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噶活佛(1893—1957),四川康定木雅乡人。据考其先祖为西夏党项人的一支,1227年西夏亡国,部民逃散,这支党项部落来康定木雅定居,他们讲的土语“木雅话”,并非藏语,可能是古时的党项语。
贡噶活佛于1893年夏历九月十五日生,经噶举教派黑帽DB法王十五世喀钦多杰认定为雪山喇嘛扎白拔之转世,三岁坐床,五岁开始学经,于住戒、闻思、修应、猛行等,次第随学。十八岁进德格八蚌寺启请噶玛德靖座前为大和尚,先受沙弥戒;1916年二十四岁时,礼请鄢波耶为戒和尚,受具足戒,如法守持比丘近圆戒;迨后两赴拉萨,亲谒法王噶mb大师名度松虔巴,依止修学。贡噶活佛并于二十馀位不分法类之大喇嘛及大善知识座前,随类闻学,显密共修。先学五明,对声明之诗词音韵、四部医续、因明学、内典等皆次第遍学;特别注重《俱舍论》、《现观庄严论》、《四百论》、《入行论》及《解脱经》之参究,自在娴熟。及复守大乘菩萨戒,修学深见与广行两派流出之仪轨口诀。就所学密咒而言,于金刚乘方面,则密续四部灌顶、传语允许,大多全受。谛洛巴与那洛巴、马尔巴之宗派上授传承大续十三部,如密集、喜金刚、胜乐、大威德四座金刚等,一切无上续部大灌顶,殊胜成熟;至于旧派密法,如幻化金刚(慈悲、急怒两种),嘎、贡、普三种(九金刚、集密忆、三尖角金刚),喇、竹、吐三部(莲花上师、大圆满、大悲观音)、迭却(岩藏教法),并于内续部三约嘎(瑜伽)三昧耶戒全受灌顶、与胜乐根本续甚深内义,综合旧派中一切部王秘密精髓,如橛金(普巴多杰),均加修持;对时轮教法亦深加参究,推演星辰、五行卜算,内外时轮灌顶等时轮续亦精通不缺。
贡噶活佛进而对无等主刚波巴大师宝所造之菩提道次第,即解脱庄严宝噶当派等,皆属菩提道次第者;大乘修心类,七事修心与善说修心、摄集;觉囊派之贡噶竹曲(度喜胜解脱)大师与多罗那他传下之显密甚深引导法,不同类共百零八种;觉囊派引导法一百种与尼古那所造之六法,密集五次第,喜金刚之和合转法等,悉得了解。大密绪续部之精华,圣境成就大德海之心要,如马尔巴、密勒日巴、刚波巴三祖师所遗留之甚深不共同方便道名“那洛甚深六法”,究竟解脱道名“光明大手印”,金刚瑜伽母之俱生母生起次第、修气心无二之圆满次第等。旧派密宗之七大界藏、三类调疲、子母心要、姐准心要、噶玛心要、降蠢心要、大界心要、引导上师智(即普通名大圆胜慧者)、九乘之最乘光明大圆甚深引导,统受灌顶。
贡噶活佛在八蚌寺期间,曾在修持殿中坐静三年零四十五天,此乃时轮内坛场之修期;乃回雪山矛蓬,随缘有八、九年之坐静,于新旧甚深诸法,如多具闻思读诵轮、相似断烦恼静虑轮、随行事业轮等,加以修持。由于贡噶活佛之修持,曾充任德格八蚌寺安居结夏之说法喇嘛,随类说法,传经灌顶;并被噶举祖庭楚布寺推荐任噶玛阳哈仁波且自在王之容整喇嘛、为供甲仁波且与勒朗巴阿仁波且说法灌顶;应楚布寺僧伽之请,而为之讲经、传法、灌顶;在1923年十五世噶mb黑帽DB法王喀钦多杰示寂后,当十六世大密法王坐床习经开时,贡噶活佛被选任为经师。
贡噶活佛所住持之寺为雪山贡噶寺,为扎白拔建于1285年前后,今称之老贡噶寺;大约在1341年马舍登巴在今六巴乡建今称之新贡噶寺。再经却杰沃执、贡噶巴两世至噶玛•得善,始被认定修行悉地,建立活佛转世体系,故为第一世,然港台信众不知何故,追认扎白拔为一世,贡噶活佛则被列为九世。实际上在噶举教派内部多认为,扎白拔名雪山喇嘛,为观音之化身,其善巧成就功德甚巨。活佛转世制度为本派所创举,攘迥多吉是藏传佛教的第一位活佛。而扎白拔与噶玛拔希同时代之人,马舍登巴1341年才开始修新贡噶寺,此时攘迥多吉在1339年已病逝于大都,活佛转世才始正式确立。因此贡噶活佛转世制应始于噶玛•德善、为一世;贡噶活佛为第五世。而这五世活佛中,贡噶活佛于贡噶寺创建律仪长净安居解制之修持,提倡僧伽首重戒行;讲演显密教义,或兴修道场,创建佛殿或塑佛像,如三世佛、十六尊者、大莲华生上师、长寿度母、尊胜母及马尔巴、密勒日巴、刚波巴等身、口、意依怙像等多尊,广备供具;于亡者所施与之供佛,则回向令其不丧失成熟白业净因。
贡噶活佛对康定木雅乡之佛教事业建设甚巨,创建说法修持部,恢复木雅帕摩寺噶举道场,于打空等地,立一斑法坛于萨迦最好大法场,如木雅热苦寺等。新立扎仓学场,讲演经论,并任安居和尚,为热苦寺最高化身二尊者灌顶、传法,并及一般喇嘛僧伽灌顶、传法,演说显密教义。在扎额寺为榜勒化身尊者、巴乃朱古、仗额朱古、白多朱古等传旧派法,应喇嘛僧众说法、灌顶。又为热乌格登化身尊者、蒋阳格登、哦纲澎得逞要善知识、哦纲降巴善知识等说法、灌顶,并摄受无分别法类之诸嘛喇僧伽弟子而说法、灌顶。贡噶活佛予由无等二十一依怙法王王子,迭次传于刚波巴之菩提道次第并其口诀,乃自奉持谛洛巴、那洛巴大成就,与巴尔巴、密勒日巴、刚波巴三祖师之精华,如那洛六法及大手印诸口诀,二派各摄为一之仪轨;莲花生远传之大密法,心依口决融会新旧,令其尚能贯彻;开创倡红、白二教之教法融汇之修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