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有云“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即不学《诗经》,在社会来往中就不会措辞;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干事,就不能驻足。同样在空门中也有相同说法:“空学生不学威仪,不成法器”。 空门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不出行、住、坐、卧四者,所谓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此四威仪,是行者一般举止皆需遵循的仪则。
四威仪,出自菩萨善戒经,谓修道之人,心不放逸,若行若坐,常在调摄其心,成绩道业。空门四威仪是为了摄心,收摄身、口、意三业。所谓:有威可敬,有仪可学。从“威仪”这个方面做起,我们举目新闻便有分寸。并且威仪也是为了往后持戒打基本,通过威仪让身心沉寂,避免狼藉。古德言:「威仪乃无言之教,堪发有情之信。」行住坐卧具足威仪,不只能使身心得以沉寂,亦可作用他人。空门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个比丘在外持钵,尿急了,便顾不得美观,在道旁撤尿。过路人见了,议论起来。一个说:“空门的端正很大,走一步路都要讲规则,举动举止讲威仪,这个比丘太不像话了!”
一个说:“我看他是假的,是穷极无聊才做托钵僧的!”这些话全让比丘听到了,心田感想异常忸怩。
碰巧有一个外道叫尼犍子的途经,他赤身裸体地走着,人们却都不看他一眼,也不议论他的不是。这使比丘很惊奇:我不外在道旁小便,他们为什么要说三道四呢?
而那尼犍子也在想:我一丝不挂大摇大摆走着,人们却不品评我,而去议论佛徒的随地小便,乃至猜疑他是假的,这毕竟是怎么回事呢?
尼犍子终于想大白了,前往比拟丘作礼说:“恭喜比丘,道喜比丘!”比丘一时不解,苦笑说:“我和你素不体会,开什么打趣!我本日碰了一鼻子灰,喜从何来?”只听尼犍子正言回道:“人们品评你,云端佛学,是对空门的尊敬。人们不屑品评我,是对尼犍子的轻视。仁者皈依了处死,这不是可喜之事吗?此刻我觉悟了,我要随你而去,信仰处死,皈依空门。”比丘即刻大悟,赞成引路。
由此可见,精采的威仪不只对人修行有益,并且对佛法的弘扬有着很是重要的意义。如上述故事中,由于空门精采的端正礼节,得众生承认,使外道也被作用,从而皈依释教,可见释教威仪力气之强盛。(编辑:瑞华) (责任编辑:admin) |