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没有一个接触了解佛教教义的佛教徒会认为其他宗教是错的。没一个以真诚的心,开放的头脑来检视他教教义的人也会如此想。当你去了解不同宗教之时,您会发现它们彼此之间的确有许多相似之处。所有宗教都承认人的现况是差强人意的。它们都相信某种态度与行为的转变对改进是必要的。它们都被宣扬说行为的规范应包括慈爱、慈善、耐心、慷慨和社会责任。而且它们都接受‘,永恒”某种方式的存在。它们用不同语言、不同名字和不同的标志来形容和锉释这些事情,只有当那些狭窄思想的人迷执地抓紧他们单面看事物的看法之时,各种宗教的排斤、傲慢心和自认为是的现象才会出现。假使有一英国人、一法国人、一中国人和一印尼人,他们都看着一个杯。那英人说:“那是”卡扑”( cup )。”法人说:“不对!它是”达斯”( tasse ) " ,华人说:“你们两个都错了,那是”杯’。”而印尼人则笑他们说:“你们真傻,它是”茶碗”( cawan )。英国人就找来一本字典指给他人看“我可证明它是叫作”卡扑”( cup ) ,我的字典是这么说。”“如是这样的话,那你的字典必是讲错了。”那法人这么说,“因为我的字典明明写说它是’‘达斯”( tasse )。”那华人就嘲笑说:“我的字典比你们久达千多年,所以我的字典才是正确的。此外,说华语的人多过他种语言,因此它必是”杯””。当他们在争吵不休之时,一佛教徒走来把那杯水一口喝光,完后对他们说:“不论你叫它作”卡合”、”达斯”、’‘杯”或”茶碗‘, ,它的作用是拿来用。请不必争吵,喝吧!不须争论,用它来解渴吧!”这是佛教徒对他教所持有的态度。 问:佛教合乎科学吗? 答:未答此问题前,最好先对”科学”一字下明确定义。字典对”科学”的解释是可被规律化的知识,而这规律是建立在见到,经常可被验证,并且符合一般性常理(也是属于该知识一门)的事实上,可包含一切可被精确研究的事与物。佛教的某些部分虽无法用这定义去解释,但是其最重要的核心教化,也就是四圣谛却是这定义的最佳写照。四圣谛里的第一谛苦,就是可被解释,体验和衡量的一种经验;第二圣谛则告诉我们说苦的造因是迷执。而迷执同样地也是可以被解释、经验和衡量。没人曾尝试去把苦的感受用玄妙的说服或神话来处理。而苦之消灭,根据第三圣谛来说,并不是仰赖一个最高神抵,也不是依赖信仰或祷告,只是很简单的把导致苦的原因除掉罢了。这是很简单的常识公理!再一次地,第四圣谛,也就是灭苦之道,也没有和玄虚学说有任何关系,只是要求依照某种方式去行事吧了!而在这里,同样地,行为也是可被验证。佛教和科学一样,舍弃最高神明的概念,反而以自然界的规律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它的运作。所有的这一切肯定是科学精神所在地吧!再次的,佛世尊常告诫我们不要去盲信盲从,反而应常发问、审度、查究,这不也有科学的意味;世尊这样告示说:“不要盲目跟从启灵,启示或是传统,不要盲信谣传或是所谓的圣典,不要盲信传闻或是只因有逻辑有道理而盲信;不要因偏爱某个想法,或因他人外才而盲信;不要因某人是我师而全信;只当你能自己证实它是好的,没得非议的,被智者所赞许,而且已查实是引向幸福与快乐,那才落实去求证。”(A I 188 增支部)因此我们虽然可说佛教并非全面的科学化,但肯定的它却具有强烈的科学意味而且还比任何宗教还科学化。廿世纪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对佛教说了这么语重心长的话,他这么说道:“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须超越形象化的神,摒弃一切的教条与神学。这样的涵盖着自然与精神领域的宗教须是建立在从所有事物的各种自然与精神上的经验而且也具有有意义的统一性。佛教就符合了这种的内涵。若有任何能应付现代科学须求的宗教,那将是只有佛教!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