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虽然主张三教同源,但他对三教并非没有高下的区分。从慧远自身的经历来看,他是从儒生、到老庄的信奉者,并最终归趣佛教的。在这个过程中,三教高下之别已经很清楚了。在《与隐士刘遗民等书》中,慧远对三教的高下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明。慧远云:“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宛也。及见老庄,便悟名教是应变之虚谈耳。以今而观,则知沈冥之趣,岂得不以佛理为先?苟会之有宗,则百家同致。”[17]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慧远对三教的判释为,佛教最高,道家居此,儒家最低。这一点在《高僧传慧远传》中也有明确的说明。《高僧传》卷六:
释慧远,本姓贾氏,雁门娄烦人也。弱而好书,珪璋秀发。年十三,随舅令狐氏游学许洛。故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庄老。性度弘博,风鉴朗拔。虽宿儒英达,莫不服其深致。年二十一,欲渡江东就范宣子共契嘉遁。值石虎已死,中原寇乱,南路阻塞,志不获从。时沙门释道安,立寺于太行恒山。弘赞像法,声甚着闻,远遂往归之。一面尽敬,以为真吾师也。后闻安讲《般若经》,豁然而悟。乃叹曰:“儒道九流,皆糠粃耳。”[18]
在此,我们可以看出,慧远的求学轨迹为由儒入道,最终又弃道入佛。他对三教之高下的理解也与此相关,即佛教优于老庄道家,而道家又优于儒家的礼乐教化。这一结论也为学界所认同。但慧远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判释呢?其评价的标准是什么?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笔者认为,慧远作出这样判释的根据,就在于三教对生命之理解不同。儒家讲究敬鬼神而远之,不讨论死后之事,甚至认为人死神灭,其教化的立足点在于现世。而道家则认为死是对生命本源的归附,生命是没有穷尽的,是生生不息的,并把生生不息之宇宙大化作为其追求的终极目的。从对生命的认识角度来看,这显然比儒家要更深一层。因此,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慧远批评儒家“不寻方生方死之说,而惑聚散于一化;不思神道有妙物之灵,而谓精麁同尽。不亦悲乎?”[19]
此中的方生方死之说,就是道家“以生为人羁,死为反真”的主张。所以,儒家的教化之所以不如道家的学说究竟,就是因为其以一生为限,没有向道家那样,体悟“大块劳我以生,息我以死。”但慧远并没有停留在道家的思想中,他认为庄子、文子等人的论说,虽然比儒家更接近真理,但并非是佛陀所开示的正道。[20]所以,慧远虽然多次引用了道家的文献,并在讲经的时候引《庄子》来解释诸法实相,但他对道家的态度还是批判性的。究其原因,是由于道家以生生不息为道之大德,肯定了“生”的价值,慧远认为这是所谓“知生不尽于一化,方逐物而不反者也。”[21]佛教的追求恰恰与此相反,佛教主张:“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求宗。”[22]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佛教优与儒、道的根本在于“不顺化以求宗”。因此,道家的顺应自然,无欲无为的思想恰恰是佛教所反对的。为什么生生之大化不是最为究竟的境界呢?因为从佛教的教义来看,生死轮回正是一切有情所要超越的,不生不灭的至极之境才是佛教的真正追求。慧远认为:“其生不绝,则其化弥广而形弥积,情弥滞而累弥深。其为患也,焉可胜言哉?”[23]因此,道家所主张的生生之大德,恰恰是众生受苦无穷,轮回生死的根本。要想摆脱这是困累,就必须修行佛道,而不顺化于自然。这个状态,就是佛教所主张的至极之境——涅槃。慧远说:“经称泥洹不变,以化尽为宅;三界流动,以罪苦为场。化尽,则因缘永息;流动,则受苦无穷。何以明其然?夫生以形为桎梏,而生由化有,化以情感。则神滞其本,而智昏其照,介然有封,则所存唯已,所涉唯动。于是,灵辔失御,生涂日开。方随贪爱于长流,岂一受而已哉?”[24]
在慧远看来,道家的“得一”、“体顺”等都没有摆脱生死的轮回,反而是沉迷在轮回中而不觉。因此,并非解脱的至极之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佛道两家思想趣向的不同。佛教更倾向于解脱论,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的生化之理。正是由于这种差异,才使得慧远在两教的抉择中最终归向了佛教。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慧远首先通过《法华经》会三归一,开权显实的理论,将儒家、道家等中国的传统思想都融进了佛教的体系之中,避免了佛教与中国传统的激烈冲突。其次,在三教教义的究竟与否上,慧远以是否能体悟至极之境为标准,建立了自己的三教高下论:即最下层为儒家、道家居中,佛教最高。突出了佛教的优越地位,为佛教在中国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责任校对:法恩)
--------------------------------------------------------------------------------
[1]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64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2]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64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第17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曹虹:《慧远评传》第248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8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6]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二卷第64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7]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第17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8]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71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9]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4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10]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5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11]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8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12] 《高僧传 慧远传》:有慧义法师,强正少惮。将欲造山,谓远弟子慧宝曰:“诸君庸才,望风推服。今试观我如何。”至山值远讲《法华》,每欲难问,辄心悸汗流,竟不敢语。
[13] 《大正藏》第9冊,第83页中。
[14] 《大正藏》第9册,第19页中。
[15] 《大正藏》第九册,第83页中。
[16]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7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17]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97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18] 《大正藏》第50冊,第357页下。
[19]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9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20]《沙门不敬王者论 形尽神不灭第五》:二子之论,虽未究其实,亦尝傍宗而有闻焉。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9页,东京:创文社,1960年。
[21] 《沙门不敬王者论·形尽神不灭第五》,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9页,东京:创文,1960年。
[22] 《答桓太尉书》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2页,东京:创文,1960年。
[23] 《沙门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第三》,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6页,东京:创文,1960年。
[24]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第86页 东京创文社196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