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昭明寺
————汪孝杰
2011年7月15日至25日,怀着一种向往与探秘的心情,我独自一人参访东天目山。
参天古木,茂篁修竹,藤条萝蔓,石级泥路,长亭短榭,飞瀑流泉,深潭小溪,清风凉水,鸟兽虫鱼……种种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致,似乎与别的叫做“山”的所在并无多大差别。真正与众不同的,是这些自然景致之间掩映的人文色彩。
从山脚往上走去,一路寂静,几乎没见一个人影,除了时断时续的虫鸣,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快到“天门”时,便听一种悠扬清心的唱诵传来,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亲切——悠扬婉转连绵不绝的唱诵只有四个字——阿弥陀佛。寻声到了“天门”,眼前的景象顿时“热闹”起来,而这种“热闹”跟你想象的“热闹”不同,是一种眼见的,没有人说话的“热闹”: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搭出家衣的,穿居士服的,着便装的,来来往往,或扛或背,忙忙碌碌,正在搬运一些生活用品;大家彼此见面,并不答话,只是合掌问候,各自听着自带录音机里传出来的、或山野间回荡着的佛号声或者老法师讲经说法的声音;尽管有的看上去步履艰难,汗流浃背,但是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痛苦和不满的表情,只有安详、自在、欢喜洋溢在眉宇腮边。融入这样的氛围中,一路旅途劳顿也在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半途中,我看见一六十多岁的老人背饼干背得有些吃力,心想帮她一把,但见她专注倾听佛号的神情,怕打搅她,便犹豫着从她旁边走过;没想刚刚走到她的前面,便听得“啪”的一声,回头一看,原来她背篓里最上面的那箱饼干掉在了路上,于是我顺理成章地提了起来。她望我笑笑,示意我放回背篓。我说我手上的行李也不重,就我提吧。她也不坚持。路旁休息间隙,我跟她聊了几句,得知这位老人已经65岁,来自山东泰安,她来这里三天了,明天就要回去。
随着背山的队伍,我终于在佛号声中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昭明寺。
据《天目祖山志》载,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公元503年), 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宝志公大士,来此开山,修庐结庵开拓佛事。梁大同年间(公元535年),兴建昭明禅寺。梁武帝长子萧统,天监元年立为太子,因殡葬其母帝被宫庭太监鲍邈之诬陷后,十分气愤,不愿见梁帝,出走宫庭游历名山大川。他跋山涉水来到临安东天目山修禅,并取秦汉六朝文字撰写《文选》二十卷;分《金刚经》三十二节。据传,他用神过度,双目俱瞽。禅师志公和尚导取两峰石池水洗之,双目复明,不数年,武帝遣人来迎太子回朝,兵马候于山麓而建寺,俗称“等慈庵”,山岗建“昭明禅寺”,山下建有“昭明院”。 自此以后,有六代国师、500罗汉在这里修行,除志公禅师,五代十国的洪湮、清顺治时的玉林、清乾隆时的文元等禅师外,还有作为帝师或是帝友的白云、中峰、慧中、志逢、东溟等禅师数十人都在此修行过。1963年,海灯法师来到东天目山昭明禅寺,与仁善、益西等师徒三代相聚,在东天目山修禅习武,为东天目山留下了一段佳话。元末年间,昭明寺被毁,清康熙年间修复,规模宏大,僧人数百,香火旺盛,有诗赞:“八方香客云集来,十万烟火散江南”。如此雄伟的禅寺,于1958年又因火灾被毁。
此刻呈现在我眼前的昭明禅寺,已是一派参差巍峨、错落有致的景象。全寺以黄色为基调,飞檐重阁,阳光朗照之下,金光四射。寺内单独建有韦陀亭,亭内的韦陀菩萨横杵端坐。这跟很多寺院大不相同。一般寺院韦陀菩萨大多手持降魔杵、忠心耿耿地面北站立在弥勒佛背后,静静地注视着大雄如来,保护着佛国的安宁,这是他作为护法神的职责。昭明寺的韦陀菩萨何以横杵端坐呢?原来这里有一个传说:昭明太子是韦陀菩萨化身,这昭明寺也就成了韦陀菩萨的应化道场,好比这里就是韦陀菩萨的“家”。既然是在家里,坐下来休息休息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有香客前来此地,横杵迎接想必更为礼貌。韦陀坐像之后的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错落排列,其巍峨庄严之势,令人肃然起敬。而旁边的西方一号念佛堂,其形状也是别的寺院没有的,整体为两层楼阁的舫船建筑,喻苦海慈航渡众生,此船也被四众弟子喻称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接引船”。
只见船头锦幡高悬,上绣金色大字“西方一号”。念佛堂启建有一段特别的因缘:齐素萍居士一日在梦中,忽见汪洋大海,许多人挣扎其中,痛苦非常,求救声不绝于耳,齐居士见此惨状,大声念佛,求佛菩萨慈悲救拔苦难众生。刹那间,一艘大船飘然而至,齐居士大喊道:大家赶快上船。众人奋力攀上大船,度过茫茫苦海,抵达彼岸。梦醒后,齐居士发心,一定要建艘慈航,帮助念佛同修精进修行,速度业海,早归极乐故乡。2001年这个念佛堂终于建成。昭明寺能够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重现于天目山,正是得力于这位慈悲的念佛居士。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齐素萍居士不知道流过多少眼泪,付出过多少辛劳。然而,这里却没有一丝商业的痕迹,既无人卖香,也没有一些旅游景点那样的“法物流通处”,观音殿、天王殿摆放的佛经、佛像、佛教光盘等等,都一律免费,游人可以根据需要自取。
来到接待处,没等我张口,接待人员首先给我深深地一鞠躬,我急忙鞠躬回应。然后递上身份证。对方问我是否皈依弟子,我尴尬地回答不是,但我看过一些佛教的书籍和讲座,也知道东天目山,我是想来实地感受一下。看到我有些尴尬,接待人员安慰说没有关系,云端佛学,然后给我登记,说因为来这里挂单的人比较多,寮房比较紧张,政府也有规定,只能挂单3天。我说我来自很远的贵州,如果可能的话,能否多住几日?对方说,19号是观音菩萨成道日,那就到20号吧!登记完毕,接待人员便要带我去寮房。我问:“还有别的手续需要办理吗?”我的意思是要不要交食宿费什么的?接待人员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没有了。(后来我打听到,这里的法师和义工个人一律不接受信众供养和资助,信众若有供养和斋僧等意愿,自己将功德钱放到功德箱或者交到财务室。)
在带我去寮房的路上,接待人员告诉我这里的活动:这里有讲经、绕佛、早晚课等,早上2点半起床,3点开始早课,晚上10点休息。白天有时候有活儿,黑板上会通知,各人根据自己的体力情况自愿参加。看到我比较瘦弱,这位接待人员特别嘱咐:不要勉强,有十分力的话,使个七分就可以了。原来,我在路上碰到的这些搬运物品的人,除了这里常住的师父和居士外,就是全国各地乃至国外来此修学参观的人。
寮房是依山而建的几排简易大棚似的房屋,一个布帘子就是寮房的“门”。我被安排在四号寮房。里面是两排两层通铺,这一间寮房可以安排40人左右,中间是居住者放置行李的地方。这些行李很简单,几乎都敞开着,我的帆布旅行包上面挂着的那把小锁,在这里显得很不协调,似乎暴露着我心量的狭小。放置好行李,安排好住处以后,我去寺院参观。只见义工们各自默默地做着事情,或者洗衣服、搬物品,或者扫地、择菜、洗菜;没有必须交代的事情,都不言语。韦陀亭周围,有居士礼拜。办公室和餐厅所在的四合院墙壁上,有写有“不谤国主,不漏国税,不犯国治,不当国贼”、“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嗔痴慢” 等内容的提示牌;天王殿对面的墙壁上,书写着“遵纪守法 爱国爱教”的大标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