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老师(989-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卒谥文正,追封楚国公。老师幼孤家贫,即胸怀雄心,以全国为己任。他曾碰着一位相士,问道:“你看我往后能做宰相吗?”相士说:“小小岁数,口吻不小。”范仲淹又说:“那你看我可否做大夫?”相士惊奇地说:“怎么相差那么大?”范仲淹答复说:“唯有良相与良医可以救人。”相士惊叹道:“君仁心云云,真宰相也!”老师幼年时在山东长白山礼泉寺发愤念书,逐日煮粥两升,冷却后切为四块,撒上盐和菜末,迟早各食两块,以此充饥。其后,老师游学于河南应天府书院,“五年之中不曾解衣就枕,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仲淹不苦也。” 范仲淹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取进士,以后步入仕途,慢慢实现他救国救民的巨大幻想。人们对老师生平的古迹颇为认识,而对他与释教的渊源也许不甚相识。 范仲淹老师自始崇信佛法,与释教颇有渊源。早先,老师在礼泉寺念书时,偶尔间发明寺中地窖内藏有金子,老师固然家时,才对和尚言及此事,取金修寺。老师之高贵风致,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此时已自与众差异。 先闹事亲至孝,母亲归天后,请和尚诵经,孝心感到观世音菩萨助念。藉菩萨之力,母亲得以超升天界。 范仲淹老师生平莅任所到之地,必造寺度僧,兴崇三宝。暮年时曾舍宅为寺,名为天平寺,并延请浮山法远禅师住持。老师把稳佛典,诵《金刚经》“辄有冥契”。值得一提的是,据《角虎集》载,老师“常修净业,以养圣胎”。 庆历初年,老师衔命宣抚河东,于旅途间,得故经一卷,名曰《十六阿罗汉因果识见颂》,内容乃是诸阿罗汉诵佛所说善恶因果,识心达本之法(因者,人缘;果者,果报;识者,诸自良心;见者,见其天性)。老师阅读事后,法喜布满,特作序惊叹,畅通于世。序文中写道: “余尝览佛教大藏经,究诸善之理。见诸佛菩萨,施宽大慈悲力,启好处利便门。大自天地江山,云端佛学,细及昆虫草木,各种善谕,开悟失路。若何业结障蔽深高,著恶昧善者多,见性识心者少。故佛佛留训,祖祖垂言,以济群生,以成大愿。”足见老师是深知佛家真谛的。他的两句名言‘先全国之忧而忧,后全国之乐而乐”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老师还说过‘以万灵为心,以万物为体”、“进则尽忧国忧民之诚,退则处乐天乐道之分”,老师“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爱持众同,乐与人共”,这些可以说都是菩萨地步,深获佛法之益。老师善写诗文,他的诗文颇有与佛法相通之处。并且他已经开始从佛法中罗致营养,壮大儒学。 范仲淹老师一如历代士大大一样,喜与空门高僧大德交游。老师曾问道于琅琊慧觉禅师,且有偈赠送禅师: 连朝共话释疑团,岂谓浮生半日闲。 直欲与师闲到老,尽取识性入玄关。宋仁宗景祜四年,范仲淹出守鄱阳,敬慕古禅师道风,多次造会见道。古禅师曾寄偈相勉: 丈夫各负冲气候,莫认浮名污自身。撒手直须千圣外,纤尘不尽眼中翳。 老师还与圆悟禅师相善,而且勉其参方行脚。圆悟禅师在老师的劝勉下,遍参诸方,卒成大器。 老师还曾屡屡为文表赞空门高德。仁宗皇祜元年,天竺山日观庵善升禅师入寂,老师为其撰写塔记,表扬操行。浮山法远禅师,曾住持天平寺,入寂后,老师为其撰写碑铭。在碑铭中,老师赞道: “呜呼远公,释子之雄。禅林甘泽,法海真龙。寿龄有限,慧命无限。寒岩脊骨,千载清风。” 老师曾与起居舍人尹洙为莫逆之交,尹洙临终之日,先以书信与老师辞别,老师速来探望,恸哭不已。尹洙突然又展开眼说道:“已与公别,何用复来?且死生常理,希文岂不晓乎?”说完后端坐而逝。 老师获得浩瀚良师良朋警觉与提携,道业日进,深得佛法实益。纵观范仲淹老师的生平,确实始终是立人格道,真正践履了儒家兼济全国和佛家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力,令人信服不已。老师为官则勤政爱民、奖掖人才,居乡则自奉俭约、乐善好施。修水利、举人才、置义田、兴义学、济贫穷,老师生平的善行义举,不胜列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