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衣”之制法,规定颇详细。即将一整块布,切割成长短不一之小布片,纵的缝合之后,再以规定之条数作横的缝合。由此种裁剪样式观之,缝合后都作长方和正方的水田形状,故又名田相衣、水田衣、割裁衣。关于田相衣的说法,据《摩诃僧祇律》云:“佛住王舍城,帝释石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语阿难言,过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于是在制作三衣时,便把布条纵横交错,拼成“田”字形,这一种制作方法,在印度因佛教部派不同,细节上亦有差异。我国与日本的制法趋向华美化,仅在割裁方法上沿袭旧规。由于其制作特殊,故不为其他地方采用。佛教徒解释这种“田”字形衣服的意义说:田畦贮水能生长嘉苗,养形养命。法衣如是制作,亦能增长僧人心中的善苗,以养身法慧命。另外还说,穿着此种衣服,除增养善苗之外,可令人舍弃欲望,且不虞被盗。 至于僧人为何蓄“三衣”,也有一定的说法。在古代印度,最初的僧服都是从垃圾中拾来或施主施舍的,没有选择余地,其颜色、质地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的,自然不可能产生统一的僧服,据说佛祖释迦牟尼为此又颇费了一番脑筋。特别鉴于一些僧人恣意积贮越来越多的衣服,他首先考虑到僧服应以几件为宜。据《四分律》上说,释迦牟尼曾在一个极其严寒的夜晚,亲身端坐露地,进行体验。开始他只着一衣,中夜寒风袭来,感到寒冷难挨,又加上一衣;后半夜时,逼人的寒气使之竟难以坐稳,便穿上了第三件衣服。这三件衣服一件厚似一件,终使释尊度过了最为寒冷的一夜。于是,他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召集众僧宣布,从今以后,出家弟子只可蓄三衣,分为轻、中、重三件,按照印度一年分为春、夏、冬三季的冷暖变化,还规定了三衣的穿着时序,即冬天穿着重衣,夏天穿着轻衣,春天穿着中衣,以便夏防虫,冬防寒。从此,佛教出家僧人的衣着便又有了“三衣”之称。随着佛教的流播,三衣的制作方法及穿着场合,也逐渐固定下来了,形成了一定的规制。 另外,“三衣”因为最初是由许多碎布片补缀而成的,故又名百衲衣、衲衣,僧人因此常自称为衲衣人、衲子。据《十诵律》载,衲衣得名于五衲衣,即(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四)死人衣,(五)粪扫衣。又说,佛祖初度五比丘时就提倡着五衲衣。 ,云端佛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