。
弘一法师出家以后,以毕生之力弘扬南山律宗,实修则依止印光法师归仰净土,乃至在日本侵华的气焰嚣张最甚时,有彪炳千古之“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为国为民而作倡导;即净土宗而言,“观经”即为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为佛说观想念佛,净土十六观的著名教典。“悲欣交集”四字并不见于《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显然这并非习见的弘一法师为弘通法义所作的集句。而作为净土行人的弘一法师临终所注的这三字,显然是指一种大家更为熟知的情况:
“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生彼国已。见佛色身众相具足。见诸菩萨色相具足。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悟无生法忍。经须臾间历事诸佛。遍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还至本国。得无量百千陀罗尼门。是名上品上生者。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及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花。经宿即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放光明。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现前受记。是名上品中生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