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的婆婆打开石屋铁门上的锁 满脸的笑容,被关十八年的她第一次走出了石屋 医生对许的身体作初步检查 核心提示 18年,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第一次打开。 昨天下午,南安霞美镇四黄紫坑村的男女老少,聚在那座偏僻的小石屋门口,看着那个被怀疑得了精神病的女人,那个被婆家关了18年的女人,整整齐齐地穿着衣服,笑嘻嘻地走出幽暗的石屋,被送到南安市康复院。 派车送她到康复院的,是南安市副市长吴顺情。昨天上午,他在看了本报10日《裸女被关18年》的报道后,立即联系民政等部门要求马上救助。 18年后的昨天,她重见天日! 看看报纸,没有感觉就不是人 “说实在的,我很惊讶,真的,这是我工作的失职。”昨天,拿着10月10日的《海峡都市报》,南安市副市长吴顺情盯着那篇《裸女被关18年》的报道,看了一遍又一遍,表示不管怎样,她是一个公民,应该把自由权和生存权还给她。现在要尽快解决的是,让她脱离苦海。 吴副市长随即拨通南安市民政局副局长林仁义的电话,让他到办公室来一下。见面后二话不说,他就把报纸递给林仁义,说了一句:“看看有没有感觉,没有感觉就不是人。” 向记者详细了解“裸女”目前的处境后,吴顺情当场表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要暂时将她接到南安市康复院治疗,并且要对她的丈夫进行批评教育。” 至于治疗费用,将由民政局、霞美镇、四黄村协调解决。 电话一个个拨过去,拨给民政局、康复院、霞美镇政府、四黄村委会,爱心救助拉开序幕。 18年来,她第一次走出石屋 当日下午4时20分,记者随爱心救助人员赶到许某被关的石屋。她将被送进康复院的消息,早已在村里传开,偏僻的石屋前聚满了男女老少。 许某的婆婆拿来自己的衣服、裤子,隔着铁门递给许。许笑嘻嘻地一件一件穿起来,纽扣一个一个扣好。 随后,许的婆婆拿着钥匙,“哐”的一声,打开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 “娥啊”,走出铁门,许某冲着村里的一位阿婆喊出这个名字。阿婆说,被关18年,43岁的许某已经头发花白。 记者随着村民一起走进这座小石屋,屋里弥漫着一股尿臊味,里面空荡荡的,只有冰冷的水泥地板,水槽里的水绿绿的,臭臭的。 二儿子和丈夫,把许某搀扶上车,送她去康复院。 我为母亲难过了好多年 10多年了,第一次跟母亲亲密接触,二儿子小杨笑得合不拢嘴。 小杨说,三四岁刚刚懂事,他就知道自己的母亲因为有病,被关在石头房子里,“那时候年纪小,不懂事,心里没有感觉”。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小杨每天都感到难过。每次给妈妈送饭,看到妈妈的样子,都很伤心。“虽然有妈妈,实际上跟没妈妈一样,从来没得到过母爱。肝病发作的时候,肚子再痛,也是一个人忍下。” 望着渐渐远去的车子,小杨默默地祝福妈妈早点康复,早点跟他一起生活。 除了药物治疗,她更需要亲情 下午5时许,在丈夫的陪伴下,许某来到南安市康复院。 精神科王应志医生详细询问了许的病史,为许做了简单的身体健康诊断,确诊许患的是精神分裂症,许虽然语言功能还没有丧失,但思维破裂,很难跟人沟通。 王医生建议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第一次治疗时,70%以上的患者病情都会得到改善或者完全愈合,但许的病情反反复复发作过多次,现在治疗效果估计不好,但至少有好转的可能。“今天,医院将为其制定一个科学规范的治疗措施,而精神病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家人的亲情和关爱也很重要。” □记者手记 小戴 爱,撑起她的一片天 从石屋走出来,她笑了! 这个瞬间,感动的不只是记者,还有四黄紫坑村的每一个人,“你们救了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 副市长、民政局、康复院、镇政府、村委会……政府的关爱,让43岁的她重见阳光,重获自由。没有吴副市长的雷厉风行,没有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许某可能要在石屋里过完下半辈子。 赤身裸体,浑身脏兮兮,还有那双充满渴望的眼睛……记得第一次见到她时,除了震撼,更深的感触是不可思议。 “别说18年,关你一年半载试试?”同事的话,让我心里有一种近乎撕裂的难受,“无论如何,也要想方设法,让她从石屋里走出来。” 4天,4天的奔波,4天的努力……当石屋铁门打开,她清楚麻利地扣着每一个上衣纽扣,叫着阿婆的名字时,我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18年,一个人能有几个18年?她被活生生剥夺了人应该有的权利和自由。坐在平静的办公桌前,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她的丈夫,作为她的亲人,凭什么就这样把她关起来,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她的生活,有没有问过自己的良心呢? 无语。现在能做的,就是衷心地祝福她早日康复,早日开始新生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