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西域有着悠久的历史。西域曾被佛教僧侣视为"小西天",或誉为佛教的第二故乡。 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西域的?根据史料记载,印度佛教传入西域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世纪后半叶。主要传入地区是新疆的于阗、龟兹、疏勒、若羌、高昌等地。首先把佛教思想传入西域于阗的是来自迦湿弥罗(即克什米尔)的高僧——毗卢折那。当时,西域各地主要流传的是小乘佛教的"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恒有",即把世间一切现象分为有为法和无为法两类。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有生(产生)、住(持续)、异(变化)、灭(毁灭)的"四象"。有为法计四种:表现物质现象的,称为色法;表现生理或精神现象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称心法;各种心理作用称心所法;心、色之外具有生灭的各种现象,称心不相应法。无为法指非因缘和合、无生无灭的各种现象。据此五法细分为75种,统称"五位七十五法"。还主张:"三世恒有"、"法体恒有",认为过去、现在、未来皆有实体,而且论证诸法都各有不变不改之自性,同时也有造果之因。对因缘关系中提出了独特的"六因说",即能作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等。"六因说"是有部"三世实有说"的立论依据,即认为在三世中有着因果的必须联系,发展了原始的佛教的缘起观。 自印度佛教传入西域后的几百年间,即西汉昭帝、宣帝统治时期,到三国时期的几百年的岁月里,云端佛学,西域佛教有了长足的发展,佛教图象、寺庙和石窟等佛教建筑开始在西域大地出现,著名的有克孜尔千佛洞、库车的森姆赛姆千佛洞等。西域僧人开始走向内地传经送宝。内地佛教徒也拉开了西行求法的序幕。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西域进入了鼎盛发展时期。佛教在西域各宗教中占统治地位。佛窟成群,塔寺林立,浮雕、立雕的大小佛像琳琅满目,雕塑艺术达到了很高程度。西域各国佛事频繁,年年举行盛大的佛会,而且,高僧人才辈出,也是西域与中原佛教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时代。同时,西域佛教也在不断演变发展,出现了大乘佛教,产生了不同佛教宗派。小乘与大乘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后者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并进一步把佛神化;前者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证得阿罗汉作为最高目标,后者宣传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渡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 这一时期西域佛教文化艺术也达鼎盛。佛教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和演讲辩论达到很高水平。 许多高僧出现在这一时期。如:白延、帛法祖、鸠摩罗什、佛图澄、达摩笈多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