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佛应有的礼仪 佛是指释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以及由他所说出、记其实经典中的十方诸佛。譬如:弥勒尊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等等。 对付佛——当我们见到佛陀时,应该有奈何的礼仪呢?在释迦牟尼佛降生的国家,是要行五体投地的大礼,也就是我们此刻所说的“顶礼”。顶礼就是以头面向地礼佛足;这是一种最敬服的典礼。由于,人所最高尚的,乃是头顶,而人最卑下的,则是双足。以最高尚的头部顶礼在佛足前,天然,是暗示了心田无比的敬服。 佛陀活着时,释教徒见了佛陀,除了五体投地的顶礼之外,尚有在顶礼之后,绕佛地典礼。这应该是暗示信徒对佛陀的敬慕了。 现在,佛陀的化身早已入灭,此刻,我们所可以或许见到的,只是佛陀的塑像或纸像,可是释教徒对佛陀的敬仰,并没有因而稍减。 释教徒见了佛像,岂论是在寺院里、或在小我私人家里,都以行五体投地的顶礼为正式的礼仪;就算不顶礼最少也要行个问讯礼。
2、对法应有的礼仪 法指佛法。佛法是无形的,它的存在必需凭借有形的对象,例如:说话、笔墨、书本、艺术等等。以是,表达了佛法,记实了佛未能的说话、书本等释教都必需加以礼敬。以经书来说,必需妥为保管,不得乱放、乱丢;有佛菩萨像或经文的字纸也一样。碰着有法师、居士讲演佛法,都应该用心听讲,以暗示对法的尊敬。
3、对僧应有的礼仪 (1)尊敬僧的意义 僧指释教全部的出家人,包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戒叉摩那尼等,岂论男女老小,都在僧的范畴内。在家释教徒凡是称号出家工钱“师父”或“法师”,出家人的身份于在家释教徒的心目中,是介于西席与怙恃之间的。那么,在家中释教徒对“法师”、“师父”,应该有奈何的礼仪呢?因为僧与法、佛并列为三宝,僧的职位与法和佛一样。佛陀曾说,不要把他看作跟别人差异,“我亦僧数”——佛陀也是僧的一部门。因此,对僧的礼仪,有些处所,跟对佛的礼仪一样,例如:释教徒见了佛要顶礼,见了出家众,同样也要顶礼。虽然,有些释教徒,心中也许会不觉得然。佛陀是教主,是操行圆满者,空学生顶礼他是理所虽然;但,出家众修学水平纷歧,怎样能跟佛陀比,何故也要在家释教徒向出家众顶礼呢? 固然有些凡夫僧,跟平凡人好像没有两样,但由于他笃信佛法僧三宝与戒律;心中没有邪见,也劝除他人不要有邪见,而且讲说佛未能鼓吹成佛的可贵;干工作又不敢违反因果,以是他心中是布满善念的;本身偶一不警惕有了纰谬失足,就会顿时怨恨悔改。云云的出家人,固然是凡夫,也值得我们加以礼敬;就算有些出家人毁犯了重戒,但只要不失正见,如故是众生的福田,尊敬、扶养于他,依然获福我量! 相反的,假若有人看了出家人犯了戒、做了坏工作,就加以歧视、呵骂,这是佛陀所不应承的。由于出家人自有出家人的好事,只要袈裟仍在身,固然犯了禁戒,暗行恶行,在家人依然必需尊敬其身份——就看成佛陀的儿女,来加以尊敬吧!有一份敬服自有一份好事,何乐而不为?至于犯戒造恶的出家众,有一天,天然会受到他应得的报应,不消担忧会不公正。
(2)举动上的礼仪 在家人碰着出家众,假如是在室内,应该行五体投地的顶礼;只要是出家众,不分男女老小,都要一致顶礼。顶礼的时辰,是向着佛的偏向顶礼,以是,也便是是在向佛顶礼。顶礼的时辰,要说:“顶礼师父三拜”,受顶礼的法师会说:“一拜就好。”那么,一拜之后,就不要再拜了。有些法师较谦善,会说:“问讯就好。”那么,就不要顶礼,依法师的意思,问讯就好了。 可以或许对出家众,岂论男女老小,也不分识与不识,晤面时,都行五体投地的顶礼不单可以折服本身的我慢,也是一种可贵的涵养,天然会给人一种精采的印象,法师假如要开示你,肯定也会当真点。因此,假如要向法师请问,必然要顶礼。这暗示你的谦善受教。 就算不顶礼,见了出家众,也应该行个问讯礼。 扶养的礼仪,也是很重要的。扶养是指下对上,也就是说,往往身份较低的人给以身份比本身高的人对象,都可以说是一种扶养。曾经见到不少在家释教徒给以法师对象,却说:“师父,这个跟你结缘。”总会令人哭笑不得的感受。结缘是法师给以信徒对象时说的,是上对下的一种慈悲语气与客套话。 扶养在释教中,也有它的典礼,无论是对佛或对出家法师扶养,都必需双膝跪下,然后将要扶养的对象,双手送上, 就算利便一点,不必跪下,也要弯个腰,双手送上,才像个下对上的扶养。 大乘释教较量和光同尘,法师也都很随和,因此,云端佛学,有些释教徒就会有不拘末节的风俗。着实,应该有的礼仪,照旧要有的。
(3)书信上的礼仪 起首谈到信封上的写法。在家释教徒写给出家众的信,可以不必写姓,由于我国的出家人都是冠于佛陀的姓,一致姓“释”,以是只要写法号或未能名就可以了。只是,必需在法号(法名)间加以“上下”的称号,如:“上慧下安”。“上下”两字应该比法号(法名)小一点,而且,写在法号稍右的处所。 “上下”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种尊敬语,也许也有“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意义(是否云云,有待考据。)而这正是出家众的方针。在称号出家众法号(法名)时冠以“上下”,不单含有尊敬的意味——尊敬于出家众的上求佛法,下化众生——无形中,还具有鉴戒对方的意义,便是说:某某法师,你有没有在上求佛法、下化众生呀?!因此,写给出家众的信,名字间加上“上下”,具有它的出格意义。 泛泛,释教徒碰着不熟悉的法师,要叨教他的法号时,应该问:“法师,叨教您的‘上下’怎么称号?”云云,才合乎释教徒的礼仪。 法号(法名)下的称号,假如是岁数较长的法师,可以称为“老法师”、“大法师”;有光荣的,就称为“人人”;年数相差不多的,写“法师”就可以了。其它,看对方是专攻哪一窍门,以及释教界怎样认定他,来加以称号也也许。譬如:“状师”、“禅师、“论师”、“尊师”等等。法师之下的称呼,也是很重要的。往往有封口的信封,必需写上“启”字,才算有规矩。 为了增进信封上的规矩,在“启”字上,每每尚有一些称呼。例如:“尊启”、“慈启”、“道启”——这是写尊长的称呼,也得当在家释教徒写给出家众来用。偶然辰,会看到在家居士写给出家众法师的信,写的是“净启”,这是差池的。“净启”是尊长写给晚辈时所回收。例如:法师写信给在家居士,就可以用“某某居士净启”,平辈通讯,也可以写“净启”。 在家释教徒写信给出家法师,开首上应该怎样称号呢?假如是本身的皈依师父,就直称“师父”就可以了,可能称“恩师”、“上人”、“师尊”、“吾师”也可以,不必写对方的法号(法名),这就如世俗写信给本身怙恃或至亲,壹贝偾写“怙恃”或“伯父”、“叔父”、“娘舅”,不必写对方的名字,是一样的原理。 假如写给皈依法师以外的法师,则要看对方岁数小大而定,年数较大的,可以称为“老僧人”、“大僧人”、“长老”或“老法师”、“大法师”,同样不必写上对方的法号(法名)。这是含有避忌的意思——在中国礼俗上,晚辈对尊长不敢直呼其名,直呼尊长的名会被以为不尊敬尊长,没教化。 写给跟本身年数相差不多的出家众,则可以写上对方的法号或法名,惟必需冠以“上下”,像前面所说信封上的写法。但也可以不必写对方的法号(法名),只写上“师父”或“法师”、“大德”、“住持”等,也是可以。 末了可以用“敬请”、“恭请”、“顺请”或“敬颂”、“恭颂”、“跪颂”、“顺颂”、以及“敬叩”、“恭叩”、“跪叩”等。祝贺对方的言语,可以用“慈安”、“尊安”、“法化无疆”、“慈航普渡”、“福慧无量”、“得大自在”、“伶俐圆满”、“法喜无量”以及其他含有吉利意味,而且兼能表达出晚辈对尊长敬意的言词,都可以行使。 最后,谈到信末的自署。假如是写给皈依师父的信,可以自称“学生”或“皈依学生”及“徒”,写信皈依师父以外法师的信,自称上可用“三宝学生”,然后写上本身的姓名。姓名上写下“顶礼”较量恰当;由于,释教徒在佛法僧三宝之前,以顶礼为首要的礼仪。有些在家居士写给出家法师的信,信末姓名下写“合十”、“合掌”,这是不恰当的。“合十”、“合掌”合用于平辈,以及尊长写给晚辈的信中。假如晚辈写给尊长的信,不写“顶礼”也可以写“问讯”,总比“合十”、“合掌”好:但总不如“顶礼”来得恰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