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业果也是下士道的重要修行内容,个中包罗见和行两方面。见就是缘因由果,行就是止恶积德。 佛法很是重视正见。所谓见,就是一种天下观、人生观。什么是生命连续的纪律?什么是天下形成的纪律?天下和我们又是什么相关?对付这些题目,佛法的表明就是缘起、因果。说到因果,许多人每每存眷外在因果,云端佛学,好比做了什么事,感得什么功效。究竟上,因果同样离不开我们的心。 生命包罗物质和精力两方面。个中的精力体系,是由见识和心态构成。而这些见识、心态又和自身熟悉有关,和一般蕴蓄有关。我们做每一件事,在客观上固然会已往,但由此形成的种子却会蕴藏在我们心田,继承发生浸染。当某个种子蕴蓄到必然水平常,就会在浩瀚种子中成为主导,时时抢占心灵频道。其功效,又会使这一种子继承膨胀,继承壮大。如果任其成长,贪心者会越来越贪心,焦躁者会越来越焦躁。若想改变这种成长势头,使生命沿着既定轨道前行,必需从见识举办扭转。 从释教来看,生命是无我的,哪种情感或见识都不能代表我。我们此刻的许多手段、风俗,都是儿时没有的,是在生长进程中慢慢形成的。但这些风俗并非牢靠稳固,我们昨天感乐趣的对象,本日未必尚有乐趣。本日不感乐趣的,将来又也许发生乐趣。为什么会有这些变革?也和我们的心态有关,和生命内涵的需求有关。 我们有什么需求,就会追求什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各种就是以需求为因,由此发生的追求功效。但这些因也是本身作育起来的。我们本日的许多需求,昔人并没有,一样可以过日子。我们本日之以是发生那么多需求,和情形有关,更和本身有关。假如不清晰本身要什么,不要什么,就会在外界勾引下不绝发生需求。而当这种需求被满意之后,又会在心田发生一种依靠,形成一种力气。一旦需求得不到满意,就会失踪惆怅。究竟上,当我们没有发生响应需求前,有没有这些都不会对我们发生影响。 另一重因果,则是以身口意三业为因,由此形成善、恶、无记的差异业力。这些业力不只会给我们自身带来快乐或疾苦的功效,示意出来,也会使别人感想快乐或疾苦。另外,善的力气会将我们导向善道,恶的力气会将我们导向恶道。以是循环也是心田制造出来的,是心田的连续和泛起。好比饿鬼,代表永无满意的十分渴求,这种心态被强化后,生命就会泛起饿鬼的状态。阿修罗是代表嗔恨和斗争,当这种心态走到极度,生命就进入阿修罗的状态。牲畜则代表愚痴,除饮食男女外没有更高追求,假如人壹贝偾为了保留而保留,没有任何精力追求,那和动物是没有本质区此外。可见,每种生命状态都是心田的展现。 我们有什么心念,就会发生什么力气,最终培育与之相干的性格以致人品,并影响生命将来的成长。我们此刻的生命状态,是由已往的所作所为抉择。而此刻的蕴蓄,又会形成将来的功效。以是,释教出格重视生命的当下,也就是掌握此刻。唯识宗以为,三世中只有当下是实有的,已往和将来都是假有。由于已往已然已往,将来尚未到来。但我们怎么知道有已往?正是从现有履历中熟悉。我们为什么知道有将来?也是从现有履历去揣度。我们此刻做了什么,蕴蓄什么生命履历,就会导向什么样的将来。我们有手段掌握此刻,也就有手段掌握将来,抉择将来走向。 《道次第》中,将业的特点归纳为不作不得、作已不失、增添宽大三点。也就是说,未曾造作的业无法感果,已经造作的业不会失去,不只云云,业力还会继承成长。我们分明业果之理后,就要起劲止恶积德。由于恶行会招感苦果,而善行会招感乐果。纵然从自私的、自我掩护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这样去做。只有止恶积德,生命才气进入良性轮回,才气有光亮远景。不然,我们本身就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摘自:济群法师《道次第修学舆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