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山本寂禅师是禅宗曹洞宗的创立者之一,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佛教的僧传、灯录对其出家地记载不同,研究者往往各执一端。因此有必要对本寂的出家地作一番考证。 《祖堂集》本传载:“曹山和尚,嗣洞山,在抚州住。师讳本寂,泉州莆田县(引者按:莆田县在唐代隶属泉州)人也。俗姓黄,少习九经,志求出家,年十九,父母方听。受业于福唐县灵石山。”就是说,本寂出家“福唐县灵石山”。<?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宋高僧传》本传载:“释本寂,姓黄氏,泉州莆田人也。其邑唐季多衣冠士子侨寓,儒风振起,号小稷下焉。寂少染鲁风,率多强学,自尔淳粹独凝,道性天发。年惟十九,二亲始听出家。入福州云名山。”就是说,本寂出家“福州云名山”。 《景德传灯录》本传载:“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人也。姓黄氏,少慕儒学,年十九出家,入福州福唐县灵石山。”就是说,本寂出家“福州福唐县灵石山”。 《禅林僧宝传》本传载:“禅师讳耽章,泉州莆田黄氏子。幼而奇逸,为书生,不甘处俗,年十九弃家入福州灵石山。”就是说,本寂出家“福州灵石山”。 《五灯会元》本传载:“抚州曹山本寂禅师,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就是说,本寂出家“福州灵石”。 上述有关本寂出家地的5种记载中,“出家福唐县灵石山”的记载与“出家福州福唐县灵石山”的记载实则相同。因福唐县是福清县(今称福清市)的旧称。据《三山志》载:“福清县,(福)州东南百二十里,唐圣历三年(700)析长乐南八乡置万安县,天宝元年(742)改为福唐。”可见福唐县在唐代属福州。因此,《祖堂集》与《景德传灯录》有关本寂出家地的记载相同。而“出家福州灵石”的记载与“出家福州灵石山”的记载是否又相同呢?据《八闽通志》福州府侯官县“灵石”条载:“灵石,在十四都真人宫内。内有潭,潭之旁有石凡四:一似龟、一似蛇、一似剑、一似印。……(在)府城西。”又《三山志》载,侯官县“灵石尼院,齐礼里,政和三年(1113)置。”显然,二者都不是本寂出家处。笔者认为,所谓本寂“出家福州灵石”的记载中的“灵石”应是“灵石山”之省称,“出家福州灵石”的记载与“出家福州灵石山”的记载应相同,亦即《禅林僧宝传》与《五灯会元》关于本寂出家地的记载应是相同的。笔者考福建地方志获知,在唐代福州辖地内仅福清县有“灵石山”。《八闽通志》福清县“灵石山”条载:“灵石山,在清源里”。《闽书》福清县“长东乡”条载:“长东乡,旧长乐东、西二乡,宋并。……清源里,……旧半属长乐西乡。山曰灵石。”可见《八闽通志》与《闽书》所载相同即“灵石山”在明代福清县“清源里”。《三山志》无“山川志”或“方域志”,“山附”于“寺观类”。据《三山志》福清县“灵石俱胝院”条记载可知:灵石山在清元里。这里的“清元里”与《八闽通志》、《闽书》所载的“清源里”是否为同一地方呢?据《三山志》福清县“长东乡”条载:“长东乡,县西四十里,旧有长乐西乡,为东乡后,并西乡,此遂去‘乐’字。文兴里,旧无;清元里,旧半属西乡;永寿里;新宁里,旧属西乡,有里外里;方兴里。”[12]《八闽通志》福清县“长东乡”条载:“长东乡,在县西四十里。旧有长乐西乡,北为长乐东乡。宋并西乡,此遂去‘乐’字。文兴里,在县东三里。旧为隆兴里。清源里,在县西二十五里。旧为清源里,半属西乡。新宁里,在县西四十里。旧属西乡,有里外里,今并。方兴里,在县西北二十里。”可见“清元里”与“清源里”实为同一地方。显然,无论《三山志》还是《八闽通志》、《闽书》的记载都表明:福州灵石山在福清县亦即唐代“福唐县”。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所载本寂出家福州灵石山山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所载本寂出家福州福唐县灵石山相同。至此,可以说,史籍关于本寂出家地的几种记载其分歧实际上只能归结为二种:一为《宋高僧传》所载的本寂出家“福州云名山”;一为《祖堂集》、《景德传灯录》所载为代表的本寂出家“福州福唐县灵石山”。有的论者肯定《宋高僧传》所载本寂出“福州云名山”为正确,而认为《祖堂集》、《景德传灯录》记载本寂出家福建福唐县灵石山,“是据福州的传说”。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考福建地方志,不但未见唐代福州辖区内有“云名山”,而且福建全境亦未见有“云名山”者。《宋高僧传》本寂传所载的“云名山”当属鲁鱼亥豕,因“灵”字的繁体字“灵”与“云”字的繁字“云”相近,“石”字与“名”字相近,“云名山”实则“灵石山”之误。又《祖堂集》灵观和尚传有一则曹山本寂参谒洞山良价时的对话:“曹山到洞山。洞山问:‘近离什摩处?’对云:‘近离闽中。’……洞山又问:‘什摩处人?’对云:‘莆田县人。’洞山云:‘什摩处出家?’对云:‘碎石院。’山云:‘碎石院近黄檗,你曾到不?’对云:‘曾到。’洞山云:‘有什摩佛法因缘?’对云:‘某甲自问如何是毗庐师法身主?’云:‘我若向你道则别更有也。’洞山闻此语?便合掌云:‘你见古佛,虽然如此,只欠一问。’曹山礼拜,便请问头。曹山再三苦切问三度,方得问头。入岭参师(指灵观和尚——引者),举前话进问:‘为什摩故不道?’师云:‘若道我不道,则恶却我口,若道我道,则秃却我舌。’曹山便归洞山,具陈前事。洞山执手抚背云:‘汝甚有雕啄之分。’便下床向黄檗合掌云:‘古佛,古佛。’”这一则记载表明:其一,本寂禅师出家闽中“碎石院”,此地离福清黄檗山近,本寂亦曾往黄檗山参问灵观禅师;其二,本寂禅师参谒洞山良价禅师是多次往来请益。笔者认为,上述记载对探讨本寂出家地十分重要。但首先需要判定上述记载是否可信,也就是说,是否如有的论者所说的属“福州的传说”。据《宋高僧传》本传载:本寂“年二十五,登于戒足,凡诸举措,若老比丘。咸通之初,禅宗兴盛,风起于大沩也。至如石头药山其名寝顿,会洞山悯物,高其石头,往来请益,……”。又《景德传灯录》本传载:本寂“二十五登戒,唐咸通初年,禅宗兴盛。会洞山价禅师坐道场,往来请益。洞山问:‘阇黎名什么?’对曰:‘本寂。’曰:‘向上更道。’师曰:‘不道。’曰:‘为什么不道?’师曰:‘不名本寂。’洞山深器之。师自此入室,密印所解。盘桓数载,乃辞洞山。’”可见僧传与灯录均载本寂参谒洞山良价是从闽中“往来请益”。这就证明了《祖堂集》灵观和尚传所载本寂与良价对话史料的可靠性。前已述《祖堂集》本传载,本寂“受业于福唐县灵石山”。而同书灵观和尚传又载,本寂自云:出家碎石院。综合二传所载可以得出如下思路:本寂出家福唐县(亦即福清县)灵石山碎石院。 据《三山志》载:福清县灵石山有“灵石俱胝院,清元里,大中元年置。先是唐武宗时,僧元修始庵于此……,后深入岩谷中。人以为遁去矣。有蔬甲泛流而下,乃沿源访而得之,再往则庐已虚矣。盖避会昌禁也。宣宗时出,诣阙贡金买山,始创精舍,名‘翠石院’。至是赐今额。”《闽书》福清县“灵石山”条载:“灵石山,……唐武宗时,僧元修庵此,……后深入岩谷中,人谓遁去矣。有蔬甲泛流而下,乃沿源访得之。再往,则庐已虚。宣宗时出,诣阙贡金,始买山创精舍,名翠石院。至是,赐额曰:"灵石俱胝院",院今为寺。”《八闽通志·寺观》福清县‘灵石寺’条;《福清县志·杂事志》“灵石寺”条,又同书《人物志·仙释》“释俱胝(元修)传”所载与上述所引《三山志》“灵石俱胝院”条、《闽书》“灵石山”同。笔者认为,地方志记载的“灵石山翠石院”当为本寂禅师的出家地。理由是:其一,本寂19岁出家,时间当在唐宣宗大中十一年至十二年。其时该寺院尚称“翠石院”。《祖堂集》记载作“碎石院”,应是“翠石院”同音的别称;其二,翠石院所在地灵石山与黄檗山同在福唐县(今福清市),二者相距不过十余华里。与上述所引《祖堂集》灵观和尚传中洞山良价问本寂“碎石院近黄檗”的记载吻合。总之,基于上述所论可得出如下结论:《祖堂集》、《景德传灯录》、《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诸书的本寂传有关本寂出家地的记载是正确的,《宋高僧传》记载本寂出家福州“云名山”应为“灵石山”之误,属鲁鱼亥豕。当为《宋高僧传》成书后在流传过程中造成的。今福建福清市灵石山实为曹山本寂禅师的披剃之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