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常住居士礼节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19:06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每个寺院都有常住在寺院的护法居士,这些居士都是发大心的菩萨行者,他们不辞劳怨的恒久参加寺院的护持事变,为寺院法务勾当的开展做出了庞大的孝顺。常住在寺院的居士要建立和遵循信佛、学法、敬僧、修行的原则。 《中庸》上有礼节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
每个寺院都有常住在寺院的护法居士,这些居士都是发大心的菩萨行者,他们不辞劳怨的恒久参加寺院的护持事变,为寺院法务勾当的开展做出了庞大的孝顺。常住在寺院的居士要建立和遵循“信佛、学法、敬僧、修行”的原则。
《中庸》上有“礼节三百,威仪三千”的说法,中国自古就很重视礼,礼节是对人,威仪是自律。寺院常住居士的礼节代表了地址寺院的形象,因此要从外到内,由内而行于外,使表里合一。内为心仪(内强素养),外为身仪(外树形象),兹分述如下:
(一)心仪:内强素养
人活活着间,不绝地接管到四周八方、从古到今、各式百般、各类差异身份的人及异类众生直接或间接的辅佐,以是要知恩、报恩、知忸怩。知恩、知忸怩的人必然会眷注人、照顾人、同恋人;反之,就会怨天恨地、不知反省。知忸怩使人精进、忍辱。本身知道错误,起首须勇于认可,并发露怨恨:面临本身的错误,先本身对本身怨恨,再对佛菩萨像怨恨,并发愿不再犯同样的过失。因为寺院常住居士多半是发心大、学龄长、修行好,因此更要更加严酷要求本身。
一、以忸怩心来看本身,以慈悲心待人
对任何人都要谦善有规矩,不与人对立,有戴德的人,就不会与人对立。心中有物,不只障碍本身也障碍别人,应经常站在别人的态度来假想。但愿别人的见识、性格改变,先要反求诸已,改变本身,只要本身的心转变,对方就是成绩本身的人。
学会放下: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阶梯。走到一处浅滩时,望见一位瑰丽的少女在哪里踯躅不前。因为她穿戴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女人,我背你已往。”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过了浅滩,他把小女人放下,然后和师弟继承提高。师弟跟在师兄后头,一起上内心不悦,但他默不出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不由得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密女色,你本日为什么要背谁人姑娘过河呢?”“呀!你说的是谁人姑娘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此刻还挂在心上?”
这个公案汇报我们,假如老记取别人仿佛做过什么错事,着实是本身在继承错着。
二、尊上谦下,见人自低一级,把每小我私人都当成菩萨看,人的才气、见识、智商差异,但道心能溶解人我间的别离心。互相取长补短、相互相助,信托本身有所不敷,必要互相互为助缘,这样才气尊重本身,也尊重别人。
三、溶解自我,不要自我膨胀,坚强己见。若蔓延了本身就分开了佛陀本怀,佛心是无我的,我们要学佛陀的慈悲与伶俐“慈悲没有仇人,伶俐不起烦恼。”
四、不品评,不谋略;相互眷注,相互辅佐。各人都是寺院常住的成员,寺院常住的任何题目,也就是我们本身的题目,以是要本身来办理“知恩报恩为先,利人即是利已。竭尽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几多。”
狗和树:有一只狗,天天晚上都在一棵树下苏息,多年如一日。有一天,一阵风吹来,把一根树枝折断了,碰巧堕在它的背脊上。它就很气愤的走开了,到一个露天的处所去苏息,抉择不再回到这棵树下,也不想一想树枝掉下来的缘故起因,只抱怨这棵树看待本身欠好。直到天色晚了,又下起雨来,它远远地望见一阵风正吹过那株树,云端佛学,全部枝枝都在不断地动摇着,它就认为照旧树下好,自言自语地说道:“树在叫我了!”于是重又回到树下去。
这个故事比喻:学修佛法,志愿要强项不移,不能由于师长的稍微责备就遗忘多年的修学恩典,随意分开护持多年的道场,比及碰着各种烦恼,才再去亲密师长。这样来往复去,挥霍时刻生命,乃至还跑散了心,退失正念。
五、不评论长短,不传谎言,不听信谎言,应多操作时刻学佛、修行、护法。
1.道场与道场之间的长短;人与人之间的长短;与本身不干系的事;此外集体的事;已往的事都不必再谈;家里的事与人无关的也不必谈“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2.今朝有产生家庭坚苦、奇迹坚苦、生理上的抵牾,身材方面的题目都可以谈。要相互眷注,用佛法来勉励、慰藉、劝勉,但不涉及法令、款子、政治:“为了广种福田,那怕任怨任劳”。
水依然在流着:有一小我私人,走路走得很口渴,在路旁看到岩石里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头前盛有木桶,水是满满的,他就启齿大喝,喝得足够了,当时他就举手木桶说:“我已经喝好了,你的水可不要再流出来了。”然则水依然在流著,并不断止。这人在桶边震怒大闹个不休。有人见了,笑责他道:“你不要它,你自拜别就是了,何一定要它不流出来呢?”
这个故事比喻:众人常在存亡渴爱中饮用著五欲的水(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可能是色、声、香、味、触,这些地步,经常使人们颠倒疑惑。)偶然,感想厌倦了,但愿色声香味等不要再来相扰。这就应该收摄六根,从心田用工夫,使本身的心念不去攀登,不生贪图。以是我们干事无论碰着是顺是逆,都不要抱怨道场不清净、师父有别离、别人不修行等等,不这样从自心阔别作工夫,而只要求表面的地步不来扰乱,想得到烦恼的脱节是不行能的的。
寒山问拾得:“凡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那里理乎?”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二)身仪:外树形象
一、仪容:
学观世音菩萨的慈蔼、祥和。可先由面目标心情进修起,眼睛、脸部放松、略带微笑,同时心中观想大家都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见到每小我私人都当成是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能应众生所需而千百亿化身,应以什么身得度,就化成什么相。按照佛经的记实,曾化为鬼王、夜叉、罗刹。)因此对任何人都当成观世音菩萨看,心中才不会有烦恼。衣著简朴朴实,整齐端庄。头发宜梳理整齐。
二、言语:
措辞要用优柔语、密切语、慈祥语、慰勉语。答复别人的话,口吻要婉转,不能伤人;时时有耐性又密切地谛听别人的话,若是对方的回响有些欠好,要可以或许实时后退。多说眷注慰勉的话,可以使人乐意与你攀谈,接管你对他的接引或辅佐。不开别人的打趣,恶作剧轻易伤到人,除非私情甚笃,不然不宜开对方的打趣;对三宝要有信念、敬服心,因此切忌开出家人的打趣、开师父、释教的打趣。不说卤莽的话,也不说小孩用的话及刻薄尖刻的话,尊重别人就是尊重本身。
岂论尊卑,互相以师兄相互称号,有职衔的可称职衔,岁数大的称老菩萨,岁数小的称小菩萨,对本寺的常住法师称:某某师或某某法师;对表面道场的法师,年长的称:老法师、长老、导师、老僧人或师父,法师之间以戒腊为尊卑,并非以年数为高下。
三、干事:
1、行走:在佛殿内或集众之场所采操手之姿势。平常走路,二手天然垂落,天然摆动,不宜背手走路(怠惰相)。与师父偕行,要走在师父的后头,约一个肩的间隔,当师父向本身措辞时才趋身向前。收支门时,替师父开门后,让身左侧,待师父进或出门后,要关上门。若与师父去寺院、构造,当达到时,要快步走向前往向对方传递,让对方筹备。不宜黏著师父、法师,或抓著出家法师走路。坐下来时,师父坐左边,徒弟坐右边。只管停止从师父眼前颠末,若必需时,走到师父眼前要弓身问讯,弯腰而过。
2、搭车:上车时,替师父或尊长开车门,并用手盖住车门上的顶盖,以免不警惕撞到头。下车时,本身先下车,看停车的处所是否乾净,安详才迎请师父及尊长下车。如主人开车,应坐在前面右方;如乘计程车,驾驶座之右后方是大位。
3、乘电梯时:先辈去节制电梯之开关,再请师父或长辈进去。达到时,师父或长辈先出去。在电梯内宜面向门口,站立师父或长辈之两侧。
4、接听电话:岂论对方是谁,第一句话是:阿弥陀佛。报出本身的姓名,汇报对方本身的身份,再说想要表达的事。如对方不在要留话。如对方要找的人不在,应将对方的姓名或电话记录下来,以示尊重。
5、照像:以伦理次第为原则,要注注上下尊卑。尊者在左方,出家法师坐尊位。师父在场时,师父在前面,徒弟在后头或阁下皆可。若本身是主人时,不必因谦善而躲在后头,可坐在尊位。
6、造访:代表寺院常住做亲善会见,固然我们居心是眷注,不能让对方以为是滋扰。以平凡的装束,要不亢不卑,用泛泛心很有规矩的立场,很天然的与人打仗。见人先合掌念一声“阿弥陀佛”,声名:“我是寺院常住的居士”,很诚实、真诚,没有卖弄,不说太多的空话掩盖本身、浮夸本身,也不要把师父神化。身上带著寺院印制的宣传册,要趁便勉励人学佛和来到寺院旅行,但也不必见人就送。知道几多讲几多,做不到的事不说。
进门时,换拖鞋,要先问讯,不行穿上主人的拖鞋。进去之后,不行东张西望,东摸西摸,对出格珍贵的对象不宜多看,以免别人猜疑,除非主人表示,但亦不行触摸。主人未请入座,不行坐下,不宜坐上主人的位置。座位之巨细依小我私人之风俗,主人约请坐谁人位置就坐谁人位置,最好的位置最好不要坐,凡是大幅画的下面是正面。
造访时,立场要稳重,措辞不行轻浮,也不要一启齿就向人要钱,更不宜恶作剧,要尊重主人,礼敬主人。对主人家的小孩可以传颂他:乖。但不要任意去触摸他,除非是熟伴侣。
沙弥和乌鸦:一个小沙弥凭证师父的嘱托,认真通知僧团晒场上的谷子,几只乌鸦老是飞来偷吃,小沙弥赶走这边,它们又飞到何处,赶到何处它们又飞到这边,累得满头大汗也赶不走,于是就去处佛陀埋怨。佛陀汇报他:“等乌鸦再飞来时,你就对它们说:乌鸦乌鸦,请把你们身上的羽毛布施一支给我吧。”第二天,小沙弥又去通知谷子,乌鸦飞来了,小沙弥就喊:“乌鸦乌鸦,请把你们身上的羽毛布施一支给我吧。”于是,全部的乌鸦听到后一下子都飞走了,而且再也不来了。
这个故事汇报我们:假如总向客人化缘,启齿缄口都是要钱、哭穷,他们会阔别你地址的寺院。
(七)在外用餐:
面向门口是大位,主人与客人扑面坐。座位的布置是由主人抉择,若非主人表示不行私自择位。假如主人职位高,主人仍坐大位,风俗上左边的位置较量大。师父请用饭时,若生客是尊客,则师父坐客位,客人坐主位;熟客如果尊客,则师父坐主位,客人坐于师父之侧。请师父用饭,要布置师父的侍者坐在师父的右边,乘车时,师父之僧袋由侍者携带,居士不必代庖。
(八)迎接法师:
若有此外道场法师到访,要奉茶、奉毛巾、点心。依序是:先拾毛巾,炎天用冷的,冬天用热的,都要沾湿。再送茶水,水倒八分满。要扣问:但愿红茶或绿茶。如只扶养净水亦可,有生果就奉上生果。假如师父溘然降临,没有筹备供奉也不要为难,只要敬服就可以了。送对象给师父时,要举到眉心;收的时辰要先问讯,走过师父眼前要低身,当师父请你坐下时,说:“感谢师父慈悲,阿弥陀佛”。
六祖人人《无相颂》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怙恃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气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刺耳必是忠言
悔改必生伶俐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传闻依此修行 天国只在今朝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