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录(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5 06:0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次
金刚经讲录(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信息来历:中国释教网 作者:道源法师 宣布时刻:2012-05-18 金刚经讲录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道源法师报告 基隆市海会寺能仁佛学院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丙二、住心无住(分二) 丁一、略明(分二) 戊一、无住福胜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天下七宝,持用布施。若复有人,知统统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好事。
这段经文,我们要先留意这处所是菩萨与菩萨较劲好事,不是与凡夫行布施的好事来较劲。‘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天下七宝,持用布施。’——须菩提!假使有个菩萨,他拿七宝来行布施,这七宝许多,布满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天下,通通拿来做布施。‘若复有人,知统统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好事。’——假使其它有一个行菩萨道的人,‘知统统法无我,得成于忍。’这个菩萨所得的好事,赛过前面谁人以七宝布施的菩萨。这位‘知统统法无我,得成于忍’的菩萨,怎么会胜呢?由于他‘知统统法无我’,不单知‘人无我’,并且知‘法无我’,这是因为他‘我执’‘法执’都空掉了。‘得成于忍。’——这个处所就是讲证果,他证得什么果呢?他证得‘无生忍’。这四大科,信、解、行、证,前三科都有明文指出。这科是讲证果,明文就在‘得成于忍’这一句。此刻表明这个‘忍’有三种,第一叫‘生忍’,第二叫‘法忍’,第三叫‘无生忍’。‘生忍’就是‘众生忍’,我们初发菩提心,修行六度万行的窍门,这‘六度’内里的第三度,就是‘忍辱’,他是对付辱境现前,你要修忍耐,‘忍’就是忍耐,‘辱’是欺侮。意思是辱境现前,就是有欺侮我的众生现前了,当时你就要忍,这叫做‘生忍’,也叫做‘众生忍’。‘众生忍’——就是这个众生骂我,我能忍,他打我,我能忍;妒忌我,障碍我,我能忍;以致于他像歌利王割截我的身材,危险我的生命,我也能忍!这样子,你修‘众生忍’的工夫,就修到了顶点。他危险我的生命,我不动动机,这个‘众生忍’的工夫就成绩了。‘禅门日诵’有摘录弥勒菩萨的忍辱偈:‘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他也省实力,我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即是妙中宝,若这知动静,何愁道不了。’这句诗偈所示意的,就是修‘众生忍’最好的楷模,最好的写照。从这首诗偈你就可以看出弥勒菩萨,肚里容量有多大,你就会领会出,何故弥勒菩萨会为凡间人,那么的尊敬与喜欢的缘故起因。凡间有一些不讲理的人,我没有惹他,他却来找我的贫困呢!由于他只是一个凡夫,凡夫他只是活在烦恼内里,他不是贤人,以是凡夫要来找我的贫困,他要跟我结上冤家;我不跟他结,他骂我,我就说好,他打我,就任由他打,为什么要忍耐呢?由于我是在修‘贤人’之‘行’,‘脱节’之道——佛道。金刚经第十六分上,就讲到,假若有人‘轻贱’你、打你、骂你、欺侮你,他就是来给你‘消颐魅障’的;你能忍辱,他就把你的颐魅障给消掉了。这有什么欠好呢?并且未来你还能‘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他不就是你的善常识吗?以是你反而要感激他,成绩你修‘忍辱波罗蜜’才对呢!在弥勒菩萨的忍辱偈中:‘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他对衣食都很淡薄,看得很开,放得很下,凡事都很随缘,不生谋略。‘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老拙’是弥勒菩萨自称,我是个坐动无能的老人。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为什么‘说好’?由于这还好,他还没有下手打老拙,是故‘说好’。有人打老拙,我就本身睡倒,让你打。‘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口水吐到我的脸上,随他自干了。为什么呢?唉呀!他发了大心,吐口水在我的脸上,费了那么大的实力,我要是把他擦掉,那不是对不起他吗?唉!你尽量吐吧!我让他本身干掉好了。能忍辱忍到这耕境地,‘忍辱度’就成绩了,能这样的忍,这个时辰,心中尚有什么‘我执’‘法执’存在呢?‘他也省实力,我也无烦恼。’他骂我一句,我还他一句;他就会骂第二句,我再还他一句;他还会骂第三句,这样就会骂个没完。他打我,我还手,他照旧会还手再打,这样子打下去,就很艰辛气了。他骂我,我就说好,他打我,我睡倒让他打,这样他就不打也不骂了。这一来,他不是省了实力,我也免了烦恼吗?可以或许这样的忍辱,才不会被现前的统统‘窘境’所转,不被现前的‘窘境’所转,就不会生烦恼。‘这样波罗蜜,即是妙中宝。’你有这样忍辱的伶俐,你便能获得受用无限的好处,这即是‘不行说’的‘玄妙瑰宝’。‘若知道动静,何愁道不了。’假使你能参透这内里的微妙,何愁你的道业不能成绩呢?这是表明弥勒菩萨修‘众生忍’的偈子。我们是个凡夫,要学忍辱,就要从‘众生忍’学起。修道的人,为什么也会被人欺侮呢?我没有欺侮他,为什么他要来欺侮我呢?你要晓得,我们在流转存亡中,前世宿世也许就跟他结了冤。佛法是讲因果的,所谓: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他来欺侮我,这是‘果’,必然也有‘因’,我此生固然没有欺侮他,前世也许有欺侮过他,这就是‘因’——这是‘前因’。那么前世我欺侮过他,此生他欺侮我,我前世骂他,打他,此生他驾我,打我,这就便是还他的债,你内心可以或许这样的生起‘伶俐观照’,心中不就清冷自在了吗?这不是很好吗?从今往后,你已经不欠他的债了,这样你就可以好好修行了,这不是很好吗?按金刚经十六分上表明呢?这个来欺侮我的人,他是来帮我消‘罪业’的,我前世造了‘罪业’,应该犯错‘三恶道’的,我此刻全力勤奋修行,我没有惹他,他来欺侮我,他欺侮我就是给我消‘罪业’的。‘罪业’消了,我就不会堕‘三恶道’了,并且反过来助我未来‘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我不单不反扑他,并且还要感激他,他是我的‘窘境善常识’,是来辅佐我修‘忍辱波罗蜜’的,你能用这种的伶俐去修‘忍辱度’,这样,任何的辱境现前,也就不成为障碍了,那你的道业也就跨前一步了。这叫做‘众生忍’。第二种叫‘法忍’,就是对寒、热、饥、渴等无情之法,都能忍,叫‘法忍’。气候太热,热得你不能勤奋;气候太冷,冷得你不能勤奋;渴了找不到水喝;饿了没饭吃。这些也是‘窘境’现前,‘窘境’现前我能忍,天最热的时辰,我要对治他,我不能被这个‘热’的‘法’所转;到了冬天最冷的时辰,再冷我也要对治他,我不能被这个‘冷’的‘法’所转;乃至糊口很是的费力,水源很是的缺乏;用饭不饱,我也要忍下来,定心修道,这就是‘法忍’。对这不顺心的‘法’现前,我也不让他成为我修道的障碍,我要忍下去,我照旧照样的修行下去,这就是‘法忍’。第三个叫做‘无生法忍’,这是深的工夫。统统法原来不生,原来不灭;有生有灭,是我们贪图把他别离出来的。你心中不起别离,那有个众生来欺侮我呢?是由于你有别离贪图心,才对众生相,生出长短弃取,由于有个贪图心在,才别离这个待我好,谁人待我欠好。谁人待我欠好的就是欺侮我,可是你能反过来,把他当做是辅佐你修‘忍辱波罗蜜’,这样他却酿成增添你忍辱工夫的助缘了。以是说‘境缘无好丑,好丑生于心。’统统都是你本身别离出来的。统统法从人缘生,缘生相生,缘灭相灭,生灭不断,那有个真实的‘众生相’可得呢?这就是观‘众生’他原来‘不生’,这就叫做‘无生’,这统统法他是从人缘生的,无有自性、自体,也是当体即空的,那有个‘热’的‘法’那有个‘冷’的‘法’可得呢?这就叫做‘无生’的‘伶俐观照’也叫做‘无生法忍’。统统境缘,转眼就已往了,你不起贪图别离,就可以或许在‘冷’‘热’之中而获得自在了。‘无生法忍’的‘忍’字,奈何讲呢?这‘忍’字有二个表明,一叫‘忍可’,一叫‘安忍’;‘忍可’就是真正熟悉也就是开了伶俐,这叫‘忍可’;‘安忍’就是不动了,‘不动’,就是得了‘定力’,得了‘三昧’。我们此刻讲‘无生法忍’,只是‘依文解义’在那儿讲,我们真正‘忍可’了没有呢?内心头没有真正的大白过来,伶俐不现前,没有大彻大悟过,这就暗示你还没有‘忍可’。以是我们讲的时辰,头头是道,说‘统统法原来不生,原来不灭。’到了‘窘境’现前了,就受不了。为什么会受不了呢?由于你没有真正的大彻大悟过,没有真正的‘忍可’了‘无生法’。假如你真正的‘忍可’了‘无生法’,又能‘安忍’,就不会被地步所转,对‘有生有灭之法’,就不会起心动念,这样你就得了‘定力’,得了‘三昧’了。此刻把这‘忍’字的二种意义合起来,他就是‘定慧一如’的工夫。‘忍可’就是你有了‘伶俐’,‘安忍’就是你有了‘定力’;‘定’与‘慧’合为一的工夫,就叫做‘定慧一如’。按菩萨道修行的阶段来看,这个‘无生法忍’有浅有深,最浅的是初住位菩萨,登了住位往后,他就安住不动了。空门把众生分三大类,一种叫‘邪定聚’,一种叫‘不定聚’,一种叫‘正定聚’。‘邪定聚’他定于邪,像邪魔外道一样,你跟他讲说佛法,他不听,他启齿就诋毁,那些都是‘邪定聚’的众生。‘不定聚’的众生奈何呢?他碰着外道,就去学外道,碰着佛法,云端佛学,就来学佛法,学了佛法,是进进退退,这样子叫做‘不定聚’的众生。修学佛法的十信位菩萨,也是进进退退,修十信圆满后,入了初住,他就能安住不动了。什么是‘正定聚’的众生呢?就是指证到十住位的菩萨,他是安住不动了,单进不退,这就是‘正定聚’的众生。那么他再进一步去修行,破一分无明,亲证一分法身,能亲证法身,就是已到了初地以上菩萨,初地叫做‘欢欣地’。他怎么大生欢欣呢?由于他亲见一部份的法身。法身是什么样子呢?我们没有亲见到,以是不晓得。我们此刻只是‘依文解义’来相识罢了。初地菩萨他亲见法身,然则没有完全,他只是见到一部份。如是分分破无明,分分见法身,到了八地菩萨,他要授成佛之记了。这时,他对‘无生法忍’的工夫已经到了靠近毕竟圆满的时辰了。‘无生法忍’深浅有三种,第一种是入十住位的菩萨所证的‘无生法忍’。第二就是初地以上所证,第三是八地以上所证的‘无生法忍’。按弥勒菩萨的忍辱偈子上来看,这是初地以上菩萨所证得‘无生法忍’的地步。
此刻金刚经上,讲这个菩萨‘得成于忍’,他怎么样‘得成于忍’呢?他对付统统法的执著,空得干干净净,由于他‘知统统法无我’,以是他才气把‘人我执’空掉,把‘法我执’空掉。他才真正熟悉了‘忍可’了——这个‘无生法’。要是他不把‘人我执’‘法我执’空掉,就不能证得了‘无生法忍’。此刻他亲身‘忍可’于心,安住不动,就亲证到‘无生法忍’了。这段经文的名相与消文都表明清晰了。此刻再跟前科较量说明一下,前面谁人以七宝布施的,也是菩萨,不外这个菩萨照旧在凡夫位的人,由于这个菩萨行布施,照旧著相,他固然相识,‘统统法空’,可是,他还没有亲证到,在‘依文解义’上他也会讲,他也知道‘统统法,不生不灭。’可是他行起布施来,作起好事来,修行六度照旧仍是著相。权教菩萨,他是依‘事相’修‘六度’,这叫‘事修’,由于他没有证到‘无生法忍’,他照旧在‘有生有灭’的‘地步’之中行菩萨道。行布施时,他天然而然就会依著他无始劫来的习气,著起相来,一著相,这个好事就酿成‘有漏’的‘福德’。佛果是‘无漏’之‘果’,你证到‘无生法忍’这个‘无漏法’,你才气成佛,假如你证得了‘无生法忍’,那你成佛就有份了。弥勒菩萨偈颂上表明:登地以上的菩萨,以致到等觉,他固然还没有成佛,可是成佛是有份了。由于他所证的这个‘无生法忍’的‘无漏’好事,是‘不行思议’的,这个无漏好事就是成佛的基础。这样较劲起来,这个菩萨所得好事,天然就赛过前面谁人没有证到‘无生法忍’的菩萨。这是什么缘故起因呢?下面就是表明这个原理。
戊二、明其以是
何故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该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何故故?’是什么缘故起因呢?这个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所得的好事,会赛过前面谁人,以布满无数七宝布施的菩萨呢?这个‘诸菩萨’就是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不可是一小我私人叫做‘诸菩萨’,初地以上都算,总而言之,往往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都不受福德。‘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这个菩萨他所作的福德,为什么他不接管,他不受福德,那不是落到‘断灭空’了吗?为了这个题目就起了个疑。在第二十七分,还明大白白的讲:‘发菩提心的人,于法不说断灭相。’此刻说到证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他不接管福德,那不是落到‘断灭空’那一方面去吗?心中起了这个疑问。须菩提对这个题目,并不是他不相识,他是替我们叨教的,教我们彻底的相识,为什么这位菩萨不受福德的缘故起因和原理。‘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该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这个金刚经难解,难就难在这里,有些句子翻得很浅明,在前面我就汇报诸位,讲到谁人不起‘我等四相’修‘统统善法’的原理,你懂了就很好修学了。这个处所翻译得很显明,可是他所含的义理,却长短常的深奥。这个菩萨为什么不受福德呢?这并不是说,这个菩萨不作福德,他是作福德的,他广修福德,可是他‘不起贪著之心’,这才叫做‘不受福德’。这段经文,并没有嗣魅这个菩萨,他没有去广修福德,你要成佛,必然要‘福慧’两具足,福德照旧要修圆满的。这金刚经,讲的都是高妙的原理,以是你一学‘毛病’了,就会落到‘偏空’那一边。金刚经讲:‘菩萨不受福德’,你就错以为:作福德没有效,横竖菩萨是不受福德的,既然‘不受福德’又何须去‘作福德’呢?你觉得这样表明金刚经,就暗示你分明白金刚经的原理,着实,你已经落到‘偏空’了,本身还不知道;你要晓得,这个菩萨,他每天都在‘作福德’,他只是不起‘贪著之心’。由于是这样子,才叫做‘不受福德’。他作福德,只是他不生这个‘能受的心’,这样他的真心才气安住;并不是说,他不作福德,是说作了福德,他不动贪著的心。这个菩萨他固然不贪著福德,可是福德照样是存在的,大白了这个高妙的原理后,你就要好好的向这位‘不贪著’福德的菩萨进修。这个菩萨,他是用什么样的心,去修福德呢?他是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来修统统善法。因此他修‘统统福德’。
能阔别‘我等四相’以是不起‘贪著之心’。你相识这原理之后,你对凡间的人,你要应机说法,由于一样平常的人你要他成佛,他基础不懂,成佛是怎么一回事,就是分明白有个佛后,他照旧不敢信托他也可以成佛。可是他却成天贪名贪利,企图享受,他不知道这个享受就是你福德的果报,你不去植福修德,你怎么会有福报用呢?这个原理他不懂;他贪求不到,就去假公济私,将本身的企图享受,成立在别人的疾苦上面,愚痴的造恶业下去。他望见别人拥有福报,本身却清贫潦倒,就动起歪动机,想要去侵估他人的福报;他只看‘果’,不去看‘因’,他不知道,别人的福报是由于他已往有‘修福’的‘因’,才会有本日的‘果’——福报。因此,你想要有福报,就要全力去培‘福德’的‘因’,你才气有‘福’的‘果’可享用。否则你不择本领,用不合法的要领,所得来的财帛,在你本心上,照旧不能定心享用的;并且又种下了,犯错三恶道(地狱、饿鬼、牲畜)的因,世世代代做牛做马来还债,这多划不来呀!又有些人,为了一时的‘愚痴颠倒’,去偷、去抢、去赌,不久被捉到了,关进了缧绁里耐劳,因为一个‘恶念’,就这样毁了本身的生平,本身一点也没有享到福,这又何苦呢!有些人,只‘贪求享福’,不晓得‘福’从哪里来?你不去扶植真正的‘因’,就想要拥有‘享福’的‘果’,这都是众生的‘愚痴颠倒’。你不播下种子,硬想劳绩就实,那来的果实给你收呢?人家的境界,怎么会生出西瓜呢?这是他下了西瓜种子呀!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了扶植的辛勤,才会有收成呀!你愚痴颠倒,去抢、去偷人家的对象;去诈哄人家的财帛,不单害了人家,功效也把本身关到了缧绁,这不是害人害己吗?这就是‘做恶因’所获得的‘恶报’。为什么他会这么愚痴颠倒呢?由于他不分明释教之‘三世因果’报应的原理,才会这么‘愚痴颠倒’的‘贪求’,最后造成了他过后不行补充的懊悔。以是我们必然要分明‘因果报应是丝绝不爽’的原理。你能笃信‘因果’,对‘善’‘恶’就会有明晰的正念,这样才气正确去判别‘长短是曲’,才不会‘善’‘恶’分不清,而迷失了偏向,误入邪路。以是你想获得真正的‘自在’与‘脱节’,就必需时时保持‘笃信因果’的‘正念’。
为什么这个处所,金刚经上的,这个菩萨‘不起贪著’之心呢?由于这个菩萨知道,‘因果报应’的原理。有些人,你跟他讲这个‘因果报应’的佛法,他不听,说你迷信,那么这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原理,哪里会有一点迷信呢?你修养众生,叫他们必然要先从‘有相’这方面做起,要他们先成立一个‘因果报应’的正念,量力而行的‘断恶修善’,逐步再引到空门里来。他不进空门,你要用利便善巧的要领,把他引到空门里来,先引导他烧香拜佛,汇报他,你这样做,你能获得大福报,先由这个‘著相’的修行,再逐步的引导他,对释教的经典产生乐趣,让他有机遇听闻佛法,他获得了佛法的‘般若伶俐’后,他就不会再随处著相了。这时你就可以更进一步教他要依这个‘金刚般若伶俐’做为引导,每天‘作福德’,每天‘不动企图之心’,这样子,就合到金刚经‘般若妙慧’的高妙原理,而种下了‘无漏福德’,而为‘成佛’之‘因’了。以是我们要学修菩萨道,此刻既然已经听到、闻到金刚经了,就不要像凡间‘愚痴颠倒’的凡夫那样,只‘贪求名利’而不讲因果。因此,我们以后刻起,就要‘断恶修善’,种‘无漏脱节’之‘因’。已往我们都是‘著相’修‘福德’,这是错误的,由于这样所得的福德很少。我们要学第四分,菩萨的‘无住行施’;这种‘无住行施’,才气证到‘无漏佛果’。你要修行‘无住行施’就不该该动这个‘贪求福德’的‘心’,每天修‘无漏福德’,每天不去‘著相’,财施、法施、无畏施,都如是行,乃至修‘统统善法’都如是‘不著相’。我每天讲经说法,我不企图什么好事,也不企图个什么福报,这样子就与‘金刚般若妙慧’响应了。你懂了这个原理后,就会大白,这个菩萨,他是怎么样证得‘无生法忍’了。他每天‘作福德’,他每天没有‘生心动念’起贪著,这样子他就与‘无生法忍’响应了,这样子他才证得‘无生法忍’的。你生心动念起贪著,就得有生,有生就有灭,你的心,生灭不断,又怎能证得‘无生法忍’呢?因果不响应嘛!与‘无生法忍’不响应,就是‘背觉合尘’;你与‘觉性’相背,就与‘尘劳’相合。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六尘’地步,你贪著「六尘’就是与‘尘劳相合’;你生平心动念,就起了‘法尘’。可是你每天作福德,每天不动念,不起这个贪著之心,这样子叫做‘背尘合觉’,不住于‘六尘’,这样子修,你就与‘尘劳相背’,就与‘觉性相合’了。这个‘觉性’是‘无生无灭’的,天然你就证得‘无生法忍’了。这是讲到证果,先证这个‘无生法忍’之果,就在这个第二十八分上,各人要好好的去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