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糊口里修行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4 03:57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一 1.学佛,就是要开拓本身的真心,摘下本身的面具,诚实地分解本身、熟悉本身。 2.学佛不是对衰亡的一种请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逾越。 3.释教的无我,旨在否认「我」的功利见识,并没有否认「我」的责任见识。 4.释教的涅盘,旨在脱节「我」的烦恼,
一
1.学佛,就是要开拓本身的真心,摘下本身的面具,诚实地分解本身、熟悉本身。
2.学佛不是对衰亡的一种请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逾越。
3.释教的无我,旨在否认「我」的功利见识,并没有否认「我」的责任见识。
4.释教的涅盘,旨在脱节「我」的烦恼,而非放弃「我」的责任。
5.修行要在一般糊口傍边把统统事看淡,内心不执着,一有别离谋略,等于烦恼起现行,有烦恼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
6.修行从信托因果缘起开始,「果」是别人能看到的,「因」只有本身最清晰。
7.「色等于空」,统统的征象皆是空的,由于它是人缘所生;「空等于色」,统统征象固然是空的,然则仍有因果相关。
8.唯有全力不懈地学佛修行,才有步伐超脱存亡循环,竣事因果业报。
9.学佛的要诀,除了多看、多听、多问之外,必需以伶俐处理赏罚题目,以善巧利便接引众生,以圆满觉悟作为标的。
10.修行是二十四小时的事,二十四小时都处在佛的天下,这样的修行才较量也许乐成。
11.修行若说有快捷方法,那即是专心不绝去省思和体悟。学佛就是要让人看到本身的题目,学会怨恨。
12.修行就是要把贪瞋痴丢得干干净净,修清净心,修划同心用心,修慈悲心,修欢欣心,才气真把本身的短处习气批改过来。
13.学佛是本身的工作,要了脱存亡也是本身的工作,不管别人怎样对待,如故本着本身的信心去做,云云才也许乐成。
14.人与佛本无间隔,是人本身拉长与佛、菩萨之间的间隔,以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15.信托大家都有佛性、真如,假如找得出来,就能过得很自在!
二
1.佛陀切身证明,佛法是一条有用的从烦恼到脱节的阶梯。
2.学佛是为了开拓本身,让本身对起心动念做主,对当下这一念清晰大白。
3.学佛的方程式就是:当你别离心生起时,不要只一味的谋略、执着,要去熟悉、相识,而熟悉、相识之后,肯定有所发明。
4.对付统统地步看得很清晰、很大白,可是不起心动念,这就是「照见」,是真实的工夫。
5.假如我们每一刻都能活得警觉,不放过一个动机、感觉,就能探得烦恼的来源,使烦恼不再威胁我们。
6.真正学佛的人, 越学心越清净,越学烦恼越少,越学无明越薄,伶俐越长,容光抖擞,身心安住,这才是功能!
7.心地清净,没有什么事,挂念、郁闷比以前少,这就是前进。以是修行,要可以或许真正地看穿、放下。
8.疑惑的人邪念多、贪图多,随处别离执着。觉悟的人,心地清净,没有妄念。
9.修行最高的方针是「清净」,心地清净、划一、正觉、慈悲。示意在外表,就是看穿、放下、自在、随缘。
10.自性清净无染,就是戒;自性寂然不动,就是定;自性观照无碍,就是慧。
11.众生,少不了阳光、氛围、水。空学生更须戒、定、慧三学滋长色身!二者相较,戒如阳光,定如氛围,慧如水;学空学生,阳光氛围水是为色身之所需,戒定慧是为法身之所需,二者皆不行或缺!
12.我们起心动念、别离执着,是贪瞋痴;佛菩萨不起心动念、不别离不执着,是戒定慧。
13.佛法累功行善的尺度就是「戒、定、慧」三学。有戒未必有定,有定必然有戒;有定未必有慧,有慧之人必然有定。
三
1.伶俐从禅定而生,要想求得伶俐,须先有禅定的工夫,如但愿获得禅定工夫,须先有持戒的宗教糊口。
2.持戒的宗教糊口越清净,越可助成高妙的禅定,在深定之中,便能发生超人的伶俐。
3.若是一小我私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伶俐,又不能自我纪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伶俐和禅定的工夫。
4.凡间人有智慧没有伶俐,「伶俐」是由真心表暴露来的,「智慧」是由意识起用的。
5.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来改良你的内活着界,使你的内涵变得更优柔、更慈悲、更有伶俐。
6.「布施」是「万缘放下」,心中统统贪图、执着、别离、郁闷、烦恼、挂念统统放下。
7.「放下」是内心不要挂念,用清净心处世待人。清净心就是真恳切、众生划同心用心。修行是要使我们断除情欲,而不是要使我们酿成一个无情的人。
8.唯有意中完全放下,一丝毫别离执着都没有,心才气清净。在大乘佛法中,无论什么窍门都是修清净心,心净则身净,身安则道隆。
9.凡夫为什么这么多灾祸,只因起心动念随处执着。
10.学佛人活着间该当有愿无求,求是贪婪,由贪图心中生。愿是由真心发出,是理智的,是愿求众生皆能离苦的心。
11.修行是从搜查本身的起心动念开始,从心田开始批改,以是叫修行,也叫修心。无论进修谁人窍门,用泛泛心、清净心、划同心用心、久远心处之,方是正道。
12.修行是调查自心,起心动念是否纯善,到了完全没有恶念还不算数,以致恶念空,善念也不执着,不着二边,无我、无心这个事实清净,才是毕竟。
四
1.仁慈是感情的,成立在爱缘慈。菩萨的慈悲成立在法缘慈,知万法划一,对众生慈与对本身一样。佛的慈悲谓之大慈大悲,完全从清净心、划同心用心、同体之心发出来的。
2.用慈悲心来眷注他人,以致普遍于统统众生;用伶俐心来观照自我,以致微细的一个动机。这就是「悲智双运」。
3.自求脱节是慧业,助他脱节是福业,福慧双修的,即是菩萨道。
4.常以「伶俐眼」来观照本身,以「出世心」来度化众生,就是人世的活菩萨。
5.不能断除统统恶事,是因为没有真实的伶俐;没彻底实现统统善行,是因为没有浮现真正的慈悲。
6.我们学佛,首要是要学佛的没有烦恼、只有伶俐和慈悲。
7.慈悲没有仇人,伶俐不起烦恼;布施的人有福,积德的人快乐;时时心有法喜,念念不离禅悦。
8.布施是放下,这是修睦事;忍辱是成绩好事,好事就不会损失。
9.成佛之道的要件是「优柔心」。优柔心就是无恨心、慈悲心、乐意亏损的心、随处忍耐的心、知足的心、不执着的心。
10.小我私人修行不重情势,重在发明本身的短处,这个叫「开悟」;把本身的短处纠正过来,就叫修行的「工夫」。
11.真正觉悟的人,知道凡间非真实,世事皆虚幻,这是看穿。看穿之后对付万事万物抉择不取不舍,是放下。看得破、放得下之后,本身的天职事变会做得更当真、更全力,云端佛学,为什么呢?由于看穿、放下之后才气从头提起。
12.看穿放下后,你的糊口就自在了。无论你过的是那一种糊口方法:荣华者,安于荣华,不起迷恋;贫贱者,安于贫贱,知足常乐,皆得大自在。
13.《金刚经》上说:「法尚应舍,况且犯科!」放下、舍离统统别离,就能出十法界;放下统统各种贪图,就能圆成佛道。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