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菩萨本业经》说:“孝事父母,当愿众生,一切护现,便成佛道。”《报恩经》也说:“为孝养父母、知恩报恩故,今得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再如佛在因地中所表现的种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崇高伟大之菩萨行,无一而不是为报父母恩的,并不是与孝亲毫无一点关系的!
父母有生育、养育、教育之恩,可说是功德巍巍,若能在家孝父母,此即名为胜福田。纵观飞黄腾达之人士,无一例外的是孝子。
本文选材于唐湘清居士撰《因果报应录》的几则佛门中出家人以及居士行持孝顺之道得善报的故事,进行适当改写润饰,以便学人对佛门孝道有个具体而形象的了解,并希望学者各各精进行持,回向往生阿弥陀佛国。
一、杨黼孝敬堂上父母佛,安详往生。
本文取材自《德育古鉴》。
杨黼[fǔ],是唐代安徽省西北部的太和县人。他感觉到世事多变,人生无常,立志修学佛道。听说当时在四川弘化一方的无际大师声名远播,道行很高,为了要去亲近善知识,他就拜别家中双亲二老,离开家乡,只身赶赴四川省去求师问道。杨黼刚刚抵达四川省境内,就迎面遇见一位已逾古稀之年的老和尚,他向老和尚五体投地,恭恭敬敬地顶了一礼。老和尚问杨黼说:“你从何方来?到四川省来为何事?”杨黼回答道:“我自安徽一路雇舟行脚,想来四川向无际大师求法问道。”老和尚回答说:“你要来求见无际大师,那索性去见佛才好。”杨黼问:“我很想能见到佛,但不知道佛究竟在哪里,请老和尚为我开示。”
老和尚说:“你赶紧往家赶,看到肩披大被、倒穿鞋的老人,那就是佛无疑了。”杨黼对老和尚的开示深信不疑,就连夜整理行装,雇舟回乡。一路跋山涉水,一个多月才赶回到家。到家的时候,已是月上柳梢头的半夜,他敲着家中的大门,呼唤老母亲开门。他老母亲听到门外正是昼思夜想、牵挂着的宝贝儿子回到家了,激动地从床上爬起来,连衣服也来不及穿好,赶紧抓起那床破棉被披搭在肩上,倒拖着布鞋,匆匆忙忙地出来为儿子开门,迎接心爱的儿子。杨黼看到眼前是披衾倒屣的老母亲时,想起了老和尚的开示,恍然大悟,觉得堂上的老母亲才是现身的活佛。从此以后,杨黼竭力尽孝。无论从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尽量使父母感到心满意足。杨黼八十岁寿终,临命终时,诵持《金刚经》的四句偈,安详往生。
佛教的《大集经》上说:“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古德有云:“堂上有佛二尊,恼恨世人不识,不用金彩装成,非是栴檀雕刻,即今现在双亲,就是释迦弥勒,若能诚敬得他,何用别求功德。”从以上的佛经及古德的开示可知,无际大师对杨黼的教化,确是依教奉行之理。
二、道丕法师至诚尽孝,感得父骨。
道丕法师是五代十国时的后周人,生于陕西长安,自幼宿具善根,有出世之志,七岁就剃度出家了。在道丕法师十九岁的时候,长安发生战事,兵荒马乱,道丕法师就带着母亲,躲到华山的山洞里避难。那时受社会动荡的影响,米价暴涨,道丕法师没有钱买米,只得自己饿着肚子,下山乞食供养母亲。母亲捧到道丕法师做好的热气腾腾的饭菜碗,就问道丕法师说: “儿子,您吃饭了吗?怎么没有见你吃饭啊?”道丕法师虽然饥肠辘辘,但为了母亲能吃饱饭,安心,回答说:“我已经先行吃饱饭了。”
道丕法师的父亲当兵时在霍山的战争中阵亡,他母亲放不下心,对道丕法师说:“你的亲身父亲战死在霍山,尸骨暴露于旷野的风霜雨雪之中,你能把你亲身父亲的尸骨找寻回来,入土安葬吗?”道丕法师感念生父养育大恩,谨奉母命,一路前往霍山战场遗址,寻取父亲的尸骨。
可是他看到战场上尸骨遍野,东一堆、西一堆的白骨,根本没有办法辨别究竟哪一具遗骸是亲身父亲的。道丕法师就日夜诵经念佛,合十向观音菩萨祈祷说:“古人有心诚则灵的感应,有滴血认骨的往事,现在我要找寻父亲的遗骨,愿荒野骨堆之中,如果有听到我的心声而转动的,那就是我亲生父亲蒙佛慈力加被而感应的。”他屏住呼吸,目光专心地注视着一堆、一堆的白骨,精诚念佛、诵经祈祷。过了几天,道丕法师忽然看到有一具髑髅从骨堆中跳出,他相信这绝对是亲身父亲的遗骨,感激涕零,就把那具髑髅骨小心地收起来,包扎好,一路上拥在自己怀中,带回家呈给老母亲。就在前一天夜里,道丕法师的母亲也梦见到战死的丈夫回家了,第二天早晨,果然看到孝子道丕法师带着父亲的遗骸归来了。随后,就为其妥善安葬,满了母子的心愿。
当时,人们都认为道丕法师能在旷野中的众多尸骨中寻得亲身父亲的遗骨,是至孝心蒙佛力加被,精诚感应所致。后来,道丕法师蒙皇上召请,在朝中升大法座讲经弘道,常居首席,颇获朝野信众敬重感念。
本文取材自《高僧传》,关于道丕法师的大孝行持记述,如自己忍饥挨饿节食而供养母亲,至诚诵经念佛而获父遗骨,真是大孝的至行,超越古今,真是佛门中深具孝行的大善知识。蕅益大师曾说:“世人病释氏无父,而释氏之孝其亲,反过于世人,传记所载,盖历有明征。”这不仅可以证明至孝之心能蒙佛加被的感应,还可以破除和纠正一般世俗人所认为的“释氏无父”的偏见和误解。
三、宗赜禅师念佛度母往生。
本文取材自《净土圣贤录》。
长芦宗赜为我国宋代著名禅师,本为湖北襄阳人,年幼时丧父。禅师的母亲陈氏,就把年幼的儿子带往舅父门下抚养。禅师少年时代,就认真读诵儒书,通达世典。二十九岁时,忽然觉悟到浮身如幻化,世事皆无常,于是,发心修学佛法,求出世之道。依长芦秀禅师出家,参究融通禅门玄理,深明禅宗心要。
长芦宗赜禅师想到母亲含辛茹苦养育的深恩,常念报答,于是就恳求住持同意,把母亲从俗家接来,在寺院方丈东侧辟一静室,侍奉供养。除了供养日常生活所需物质外,更以种种善巧方便之法劝导母亲一心念佛,修学净土法门。如是七年之后,禅师的母亲在念佛声中,安详往生。禅师曾著《劝孝文》行世,共120篇。前 100篇,说明以物质供养双亲,是世间的孝行;后20篇,说明劝父母念佛修净土,是出世间的孝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的果位,当修孝养父母为先。
莲池大师说过:“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由此可知,如宗赜禅师劝化母亲念佛往生,可算得上是“大孝之大孝”的典范了。
四、朱寿昌刺血书忏,昼夜持诵,寻得生母。
本文取材于《梦溪笔谈》。
宋朝有位孝子名朱寿昌,是当时刑部侍郎朱巽的儿子。朱寿昌的母亲刘氏,家庭出身比较微贱,在朱寿昌七岁的时候,朱寿昌的父亲就与母亲离了婚。后来朱寿昌的母亲又改嫁民间,杳无音信。朱寿昌长大以后,常常思念自己的亲生母亲,但不知母亲的行踪,十分忧愁挂念。于是,朱寿昌就辞去了官职,决心一定要找到母亲,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还是没有找到母亲的下落。当时,没有像现代一样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无法以最便捷的方式寻人。像朱寿昌这样毫无把握的寻访,就如大海捞针,确实是异常困难、希望异常渺茫的事。可是,朱寿昌并不半途而废,灰心丧志,他怀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愿,以一个佛教徒的虔诚,深信心诚则灵,有愿必成,终会蒙佛感应的。他刺取了自己的舌血,写成血经水忏一部,印刷流通,利益大众,并且昼夜六时诵持水忏不辍,祈求佛菩萨的加持感应。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他经过陕西同州时,途中忽然遇见了亲生母亲。二十多年不见,朱寿昌喜出望外,看到母亲已是白发苍苍,脸上皱纹如线,但细心辨别母亲的眼神,还能认得出。可是,寿昌当时离开母亲时,才七岁,可是二十年后已成人,他母亲却再也不认识他了。寿昌抱住母亲的双肩,亲切地连声呼喊:“妈妈!妈妈!”并且大声地对母亲吼道:“我是您儿子寿昌,我是您儿子寿昌。”他母亲如梦初醒,“哎呀”一声,道:“我的儿啊,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与你相见、团圆。”母子二人,一别二十多年不见,恍若隔世。母子久别重逢,不禁悲喜交集,痛哭流涕,引来很多路旁的行人,都留步、摇头感叹不已。后来,朱寿昌把母亲接回家中,日日尽心侍奉孝养。《感应篇汇编》上说:“孝子事亲,不可使吾亲有冷淡心,不可使吾亲生烦恼心,不可使吾亲有惊怖心,不可使吾亲生愁闷心,不可使吾亲有难言心,不可使吾亲有愧恨心。”朱寿昌诚然如是而做。
后来朱寿昌出任“司农少卿”一职,孝行更加笃实。当时在朝野上下,尤其在士大夫中,对于朱寿昌的孝行感应事迹,母子重逢团圆,一时被传为佳话,街头巷尾百姓无不称道。
现代心理学家,也承认有心灵感应,但并不常见。原因是如果诚心不够,就不易出现感应。如以上故事中的朱寿昌,刺血书忏,昼夜持诵,万里跋涉,而无懈怠,这是何等的精诚!心诚则灵,感应如此,而获母子相会团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