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决定,就从这些经典读起。经部除《大般若经》《大宝积经》外其他的都读过了,律部《四分律(小乘)》《菩萨戒(大乘)》没有读过,论部只读了《宗镜录》《正续指月录》,其他的没有读。 《正续指月录》对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书中“南阳慧忠国师”一段,我参了好久,我把其中一段帖出来: “僧问南阳慧忠国师。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许。云是邪说。亦有信者。云不思议。不知若为。师曰。此盖普贤文殊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乎。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于是禅客作礼而去。 又华严座主。问大珠和尚曰。禅师何故不许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珠曰。法身无象。应翠竹以成形。般若无知。对黄花而显相。非彼黄花翠竹而有般若法身。故经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黄花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翠竹还能应用。座主会么。云不会。珠云。若见性人。道是亦得。道不是亦得。随用而说。不滞是非。若不见性人。说翠竹着翠竹。说黄花着黄花。说法身滞法身。说般若不识般若。所以皆成诤论。座主礼谢而去。” 当时我认为大珠和尚说的有道理,不同意南阳慧忠国师的说法,并在论坛上发帖子说明我的观点。 我的帖子是这样说的: “正解‘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有韫光大德问:禅师自知生处否? 师曰:未曾死,何用论生。知生即是无生法,无离生法说有无生。祖师云:当生即不生。 曰:不见性人,亦得如此否? 师曰:自不见性,不是无性。何以故?见即是性,无性不能见。识即是性,故名识性。了即是性,唤作了性。能生万法,唤作法性,亦名法身。马鸣祖师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若心生,故一切法生;若心无生,法无从生,亦无名字。迷人不知法身无相,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如人吃笋,应总吃法身也;如此之言,宁堪齿录?对面迷佛,长劫希求,全体法中,迷而外觅;是以解道者,行住坐卧,无非是道;悟法者,纵横自在,无非是法。 (中略) 网友回答:“因‘正解’二字而成狗屎!” 另一网友回答:“尝着了也” 我对两个网友的回答很生气,并以《像牛粪》公案回应两位网友。还发帖说明我的理解。 我回答: “僧问南阳慧忠国师。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有人不许。云是邪说。亦有信者。云不思议。不知若为。师(慧忠国师)曰。此盖普贤文殊境界。非诸凡小而能信受。皆与大乘了义经意合。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乎。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乎。深远之言。不省者难为措意。于是禅客作礼而去。------摘自《指月录》 评: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菩萨行般若照见色空,不能说色是般若,般若属有情是能照,色是所照。《坛经》中五祖的传法偈云“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故色是般若者即同无情。 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不等于色是般若,有色就有般若照色空。 法界本无一物,本无翠竹黄花。法界一切全真,唯是实相,实相即是无相。 试问:普贤文殊境界与观自在菩萨境界同否?” 网友回答:“非如是也。” 当天晚上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第二天清晨醒来还在思考,突然明白了南阳慧忠国师说的道理,马上到论坛发帖: 我回答:“青青翠竹海市蜃楼。郁郁黄花水中月亮。” 网友回答:“触目是菩提,茎草是金身。非关幻不幻,境实不异心。” 我回答:“何处不菩提,何处不金身。茎草皆假名,触目即是心。” 网友再没有回帖。 明白了大珠和尚和南阳慧忠国师的开示,《六祖坛经》中慧能大师的偈子也就好理解了。 六祖大师的偈子这样说的: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我也用偈子把我理解的作个回答: 菩提亦是树,明镜亦谓台,一真一切真,何处见尘埃。 以上是我自己的理解。 由于不断的读经,有很多疑问不断的解开,解开了疑问,又对理解佛经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现在我读经障碍不多了,随着不断对佛经的学习,我相信所有的疑问都会解开,我坚信这回路走对了。由于读经障碍越来越少,所以,我有了新的目标,阅读《大藏经》。在理上彻底搞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