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提名诺贝尔的潘宗光传授为何信奉释教?云端佛学
时间:2016-08-22 15:54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
次
两次提名诺贝尔的潘宗光传授为何信奉释教?-中国释教文化网 他是成绩斐然的科学家,曾在1985年和1991年两度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约请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他是
他是成绩斐然的科学家,曾在1985年和1991年两度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约请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他是桃李满全国的教诲家,接受香港理工大学校长18年之久。率领香港理工大学在多项规模及科学研究上处于天下火线。
他也是一位精进的空学生,以科学家和教诲家的视野,融传统《心经》伶俐于今众人生和当代打点,“心经与糊口伶俐”及“心经与当代打点”等系列著作激发了很多中国人、尤其是中青年常识人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释教文化及伶俐的存眷。
他就是当了三届(十五年)世界政协委员的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潘宗光传授。
当科学家碰见释教
曾经有许多人问过我,“作为科学家,又是大学校长,你为什么信仰释教?”
“我经常想,假如我信仰基督教或上帝教,也许就没有人提出这个疑问。这反应人们对释教如故不大领略。乃至有人会以为释教是不科学的、悲观的、乃至迷信的。”
“这类误解此刻如故很广泛。许多影视作品内里的脚色,一旦看不开就出产业僧人、做尼姑,让人们觉得释教是避世的、悲观的宗教。望见许多婆婆拜观音菩萨求福及借库,就以为释教是迷信的宗教,着实那些只是附会于释教的民间习俗,并不代表佛法,乃至应该说和佛法无关的。”
“通过多年来的学佛,我深刻领会到,释教不是一种纯真的信奉,而是一门深奥广博的哲学。‘佛’是觉悟了的人,他不是造物主,也不是主宰万物的神,他是众生最优越的导师。”
作为一位理性的科学家,潘宗光皈依空门,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偶尔,亦非退休后修身养性的请托,而是恒久思索体验的肯定。
“童年的时辰,我常常见到尊长们在每月月朔、十五吃斋,焚香供佛,觉得这就是释教。当时对释教的印象是恍惚的,没时刻去相识和靠近它。”
“念书时,我上的是教会学堂。经常有牧师来授课,可是听不进去,内心没有感到。”
“其后我去英国念书拿博士学位,到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及后回香港大学任教,依然没偶然机打仗释教。”
“我真正走近释教,了表明教,是上世纪九十年月初。”
1991年,潘宗光受聘接受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第二年,他在偶尔之间发明桌上有一张佛学会的讲座关照,恰恰那天晚上他偶然刻,便应邀前往听讲。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了表明教。做讲座的是一位学佛多年的陈家宝大夫。他从大夫治身和佛家治心入手,讲得很是好,很是有原理。我听了往后有很是大的震动,认为和本身的思想设法很近。”
“其时我就有很奇特的感受,对佛学发生了浓重的乐趣,请陈家宝大夫先容一些佛学方面的书本给我。”
以后,潘宗光静心于经书之中,潜心研读佛经。他去“明珠佛学会”听“佛学初阶”,去“普明佛学会”听佛学体系讲座,“各类低级班,中级班,都去听……”他就像碰着一个科学新发明,同心用心要去相识它、把握它、证明它。
“在这之前我对释教是不相识的,以为它也许是迷信的、悲观的、不科学的。”
“看了许多佛经之后,我开始熟悉到,释教完全不是迷信,并且长短常科学的。”
“固然释教和科学是两个差异的领域,但在我看来,两者背后都贯串戴对因果的试探和进修。可能说,释教与科学对人缘的试探是不约而同的,云端佛学,乃至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会实行操作本身对科学的熟悉,从科学的角度,来表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等释教义理。”
“我越读越认为佛法的精妙。在我看来,释教的根基理论‘缘起性空’,本就是宇宙的天然纪律。佛陀就是觉悟到宇宙的本质及其天然纪律的真理。”
“释教考究信、解、行、证,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获得证悟。
跟着对佛学领略的深入,潘宗光亦开始体验修行的糊口。1995年,潘宗光来到台湾佛光山,介入“七日短期出家”。
“凭证其时划定,男众学生都要剃秃顶。这让我有点犯难,我任职香港理工大学,又是一校之长,假如秃顶返校,人家不领略短期出家之义,岂不要误会我产生了什么事?这样就欠妥了。”“最后,我获得了星云人人的体贴和赞成,是独一留发介入短期出家的。”
“在短期出家的那段时刻里,晨钟暮鼓,清风明月,300多位同修,无论各自的配景和职位怎样差异,所有划一相待,过着统一种肃静、朴实、守戒的清净糊口,给我至今难忘的深刻体验。”
厥后,潘宗光介入了台湾法鼓山和缅甸宣隆寺等道场的禅修实习。“如法如仪的禅修实习,使我得到更深条理的心灵体验。”从当时起,潘宗光养成了天天早起打坐的风俗。
“坐禅使我开始熟悉本身的心田天下,得以拓展心灵空间,办事的立场亦较前客观和海涵。”“2001年头,当了校长十年的我,提出让校董、教人员及门生代表150人,以不记名的方法对校长已往十年的事变举办评核。评核功效是81分,别人以为最终的后果很好,在我来说,我是用一颗泛泛心来对待的。”“在香港我是第一位亦是独一这样做的大学校长,缘故起因是我学佛之后,已经不太垂青小我私人得失。评价好,当然好。欠好,就要去改进。
2000年6月,河北柏林禅寺,潘宗光皈依净慧长老,正式成为他的皈依学生。
作为一位闻名的大学校长,潘宗光与许多释教界大德有交换,接管他们的教益良多。他没有决心选择皈依师父,只是但愿可以或许在内陆皈依。
“我信仰释教之后,要找一个师父来皈依。有好几位大德与我缘分很深,我认为本身照旧想找一个内陆的大德皈依,在内陆我已四下讲佛,由于内陆人多,这样可以发动更多的人了表明教。”
“我到内陆会见,第一次打仗的大德就是净慧长老,我认为这是一种缘分。其它我曾屡次会见净慧师,发明他很有伶俐,很有学问,很慈悲及海涵。其后我就专门到柏林禅寺造访他,成为了他的皈依学生。”
潘宗光以为,身为一位空学生,仅仅分明一些释教义理是远远不足的。不止是要去身材力行地实践和实证,更要让佛法伶俐好处社会,辅佐更多的人去除烦恼。
连年来,本刊记者采访过多位学佛的都市白领和高校学子,他们许多都读过潘宗光的佛学著作,甚职苄些佛子就是读了潘宗光的文章而与佛结缘。笔者采访过一位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结业的研究生,他曾经对释教不屑一顾,常常调侃同睡房学佛的同窗。有一次,室友不肯再与其争论,摔给他一本潘宗光的书。他用了一整夜将书看完,被书中内容深深吸引,遂也成为空学生。此刻,他每年有一半的时刻用在寺院修行。
2008年,68岁的潘宗光从香港理工大学校长的十八年生活退休。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刻去弘扬撒播本身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调和社会,不是物质可以办理的,重要的是心态题目。我信托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可以辅佐改进社会的调和。”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全国’,但先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我们要大白宇宙的天然纪律,放下无尽头的欲望,修睦本身的心。有一颗正的心,才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全国。”
“佛家讲因果,我们要辅导下一代大白因果纪律,有一颗戴德的心。分明戴德怙恃,天然会孝敬;戴德师长,天然会尊重;戴德伴侣,天然会相互辅佐;戴德社会,天然会回馈;戴德国度,天然会包袱。我们要种善因,结善缘。把正能量转达给年青人,勉励他们多做善事,多辅佐他人,多修慈悲。我这里说的不是勉励年青人要去信佛,而是运用传统文化的伶俐去做人。”
“老子也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说,‘外化而内不化’。所有是说硬气力和软气力同步均衡成长的。这样才可以到达阴阳和谐,才气到达调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焦点。”
“我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从宗教信奉的角度,而是从做人的原理来讲。将这套理论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年青人大白,修睦本身的心,那么必然有益于国度,有益于调和社会构建。这是我的心愿。”
“国度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异常合适现今社会必要。我想从三个条理来领略。第一是每小我私人进修中国传统文化便会有海涵心及慈悲心,第二是全部中国人都进修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的社会便变得调和,第三是天下要真正的调和,唯有靠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一位空学生,潘宗光尚有一个心愿。“精学习行,有一个安乐自在的心,有一个安乐自在的人生。同时也但愿真的在临终时可以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人物简介
潘宗光,大英帝国勋章得到者、金紫荆星章得到者、平静名流,1940年出生于香港,广东番禹人,化学传授,香港理工大学前校长,释教徒。其表弟为已故明星张国荣。
潘宗光结业于圣保罗男女中学,1963年结业于香港大学并得到一级声誉学士学位,1967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得到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79年取得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博士学位。
潘宗光首要在无机化学举办研究事变,包罗维生素B12,1968年起任教于香港大学化学系,1982年升为传授,1983年接受香港大学理学院院长,1991年起得到其时香港立法局议员张鉴泉(已故)约请,接受香港理工学院(今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于2008年退休,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院长、香港释教文化财富声誉主席,曾在1985年和1991年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