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讲读(一) 【河南】黄文兵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藏经大般若部六百卷的核心,通常简称《心经》,它不是一部完整的佛经。我们都知道佛经开头都是“如是我闻,一时……” 最后都是“信受奉行”。我们看《心经》不是这样,它只是六百卷般若的轴心。藏文《心经》要比汉传佛经大藏经中的《心经》要长一些。通常意义上说《心经》表现的是观世音菩萨对舍利弗说的一段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无相无分别之智慧,它是由“智”而来的慧,这个智慧不是世俗的“世智聪辩”,世俗的智慧是知识经验的积累。般若空慧,不能说不是智慧,但又不是简单的“智慧”。“波罗蜜多”是到彼岸之意,“心”是核心的、重要的意思,“经”就是经典,是讲亘古不变的真理。这句话的大致意思就是“用般若智慧之船,渡众生由此苦岸到达乐的彼岸的核心经典”,《心经》就是这个经典。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观自在菩萨”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是指观世音菩萨,翻译时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所以写作“观自在菩萨”。另一种解释是说菩萨都已经解脱,是菩萨都可以称为“观自在”。“观”是一种深入地认识,观的层次有深浅,所以后面说“行深”。“自在”来自解脱,解脱之后才能自在。凡有所成就的菩萨都是自在菩萨。“菩萨”全称菩提萨埵,是“觉有情”的意思,它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因位上的“正在修行觉悟路上的人”;一个是果位上的菩萨,就是“已经修行觉悟了的菩萨”。“行深”就是“深行”,就是慢慢深入地行。菩萨应该进入波罗蜜多的境界——到彼岸。“照见五蕴皆空”的“照”不是看,不是看见五蕴皆空。和佛光普照的照相似,用“光明”一下子显现出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积聚,为什么说“五蕴皆空”呢?“五蕴皆空”并不是说什么也没有了,五蕴消失了。五蕴皆空的空就是不恒定,不永恒,刹那不停在生灭变化,就像我现在说出上一句话“五蕴皆空”时,我就和刚才的我不一样了,有变化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刚才的我了。佛经上讲“无我、无自性”,实际上就是马克思讲的运动的绝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那么空就是瞬息万变,我们是抓不住的,所以说无我无自性,但是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先照见五蕴,然后才能皆空。 “度一切苦厄” 度即“渡”,用船摆渡的意思,也就是解脱。度一切苦厄是谁“渡”呢?佛讲《金刚经》时说“众生度尽”,还说“实无众生被度”,不是他“渡”的,那是谁“渡”的呢?自己“渡”自己。佛“渡”不了你,只有自己“渡”自己。怎么“度”呢?照见五蕴皆空即“渡”,五蕴既然都空了,哪里还有什么苦厄?照不见五蕴皆空,就度不了苦厄,那就被烦恼缠缚。禅宗讲明心见性,净土宗讲一心不乱,密宗讲即身成佛,实际上都是一个意思——找到自己的真心。表述不同而已。度一切苦厄首先要“渡”自己的自性,不是说外在的(境状)。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这八苦怎么度?首先要知道这八苦是由于有五蕴才有的,如果照见五蕴皆空了,这八苦也是假象,也就自然“自渡”成功,也就知道这八苦也是梦幻泡影了。为什么会我们的心“缘”境界呢?不能定呀!就是禅定功夫不够。禅定功夫就是要我们不被外境所牵,不着相。那么什么是禅呢?永信师父说,“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就是禅”,实际上就是制心一处,如净土宗念“阿弥陀佛”制心一处,禅宗说参禅,通过参“念佛是谁”制心一处。照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皆空了,自身一切烦忧苦厄自然皆自度尽。 “舍利子” 舍利子这里就是指舍利弗,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号称智慧第一。另外,舍利也喻佛的灵骨,不仅指释尊灵骨,也包括一些高僧大德圆寂后留下的彩色灵骨。舍利分三种:毛舍利、肉舍利、骨舍利。也有人质疑某些舍利是结石,这个我们暂不讨论。从前孔子的一位学生被置疑一年三季还是四季的问题,吵闹到孔子跟前打赌理论。孔子居然服输说一年有三季,让弟子理亏赔罪磕了三个头。完事跟弟子解释说,蚂蚱精从生到死不过秋,当然不知道一年有四季,你跟他计较、解释有意义吗?发人深思。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的东西不常有,随缘起、依他起,随起随灭,空指不恒定性,比如我们现在的禅堂讲座,缘来即聚,缘散成空。二祖见达摩祖师时“觅心了不可得”,心就不可得,色又何曾可得?望梅止渴,想到酸梅,酸梅尚未入口,即能生津止渴,这不是空不异色吗?所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很不好理解吧?“如是”就是说也像这一样,举一反三。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总而言之,色受想行识都是空。当然《心经》讲空不是一无所有,不是让我们消极颓废,而是让我们不要执着于相,即佛经说“真空妙有”(相上空,理上有)。比如一个没装水的杯子,我们世俗说它是空的,装满水即不空,不空即是有,那么“空”消失了吗?没有啊,空没有消失啊,空也不实在,此时空和水是融为一体的。它非空非有,不能分开。若说空消失了,那水在哪里装呢?分明杯子里有水,如果说没有了空,那么水在哪里装着呢?水何能容?其实,空有是相辅相成,没有分开。佛教不是哲学方法论,也不是唯心主义,更不是唯物主义,而是究竟圆满的根本教育。马列、科学通常把物质和意识分开来讲,说物质决定意识,其实物质和意识是一体的,即佛经上讲的色空不二。物质世界即色,但凡物质世界的相都可以呈现出颜色形态,所以,色代表物质。那么空就相当于马克思主义中的意识,当然这不是纯粹的概念化。比如说桌子,它是物质,但是并没有和意识分开,桌子是个和合概念,如果没有意识,那么这个桌子也是不存在的。意识反映物质,物质是意识的作用对象,不然,物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所以说物质和意识是不可分的,那么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论其实是不完善的。佛教是唯心论的说法更是错误的,佛教也不是唯心主义。有案可证的一段达摩传说,达摩祖师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去拜见梁武帝,遭国师“顽空”诘难,一巴掌打悟了国师的“心空妙有”。所以佛经讲空,是说毕竟空、无所有、不可得,并非是什么都无(没有)。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